发布日期:2013-11-02 23:08:14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3926次
近年来拜读了一些研究《灵枢经》的文章,如《中医专题讲座选》第一集中的《关于经络学说形成发展及其实质》(以下简称“上篇”)及《中医杂志》一九八二年第十二期中《十二经筋概述及其实质初探》(以下简称“下篇”)。这些文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古典医学进行了论述。文章中引经据典,概括通俗,生动具体,读之经纬分明,受益不少。但是,以上两篇文章中,都认为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而言。本文打算就手太阳之筋的实质问题,和“尺神经派”的同志们商榷,错误之处,请予指正。
“上篇”指出:《经筋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即证明手太阳小肠之筋,实际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尺神经的走向和功能”。笔者认为,研究《灵枢·经筋篇》的原文本意,应该着重分析一个“结”字。在《灵枢经》中,“结”字的用处甚多,其用意各不相同,有当比喻词用指逆反疙瘩的《九针十二原》;有当名词用指弯曲的《本藏》;有指血液凝聚,血脉不通的《周痹》《逆顺肥瘦》;有指抵达某处的《根结》。在《灵枢·经筋篇》中,其“结”的主要用意是“附着”。何以见得《经筋篇》中的结是指附着呢?唐杨上善在注《太素·经筋》时指出:“结、曲也。”这是一般的解释。杨氏接着指出:“筋行回曲之处谓之结。”换言之,凡是筋回曲的地方就称“结”。这与《素问·皮部篇》讲“筋有结络”是一致的。什么是“络”呢?《说文》讲:“络絮也。”函“包络”之意。《辞海》中“络”有一解,泛指网状物,如橘络等。《素问·瘘论》讲:“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据此,我们应该理解“筋有结络”,就是讲筋(肌腱与韧带)结于某骨之上,就象回曲的橘络结于橘蒂的根部一样。这一解释与张志聪说:“结络,言筋之系于分肉,连于骨节”也是一致的。手太阳之筋,之所以“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就因为它们在腕部与腕骨相结络,在肘内锐骨之后与肱骨内髁相结络。用现代解剖学语言讲:手太阳之筋在上述部位都附着在骨上。所以“上篇”指出:“肌腱、韧带是不会有结络的”。此语欠妥。
“下篇”在探讨经筋实质时指出:经筋在循行中分别和重复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当接触到尺神经的分部与功能时,“下篇”的作者又强调:“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似无异议”。笔者认为:臂神经丛集中在锁骨下部的内侧分出的尺神经,循肱动脉内侧下降,经肱骨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再下行,分出肌支等四个分支,最终以末稍神经纤维的形式而终止于肌、皮等处,它们在沿途都是没有“结”的。且尺神经的主干从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穿入深面,转向前侧,于少海穴以下和手少阴心经循行方向一致。假如按《经筋》与《经脉》循行相适应的观念,那么,尺神经在少海穴以下的部分,应该属手少阴之筋了。所以用尺神经的分布与功能来解释手太阳之筋的循行走向,不符合《经筋篇》的原文本意。“上篇”和“下篇”都讲,在肘内锐骨处弹拨,可出现感应放射到小指之端。无疑,这种感应是因尺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表面偶合现象,结论为“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而言”,从而放弃了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等实质内容;更不能因为“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液下痛,液后廉痛(见‘上篇’)”,而结论为“为我们”认识手太阳之筋实际是尺神经的走向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笔者认为,古人在写《经筋篇》前,对人体的肌肉和韧带进行了解剖观察,做了相当于“技(枝)经肯綮《庄子·养生主》”的实物调查,写作中以“阴阳学说”“十二经脉学说”为理论依据而成章的。
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原文,应该翻译为:“手太阳这条筋,起于小指之上,上行附着在腕骨,再沿着前臂的内侧缘上行,附着在肱骨内髁的后面,用手弹之,连小指都可以牵动。”这里记录的,应该是指深屈肌的小指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有两个起点,一起于肱骨内上髁,另一以薄腱膜起于尺骨鹰嘴和尺骨背侧缘的上三分之二,止于腕部的豆骨。可见尺侧腕屈肌的起止点完全与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一致(只有起止点相反)。原文指出:“弹之应小指之上。”说明古代医家们在解剖时,观察比较细致,用手弹过该筋,终于牵扯动了小指(弹在豆骨旁边的小指屈肌腱上)。所以,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实质”不是尺神经,而是尺侧腕屈肌和小指屈肌腱。
当今,当我们在肘后皮下弹拔尺神经时,确实可以产生酸麻感,此一感觉确实为尺神经效应。但我们不可将此一“弹拔”,与《经筋》中的“弹之应小指之上”的论述范围相混。前者在解剖过程中“弹之”,后者在肘后皮下“弹拔”。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在《经筋篇》中,没有直接描述尺神经。
《灵枢·经筋》篇成文的解剖学基础及某一“筋”的“结于”某处,可能与相关肌肉的起止点有关,值得我们费大力组织解剖学家一一解剖、考辨,澄清经筋篇行文的原文本意。(严健民)
一九八四年八月三十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