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理论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正文

秦汉时期大脑及颅底解剖——原始中医学脏器形态学之二

发布日期:2013-11-02 23:42:07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089次

   秦汉时期,我国医学事业与其他原始科学事业一样,在百家争鸣中迅猛发展,先后有许多古医书问世,反映了原始中医学概貌。关于大脑,殷商人们对头颅,思维已有推断,成功地创作了一个思()字,它是描绘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常用手抓后脑壳的行为表象。殷商时期提出了“圣人心有七窍”,又将人之思维功能赋予了心脏,说明“心之官则思”起于殷商。《素问·脉要精微》已提出:“头者,精明之府”的设想。可见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心之官则思”的观念曾经动摇。这是促进秦汉经脉学家们关心人脑解剖的重要原因。我们说殷商时期人们对心脏生理功能的思考,迫使人们对心脏进行反复解剖,创作出了一系列原始心字。秦汉时期医家们又迫于对人脑生理功能的思考,打开人头盖骨对人脑及颅底进行反复解剖,不仅创作了六个原始脑字,而且还因在颅底经脉、解剖中加深了对颅底经脉的认识,发展了十二经脉理论。

    一、从原始脑字推断人们对大脑进行解剖,创建大脑形态学的认识

    历史发展至秦汉时期,许多文字工作者们认识到有必要造出一个脑字,于是他们对脑的形态给予了关注,便有了许多脑字的初文问世。1973年,长沙马王堆山土一批汉代医帛、竹简,其中《养生方》中的脑字作“”,《五十二病方》中的脑字作“”和“”,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封诊式》中及后来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万物》中的脑字均作“”。这些脑字都是距今2200年前后的原文,没有受到后人的修饰,代表了脑字创立早期的字形,它们都强调从匕、从上、从山、从止。为何脑字的初文从匕、从上、从山、从止呢?现代解剖知识告诉我们,人脑表面成沟回状排列,如筷子()粗细,有起有伏。当我们面对人脑外侧面细看时,紧靠“额中回”的前下方沟回阴影便是一个十分清楚的“山”字形:从前额面看“中央后回”的沟回阴影也有“山”字形,或者“上”字形;在人脑表面寻找“止”字形阴影较难,但“匕”字形阴影极为普遍。所以上述脑字()都是不同的造字者打开颅盖骨后各自从不同角度,面对脑组织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抽象思维后概括描摹的产物,不属讹变。在传统文化中保存了一些脑字,如《周礼·考工记·弓人》中有脑字作“”,《墨子·杂守》中的脑字作“”,这两个脑字存在讹变是没有疑问的,因为隶刀与脑组织形态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两个脑字从止,保留了脑字创立早期的特征。特别是考工记中的列字,用两个止字相叠,深刻描绘了大脑沟回叠加特征。在《说文》中,脑字作“”,许慎指出:“,头髓也,从匕,匕相匕箸也。”许慎收集的脑()字,除从()外,“”则是依颅顶外形抽象描摹的,这个脑()字的形态描绘的是颅骨(囟门)及头发,应该说也是一个脑字的初文,但除从匕外,不同于出土脑字()完全依颅内脑组织表面形态进行描摹的特征。许慎讲:脑字“从匕、匕相匕箸”应如何理解呢?《说文·竹部》“著,饭敢也。”即今之筷子。所以“匕相匕箸”,是说脑组织象吃饭用的筷子那样排列着。从许慎收集的脑字()和他的注释分析,其字形以描摹头顶外形为主,而注释则重在解释颅内的脑组织表面形态特征,两者似有分离之嫌,说明他的取材来源不一,他本人又未见过脑组织表面形态特征及其他脑字的初文,所以他在“”字条下将匕写作人()旁,又说从匕,说明许慎在“”字面前存在内心矛盾。

    古人对人脑的解剖部位已有认识:《灵枢·海论》对脑组织的解剖部位划了一个界限,指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意指颅腔内的脑组织,其上达颅盖骨,其下在风府穴以上。换句话说,风府穴以上的脑组织属脑,风府穴以下与脑组织相连的脊髓属髓。这一事实还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知道脑与脊髓是相连的。秦汉医家已将人脑的形态学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二、关于颅底经脉的形态解剖

    我们的研究证明我国的经脉学说是建立在有限的经脉解剖基础上的,秦汉医家们对颅底经脉的解剖,发展了十二经脉理论。《灵枢·寒热病》讲:“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寒热病》的这段记述是十分详实的,是秦汉医家们对颅底经脉进行详细解剖观察时,利用阴阳理论解释颅底经脉循行的,并由此创阴阳蹻脉理论。创立“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的真实记录,绝非凭空推导可得。《灵枢·大惑论》讲到眼内的解剖结构时指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这段文字表明:眼球后方上属于脑的有两种组织,一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的视神经等,一为“与脉并为系”的“脉”,它们组成眼系,并从视神经孔进入颅腔,与脑组织相连,当然相连的是视神经,而脉则从颅底“后出于项中”。毫无疑问,撰写这段文字的作者,如果没有内眼解剖与颅底经脉解剖知识作基础是写不出来的。《灵枢·动输》还认为大脑的营养物质是从眼系输送进去的,写到:“胃气上注于肺,……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秦汉医学史料证明:古人发现了“伤左()角,右足不用”这一病例后,在用什么理论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现象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那时,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十分盛行,但这些不留名的解剖、生理学家们将其一律弃之;从十二经脉讲,在《灵枢·经脉》、《经筋》时期,各经脉(经筋)循行之道已经人为安排约定俗成,《寒热病》的作者们未简单地采用约定俗成的“足太阳之脉”解之,而是在朴素唯物思想指引下另辟蹊径,在对大脑及颅底进行解剖的过程中,结合颅底经脉循行,创立“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在当时讲,圆满地解释了“伤左角,右足不用”,是十分先进的。现代颅底解剖知识告诉我们:左右两侧的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入颅底后,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再向前伸,又与由颈内动脉分支的,起于视交叉前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相互吻合,组成动脉环。颅底经脉的这些形态特征,大约就是古人在解剖条件下描绘作“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的物质基础。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体解剖、生理知识的不足,秦汉医家们误将大脑运动神经在脊髓段的左右交叉及其功能赋予颅底经脉了。另外,颈内动脉循至颅底后,分出眼动脉,从视神经孔穿入眼眶,供给眼球的血液,它与视神经伴行,只是方向相反。可以讲:颈内动脉的解剖循行,与《大惑论》、《动输》的有关记录比较,除方向相反外,也是完全一致的。古人的这些记录都是以颅底经脉解剖为基础写的,是秦汉时期的医家们进行过大脑及颅底解剖的证据。    

    采用秦汉史料论说秦汉大脑形态学是我们的史命。

    东汉魏晋时期,道教《皇庭经》中依脑回形态称脑组织为泥丸宫,并认为泥丸官主众神。说明魏晋医家不仅对大脑进行解剖,而且用指触摸过脑回的质地,知脑回之柔弱,故名曰泥丸在大脑机能上又认为泥丸宫是主众神(主思维活动)的。

    在《内经》中,采用脑髓有余不足(虚实)理论解释临床神经、精神疾病为创立脑、脏象学说进行了尝试,为探讨未来中医脑论开了先河。(严健民)

2005711日写于秋实居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