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5-21 21:08:33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903次
(一)从《五十二病方》探讨原始中医学药理思想的起源
在研究医学知识起源的过程中,曾探讨过我国药物知识的起源问题【1】,它贯穿于近5万年以来的新人进化时期,它是建立在大脑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进化如远事记忆、推理判断基础之上的。我曾推断:在我国真正能够比较多的将某一植物与某一疾病联系起来,大约在1万年前的万年仙人洞时期,……和稍后的裴李岗文化至仰韶文化时期。因为此时人们对自然界对社会的接触更广,他们已能理解贝母与喘息,延胡索与胸口痛、大黄与腹泻之间的关系,而且人们的这些认识,也能以口头医学文化的形式向其他人传播……。无疑,人们对药物知识的认识过程是原始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物的发展总是沿着量变、质变规律前进的。没有药物知识的起源与积累,便没有药理思想的产生。
在医学萌芽、起源与发展演绎的过程中,药物知识的起源与用药思想的产生,也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它们是人类进入新人时期,即近5万年以来,在“求治愈慾”思想支配下从外伤外治,向内病内治发展的必然,是在外伤外治医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逐步认识到某一物质对某一外伤效果更好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大约经历了数万年反复认识过程。人类用药治疗内病是人类已经能够从疾病经验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内正在患疼痛,如牙痛、胃痛、腹痛以及呕吐、腹泻等之后产生的,它是原始医学发展到较高层次的产物。
药学理论不同于用药思想,一般来讲:在用药物治疗某些疾病积累药学知识,经数万年的努力,方有药学理论产生的可能。
有资料反映:“季康子送药孔子,而孔子却说我不懂药性不敢尝试。……许悼公患病疾,其长子许止送药没有先尝,悼公被药毒死。许止极为悲痛,哭泣一年也死了。”【2】至《吕氏春秋》成书之时,仍记载王孙绰想将治疗“偏枯”之药物加倍使用,以生殊死之人。结果只能是一场梦幻。上述故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秦以前人们对中药的认识水平。
传统中药用药理论产生于近两千年来,它有一个逐步发展与丰富过程。包括药物的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君臣佐使、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强调相须相使等,它包含了“天人合一”(四气、阴阳、虚实),更多的反映了社会学中的君臣思想,它是当时的人们探寻药学理论的表现,属于经验医学中的泛化理论。临床在辨证施治中较为复杂,所以国外学者难于接受,影响了当今医药事业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先秦时代的方剂学,反映了原始中医学的许多用药思想。它绝无社会学中的君臣思想的影响。有学者统计《五十二病方》中药247味(潘远根1981)【3】,或242味,(薛愚1984)【4】。在注补译中,我们将膏脂等作了分析,统计为299味(见“药名录)。潘氏指出“五十二病方》中反映了“由单味药的运用发展到多味药的配伍组方”。他统计197方中用单味药者78方,二味药以上者119者,证明人们已认识到药物的组合运用。我们统计,单味药与甩法记载清晰者58方,其中外用42方,内服16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许多治方中存在一方多法,明确书写使用方法者308法,其中沃、洒、封涂、向伤口按药粉、外敷及以布约之计146法,各类物理疗法48法,依施治过程可归手术者10法,取汗5法,牛舐、小猪嘴磨各l法,脱舡者悬掉冷水冲之1法,祝由34法,内饮药仅62法。内饮药仅为20%。我们的统计证明:《五十二病方》所载用药史料中,仍以外用药为主。但又证明;内饮药虽组方较小,在62内饮药中,单味药内饮仅16方,占25.7%,多味药组方46方,占74.3%,且多味药中可多达7~9味。说明秦汉时期,医家们的用药组方思想己逐步发展趋于成熟。在用药剂量方面如“牡蛎一。毒堇冶三(162行)”。说明药物不同,剂量不同。尤其在疽病的治疗中,采用多味药组方较多,如疽第一治方:“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耆;肾疽倍芍药”。这一资料告诉我们:传统中药理论的辨证思想已是呼之欲出了。用药物有了多味药的配伍,同时也出现禁忌的要求,如;“治病时,毋食鱼、彘肉、马肉、龟、虫、荤、麻洙菜,毋近内”(27~28行)。或者:“毋禁,毋时”(33~36行)。上述用药中的配伍与禁忌要求,当然是在当时的医药学“理论”(或者某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惜《五十二病方》的汇集者没有记录这方面的“理论”。
在《五十二病方》中,原始的药物比比皆是,如;“五画地”(13行)取浮土、小童溺(71行)、女子布(146行)、犬矢(屎)羊矢、冻土等;也有至今仍为良药的甘草、百合、牛膝等。那时的医家在巫祝思想影响下,认为病属怪物,邪气所致,用污秽之物驱逐病邪是可以理解的,各类动物的矢(屎)、女子布,就属这类药物。古人用药还有“以物克物”的思想,认为腹内因“虫”而致的蛊病,就用吃虫的蝙蝠进行治疗(435行)。在《五十二病方》中,还可见到古代医学家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用医药知识,如认识到乌喙的止痛作用,附子的局麻作用(449行),酒煮薤内饮取汗(43行),认识到“燔饭焦(424),陈蒿灰(428)”的收敛作用,知道石烹法煮的稀饭(含钙质很多)具有止痒作用(272)等,还总结出乌喙用过量而中毒的治疗(71~77行)。《五十二病方》中所有药学知识都饱含着医学家的用药思想,都成为后世医家创建药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关于阴阳观念,《五十二病方》中仅载“而灸太阴太阳(222)”,看不出用阴阳观念指导组方、遣药,更未见五行、四气思想用于药物组方。单从药味讲:除“堇叶、实味苦”(167)。“卢茹,其叶可烹而酸一(252),“骆阮一名白苦,苦浸”(257),或者多次使用具有酸味的醋、酸浆(193)、滫(陈久的淘米水361)外,未见。酸入肝”等药学理论及“五味”词组,更无“君臣佐使”概念,因此只能说:在《五十二病方》成文的年代,人们虽对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某些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了一些认识,当时的医家利用当时在临床工作中的思想认识指导选药组方,要求禁忌,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秦汉时期的药学水平。但是中药药理思想的起源已孕育其中。
《五十二病方》中的药学史料真实地反映了秦汉原始中医学中药学概貌,传统中医学的药学理论产生于两汉十二经脉理论完善之后的若干年内。
参考资料:
l.严健民《中国医学起源新论》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25~31。
2.薛愚 中国药学史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9。
3.潘远根 从《五十二病方》探讨先秦方剂学的成就。 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长沙马王堆医学研究会编。湖南中医学院1981:67-73。
4.薛愚 中国药学史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8。
(二)秦汉楚地度量衡概说
在《五十二病方》的注释中,常常碰到斗、升、合、枚、把、梃、束以及三指撮、三指撮到节等计量单位,其中枚、把、梃、束不是精确的计量单位,反映了用药剂量的原始性;斗、升、合较为精确,但在先秦时期洛诸侯国度量制度不一,实际用量存在差别。因此,历代研究古度量衡者,意见不一。考虑到《五十二病方》出于楚地,成书于秦汉,书中所载剂量可能为秦统一度量衡后的计量单位。近50年来,我国考古事业迅猛发展,出土秦汉度量衡文物较多,许多学者对古度量衡进行考证,为我们在注释《五十二病方》时提供了借鉴。为满足读者参阅《五十二病方》注补译的方便,拟就秦汉楚地度量衡标准做些有关与扼要考核。
1.远古度量衡概说
在人类生活中,度量衡的产生是随人类生产的发展,原始科学技术的逐步萌动,人类文明社会的逐步展现而发展的。我国考古证明: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在用一枚长8.2厘米的骨针缝制生皮皮衣的时候,已有上下,大小,前后概念,他(她)们在缝制过程中能够离开比划、度量吗?我国考古还一再证明:大约于1.2万年前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以及河南等省境内都发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人工种稻植硅体,这与传说中的神农氏创制末耜,教民耕作的时限大致相同。束耜是一种古老的木制翻地农具,其制作技巧肯定要符台基本力学要领,制作末耜也应有所规范。这中间就存在度量距离(尺寸)问题。《考工记》中常讲的“参分其长”,“参分其围”,便是古老的“度”的概念对各种制作工艺中的要求。我国与种植农业相继出现的陶器,制陶者们在制造各种陶器的过程中,至少要用目测,目测中不就存在度量了吗。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谓路人皆知,他实质是在人类经受了长期的“滔天洪泛”苦难之后,自鲧开始治水,发明了“准绳”工具,又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发明了“大衍数(勾股定理)”用于治洪工程,从而将水导入大海的。与大衍数几乎同时代的“河图”“洛书”的出现,都是我国文明社会早期度量衡发展演绎过程的轨迹。在世界度量衡发展史上,指、手、足、步都曾被视为度量的标准。“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大戴礼记·主言):“迈步定亩,手捧为升《孔从子、小尔雅》,都是我国早期度量衡起步的反映。古希腊、罗马曾用前膊长和脚长为长度单位,至今英制中的“呎”与脚同音(Foot)也是古度量衡发展的见证。
在度量衡发展史上,“度”最早,上文中讲“度量,是指度”中的量,“度量是一个联合词组,与“容量”的。量”有别。容量的“量”发展在“度”之后,“衡”的发展更晚。
2.秦汉楚地度量衡概说
在我国商初汤王造了一个盘。盘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新民》。这个盘很大,是供汤王洗澡用的,在铸造过程中应该有比较严格的度量关系,这中间有—个“量”(容量)的要求。数百年后的殷商时期,最有名的司母戊鼎,在铸造时,对度量的要求应该是很严格的。商灭周兴之时,我国度量衡有了大发展。东周时期,各诸候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度量衡制度(丘光明《试论战国容量制度》文物1981.10),(丘光明《试论战国衡制》考古1982.5)齐桌氏量,秦商鞅方升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秦统一六国后,颁发诏书,统一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两汉时期,汉承秦制。近几十年来,出土秦汉度量衡实物极丰,(天石《西汉度量衡略说》文物:1975.12),(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189~197)为我们注释《五十二病方》中剂量提供了原始史料,尤其《楚文化志》中所探讨的古今计量对于我们实用性很大。
关于秦汉长度单位(尺寸)与当今比较问题,《文物》1972.5期载文说,山东曲阜九龙山崖西汉文、景武帝时期的墓中出土一条残存的铜尺头,有两寸清晰可辨,两寸合今4.7厘米,即汉尺合今23.5厘米。龙山崖第五号墓封门的第十一块石上刻“二尺”合今47厘米,与残尺头一致。铜尺头为王室实物,代表了当时的官制。《文物》1975年12期载《两汉度量衡略说》指出:蒲城汉墓出土铜绽,铭文:“……高八寸”实测18.4厘米,即一尺合今23厘米,龙山崖尺长略有别,可能是当时工艺粗糙所致。翻开《楚文化志}189~190页指出:“安徽寿县,楚幽王墓中出土的铜足(一尺合今)长22.5厘米。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铜尺(一尺合今)23厘米”。上海博物馆收藏商鞅方升,底部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一般认为这个方升可能是始皇下诏后重铸的,因此在与方升柄相对的一面刻“重泉”二字。上海博物馆的学者们经过周密计算得出方升的一寸合今2.31 062~2. 3247厘米之间。各地出土量器,其容量和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我们大约可以用2.25~2.3厘米代表汉代1寸,用22.5~23.5厘米代表一尺。
楚国的量器出土较多,先后在安徽寿县、淮南、凤台出土的铜量7件。小铜量水测容积为216毫升,与商鞅方升容积(202.15毫升)十分接近。大铜量水测在1110~1140毫升之间。淮南铜量为1125毫升,有学者经研究后结论说:“小铜量为升量,大铜量为5升量,量名为5进位制的”。这一结论是根据凤台郊区出土的铜量(该铜量经残片修复容积为1110毫升)腹部竖式镌刻的铭文“郢大之口”提出的。
秦汉楚量制大致如下:
1斗=10升=2000毫升(或2250毫升)
1=5升=1125毫升
1升=202~225毫升
1合≈20毫升
用这个标准衡量,应该是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楚国的衡器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均有出土,其中以湖南出土最丰,多为天平枰,天平盘、砝码。“长沙出土的天平杆为扁形,长27厘米,杆正中钻一孔,孔内穿丝线作为提纽,杆两端内侧0.7厘米处各有一穿孔,内穿丝线,用来系天平铜盘,系盘丝线四根,各长9厘米,……”(楚文化志189~197页)。“楚国的铜砝码均为环形,也称‘环权’”。“最小的砝码为一铢等于今0.6克,可见当时衡器的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精密的程度”。所见砝码分别,有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二十四铢(一两),二两、半斤、一斤。学者结论说;楚衡制大致如下:
1斤=16两~250克
l两=24铢~15.6克
1铢~0.69克
(参丘光明《试论战国衡制》考古1982.5)
(三)《五十二病方》“井上罋处土”释义
在《五十二病方》“犬筮(噬)人伤者”方中,有一味药叫:“井上罋处土”。现有一解,认为罋之罋,是从井里汲水用的陶器,依《五十二病方·伤痉》“渍井”解罋为罋底。按此意“井上罋处土”,就是从罋底刮土二升。然而,井台上的陶罋,中腹大,底口
小,且常从井内取水,小小的塞底,能附多少泥土?笔者疑“罋”为“壅”。“壅,堵塞也“。从《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为泽”之意。“井上罋”即井台旁的流水沟被壅塞后形成的小水塘。
关于“”,字,历代注家观点不一,可分为两类。其一作继,《说文》:“”,古文绝,继续也。反为”。段氏注:“,从丝,者,谓以丝联其绝也”。《庄子·至乐》:“得水则为”。林希逸以继音解之曰:“继者,水上尘垢初生苔而未成,亦有丝缕相萦之意,但其物甚微耳”。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得水土之际则为蠙之衣”的青苔。其二,郭象在《庄子》注释中以断音解“”曰:“如续断,此草寸寸有节,拔之可复”。《说文》“断,截也”罋(壅)断即强调壅塞,阻断。所以“井上罋(壅)断处土”就是井台旁的流水沟被壅塞后形成的小水塘长有青苔、续断之类低等植物的淤泥。近代理疗学中的泥疗,仍是受人们的欢迎的疗法,有人对淤泥作出研究,证实淤泥由动、植物腐败后的残骸形成,推想蚯蚓矢和井台水塘的淤泥中,动、植物的腐败残骸一定不少,说明古代医家们在熨疗中对于泥土的选择是有道理的。
本文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20卷第2期118.
(四)《五十二病方》“头脂”释义
《五十二病方·加(痂)》的第十三治方有一味药叫“头脂”,原文在叙述了7味药之后指出;“各一合,并和,以头脂口口口,布炙以熨”。“头脂”到底为何物?笔者思之,指“头垢”?《五十二病方》172行用过头垢,写作“溃襦颈及头垢中”。看来两者的用法和用量都不一致,“头脂”与“头垢”不属同一药物。
“头脂”在《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两次,除本方外,《干骚(瘙)》方用“头脂一升”(依秦汉量制,1升合今225毫升)。可见这两方中“头脂”的用量非常之大,远非从头皮上或者从在领上刮头垢可以解决的。考之,《五十二病方》中脑亦为药,246行“取龟脑”《说文》“脑,头髓也”,段氏依《说文》:“髓,骨中脂也”注“头髓头骨中脂也。”故笔者疑“头脂”为“头骨中脂。,即脑髓。古人认为“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考工记·梓人为笱虚》:。脂者膏者以为牲”。郑注“脂者,牛羊属”。所以“头骨中脂”,就是指有角的牛羊等兽类的脑髓。《五十二病方》中常用缸脂、久脂、牛脂、豕膏之类的油脂作为润滑药,现代医学证明脑髓为结构脂肪组成,与脂肪有相似之处。在古代医家看来,斩胻之后可见到长管骨髓腔中有脂(黄骨髓),还见到“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见《灵枢·大惑论》),认为脑与脊髓、骨髓有关,且。脑为髓之海”。由此可知《五十二病方》中用“头脂”(牛羊等兽类的头骨中脂——脑髓)用为润滑药治疗“干瘙’和“痂”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起到润滑药作用的。
本文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0(4):222
(五)《五十二病方》“巢者”考释
《五十二病方》中有一方名曰“巢者”,1979年出版的《五十二病方》及1988年出版的《马王堆医书考注》对此都没有确切的解释,本文力求用《五十二病方》中的有关内容及先秦有关资料予以考释。首先我们要弄清“巢”是什么意思?《说文》“鸟在树上曰巢”。段注:“巢之言高也”。段氏以树干为标高,意指鸟巢高出于树干之上。换言之,“巢”是指某一物体高出于另一物体之上。因此,《五十二病方》中的“巢”,指高出于体表或粘膜表面破溃的病态组织。理由如下:“巢者”第1治方讲:“巢者……祝之曰,东方之王……主冥冥人星”,释这一治方的关键就在“冥冥人星”。冥冥:《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朱熹注“冥冥,昏晦也”。《集传》“冥冥,昏昧貌”。星,古与腥通,《说文》“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瘟)肉也”。段引郑云:“腥当为星,声之误也,肉有如米者似星”。可见“星”与“巢之言高也”词意相近。这就是“冥冥人星”中“星”的本意。所以,“巢者”第一治方的“冥冥人星”并非指“腥臊”,而是指人体某部伤口内生长有若干界限不清楚的米粒状肉芽组织而言,或者“肉中生小息(瘜)肉者”。“冥冥人星”这类的病态组织在《五十二病方》中还有记载,如:《五十二病方·牡痔》第一治方讲:“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状,末大本小,有空(孔)其中”。分析原文“有蠃肉出”即“如鼠乳状”,是程度不同的同一病态组织,与“冥冥人星”(肉中有如米者似星)病态组织是一致的。《说文》:“蠃,螎蠃也”又“螎蠃,蒲盧,细腰土蜂也。”高秀注:“细腰土蜂,螺蠃之属。”《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朱熹注;“螟蛉,桑树上小青虫,蜾蠃,土蜂也”这种土蜂,常用泥土在墙上或者树皮上筑巢。以上考了“星”、“蠃”二字。“有蠃肉出”强调的是“蠃肉”,《马王堆医书考注》说“蠃肉出者,谓痔核生于肛门之外,象螺行走时肉身从壳中翻出一样”。笔者认为,此解指出“蠃肉”为肛门疾病,这是对的,但用“螺”释“蠃”欠妥。“有蠃肉出”是形容肛周病灶上的病态组织象螺蠃(土蜂)做的巢一样高低不平,与郑云“肉有如米者似星”的病态组织是一致的。只不过“巢者”中用“冥冥人星”描写,“牡痔”中用“蠃肉”(如土蜂窝一样高低不平)描写罢了。“牡痔”第1治方讲:“或如鼠乳状”的病态组织较“冥冥人星”和“蠃肉”发展更严重了,更突出于体表了,可以见到“末大本小”及“有空其中”。所以“巢者”以释作“牡痔”中的一个病症为妥。将“巢者”归属于“痔”,有以下两点可证:
1.“巢者”与“未有巢者”之内联。《五十二病方·牝痔》第6治方讲的是“未有巢者”的治疗问题。从文字学讲:“牝痔”“未有巢者”,是承认在“牝痔”中存在着“巢者”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古代医家对肛周疾病的描写,这时的肛周疾病只见到表面处于糜烂状态,还没有“肉中生小瘜肉”那样的病态组织。更未见到“有空其中”即象巢的“冥冥人星”与“牡痔”中的“蠃肉”是一样的病态组织。“如鼠乳状、末大本小,有空其中”是上述病态组织的发展。这就是“巢者”与“未有巢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牝痔”的第七治方讲“巢”之大,不仅是“末大本小”的问题,而且可以“塞”,名曰:“巢塞膻者”。现代病理解剖证明:内痔基底可发展较大,亦可发展为带状,重者可脱出肛门以外,是“巢塞者”的根本原因。治疗时需用狗脬(膀胱)将“巢”引出,再用刀“剶去其巢”。“牝痔”第7治方亦证明将“巢者”归属于“牝痔”之一,其内在联系是很清楚的。
2.从治疗方法看,“巢者”项下收集两个治方,一为祝由,一为熏疗。《五十二病方》中熏疗8个治方,其中“牝痔”采用熏疗4个治方,“朐养”和“巢者各1方,“虫蚀”和“烂者方”各1方。查“朐养”开头就讲:“痔,痔者其旁有小空……有白虫时从其空出。”这与“牝痔”第3治方“牝痔之有数窍,蛲白徒道出者”讲的是同一个病症,“朐养”这一名词只不过是“牝痔”发作时“燖然类辛状”这一症状的别名。由此看来,将“朐养”归属于“牝痔”是没有疑意的。所以“巢者”列于“牝痔”之外都是可以理解的,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且“朐养”介绍施熏过程最详,说明古代医家在痔病治疗中采用熏疗是一个习惯的施治方法,“巢者”第2治方亦用熏疗,是“巢者”归属于“牝痔”之一的一个旁证。本文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2期:79.
(六)《五十二病方》“土”考释
在《五十二病方》的“烂者方”第十治方中有一味药名叫土,《马王堆医书考注》“疑为圈与圂”,未考。《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指出:“,当即圈字之形讹”。并依《说文》圈字解之,没有说服力。
“”,首见于《玉篇》曰:“,莫兮切,地名”。后世字、词书籍从之。这个字,从口从米。《玉篇》:“口,古围字”。《说文》:“口,回也”。段玉裁注云:“回转也,按围绕……,围行而口废矣”。上述解释为我们释提供了基础。
“”中有米,从甲骨文米字考困占重要地位。甲骨文米字作(粹227),一横上下都似小字。口中有米(),疑与屎类同。甲骨文屎字作“”(京津272·8)。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屎()字正象人遗屎形,……(故)从若小”。在口中有米(),米(),即人遗屎()形之“”。又圂,象口中有豕,《说文》:“圂,猪厕也”,所谓猪厕即养猪或者猪遗屎的地方。由此,,郎口中有米(),转释为豕遗之屎(),故释圂(hūn),当为早期圂的本字,不存在讹化问题。它强调了圂中豕遗之屎(),说明《马王堆医书考注》:“疑为圈与圂”是有道理的。
“烂者方”第十治方土用于治疗烧伤.此释在“烂者方”中还有两证。第十一治方讲;“浴汤(烫)热者,熬彘矢,渍以(醯),封之”。第十二治方讲:“以(已)汤(烫)大热者,熬彘矢,以酒挐,封之”。这两方都采用猪屎封(傅)烫伤。说明将“土”释“猪圂土”是正确的。我们知道:牛羊食草·其粪便中含有特殊细菌,其粪排出以后,还有一个发酵、分解产热过程,这一道理正是当今农民利用牛、羊屎加入青草中“堆火窜肥”的原理。而猪粪中没有发酵、产热的细菌,因而猪粪排出后不会产热。因而猪屎和猪困土亦寒,故猪屎和猪土均可治烧伤、烫伤。这一道理是2300年前人们的认识。
考古还发现:阜阳汉简《万物》中载一个字,与之字形十分相近,只不过字形中心采用了“X”。《万物》第6l简。“土之以睡也”。此字发表时无解,本文试释之。《说文·草部》;“。粪也”。这个(粪)字与《万物》之,只多了一草头。它们之间似有内在联系。从《万物》6l简上溯两简,即59简载:“……寒也,为毋忘与阑(烧伤)也”。60简;“使韦口口口羊口口”。假如我们将羊之后缺二字试补作“屎傅”,正与《五十二病方》:“烂者方”第十、十一、十二治方意同。《万物》59简之甾同灾。清·徐荣庆《游百泉记》:“水旱昆虫草木不为甾”。“甾是对阑(烧伤)的描述。“寒也”作动词即寒治,全句寒治,用于治疗烧伤。61简中的“睡”字指安静。《说文》:“睡,坐寐也”。转释为安睡、安静、镇静。综合59~61简之意,便是指羊(即圂)士或者羊矢可以治疗烧伤,羊(即圂)土具有镇静、安睡作用,能使患者在治疗后安睡。《万物》之“”等史料为我们释为圂,释土为猪圂土提供了佐证。“烂者方”中的释圂(hūn)无疑。但《万物》文字甚简,第60简残缺字太多,不知还有何意?
(七)《五十二病方》祝由概说
《五十二病方》问世以来,早已被学者公认为我国最古医方集本,反映了2300年前楚越地区的临床治疗医学概貌。《五十二病方》共载283方,(含“治”以后的“口噬”题下的2方)。在《五十二病方》中采用治疗方法很广,如熨疗、水浴等物理疗法,手术疗法,外敷、涂,内服方法及祝由等。有学者考《五十二病方》中祝由倒数,尚氏统计29方、刘志龙统计32方(1990)、张丽君统计30方(1997)、焦振濂统计36方。本人统计34方,但在的第十七、二十、二十一治方中虽有祝由内容,却依药物或物理因素治疗为主,故未归入祝由之列(请参附四祝由术三十四则索隐)。
关于祝由名词,在《五十二病方》中,除“祝尤”(111行)一词外,未见“祝由”词组;点明“祝曰”、“呼曰”、“曰”、“唾喷”、“吙”之后念祝词者25方;直念祝词者3方;禹步三配祝词3方;仅禹步三而无祝词者2方;依巫祝术破一定施术方法者2方,“以葛为矢”,饮“并符灰”者各1方。共34方。如《》的第十二治方:“已巳晨,……东向溺……”《》第二治方:清明东向……二七”。其要求与巫祝术同.均收入祝由。
“祝由”之名,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多次讲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之不然,……故祝由不能已也”,其实质反映的是当巫祝术产生以后,时代越古,医疗条件越差,巫术用于医治越多。因巫术具有心理治疗作用(移精变气……转移精神注意力,调节精气活动)在某些病的治疗中,心理疗效较好,因而认为祝由有效。
远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大脑结构、生理机能及远事记忆能力建立的前提下,大约“到了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处于原始生活状态的人们,当他的大脑发育及知识的积累到可以分析自然现象,并对各种威胁自己生存的自然现象感到不可理解的时候;当他们能够记忆梦景中自己亲近的先祖们的情景与语言的时候,人类的幻想,社会学中的图腾思想便活跃起来”。“这是山顶洞人将赤铁矿粉末撒在成年女性死者周围的重要原因。随后便有了口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1)”,“后来又有了神灵思想的产生”。《素问》开篇就讲“昔在黄帝,……成而登天”,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关于“祝”,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中均有祝字。“”(甲:743),像人跪于灵牌之前祝说之形。祝字在演进中大同小异,至今仍未离原形。《尚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祝册,是奉告神灵、祈祷求福的古文书之一。《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史记》均有“祝”之记载。总体讲,祝词的产生与神灵、巫术分不开。因此,早有巫祝之说。“当许多自然现象不能得到解释的时候;当梦景中先祖‘显圣’。鬼怪作祟及图腾观念树立起来的时候;当人们主动寻找降魔术、又因心理作用而能见效的时候,巫的形象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2)。当他们在面对一些疾病束手无策的时候,男觋女巫们便采用巫祝术或请求先祖之灵保佐,或向既往神圣祝说病由祈祷显灵镇邪,或利用污秽之物威慑致病的怪魔。巫祝内容之丰,求巫祝治病降魔,是各民族科学落后时期的共同现象。我国成书于战国的《周礼》就载“大祝”、“小祝”、“丧祝”、“甸祝”等说。
《五十二病方》撰著、汇集于秦汉时期,那时,我国的医学事业已经处于迅猛发展。在原始基础医学方面,如早巳完成心脏的大体解剖,对内脏器官的解剖部位已给予关注。并先后对许多器官命名,两汉时期卫对大脑、颅底进行解剖,创造了许多原始脑字。尤其值得讲述的是:人们对心脏及心脏底部经脉、胸腹腔经脉的观察,对臂、胫部份经脉的解剖观察,从而创“经脉”、“络脉”词组,促进了经脉调节理论由“四经说”、“十经说”、“十一经说”完善为十二经脉理论,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长沙马王堆出土十数部秦汉医籍,充分揭示了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五十二病方》便是这一时期的医方集本。《五十二病方》现存283方其中祝由34方.仅占医方的12%。可见秦汉时期我国先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包括内服、外敷、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
在《五十二病方》祝由术的研究中,有学者对祝由术中的镇邪物、道教与祝由、佛教与祝由术进行了探讨(3),有学者对巫祝术之时代与文化渊源地域作了广泛研究(4),有学者对《五十二病方》中祝由及祝词写出专论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5)。上述诸论,帮助我们对秦汉巫祝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深了认识。我们分析:《五十二病方》中的巫术,虽仅34次,在15种疾病中使用,但还要具体分析。如“诸伤”第八治方,除一般祝词外,“五画地而敷之”实为取一撮浮土止血。在那个年代,我们不能认为没有道理。“巢者”第一治方祝词中的“冥冥人星”,实际上讲的是慢性溃疡面上长的不健康的肉芽组织。但在“疣”下七个治方中,有六个治方用祝由,“疝”二十四个治方中,用祝由术八起。反映了古代医家认为疣和疝都属多余物质,都为怪物(鬼怪)所致。因而多用祝由。可见在秦汉时期,因鬼怪致病思想而采用祝由术驱逐病魔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当今在不发达地区,采用巫祝治病仍难根除;消除巫祝治疗,仍然是不发达地区的人民需要从普及科学知识入手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严健民 中国医学起源新论 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9、27
2.严健民 论原始中医学、关于医学思想萌芽的反思、医源于巫及巫医关系的反思。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46—53.
3.阳太 祝由术漫笔 中华全国首届马王堆医书学术讨论会 湖南中医学院论文专集 1990 长沙
4.焦振濂 王怡 《五十二病方》巫祝术之时代环境与文化渊源 中华全国首届马王堆医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集上册 1990 长沙
5.张丽君《五十方病方》祝由之研究 中华医史杂志 1997(3):145
(八)《五十二病方》常用难解字表
在这份难解字表中,未依偏旁、拼音、笔划排列。其排列顺序参照行序,同义字归类,一字多义汇集原则进行汇编。为方便读音,每字依《汉语大字典》注出拼音,某字在书中的出处,一般标明行数三个,简载文意,该文意多局限于本方。凡与药物有关的难字,请在“药名录”中查阅。常用难解字表收入371字。
渍(zí)浸渍,洗……………………………………………5 37 41
浘(wěi)流水、冲洗……………………………………………20
洒(sǎ)撒布………………………………………………20 26 131
沃(wò)沃洗、浇洗………………………………………38 64 95
(渍zí)浸渍、浸泡…………………………………………241
濯(zhuó)洗滌…………………………………………………338
暨(摡gài)拭洗………………………………………………131
逋(bū)傅、贴傅………………………………………………455
垸(wái)丸…………………………………………………2 62 260
朐(jú)肛门……………………………………………………3 265
孰(shú)熟…………………………………………………4 57 58
宰(zǐ)滓…………………………………………………4 69 87
次(恣zǐ)随意………………………………………………4 33 40
索(suǒ)(1)尽也……………………………………………………4
(2)绳索、脐带……………………………………………45
毁(huǐ)打破、粉碎………………………………………………8
冶(yě)粉碎……………………………………………………3 6 8
荠(jì)粉碎、捣碎……………………………………………21
(jì)粉碎、切细…………………………………86 87 140
(jì)粉碎、切细……………………………………412 420
阳筑(词组)捣碎………………………………………………90
殽(1)yún蒸……………………………………………………67
(2)xiáo混杂………………………………………………338
屑(xié)碎末……………………………………………………72
削(xiāo)削成小块…………………………………………73 320
舂(chōng)舂为粉……………………………………………415
(chōng)舂碎、舂为粉……………………………………73
(chōng)春碎………………………………………………242
捣(dǎo)捣碎……………………………………………………68
寿(祷dǎo)捣碎…………………………………………346 411
(祷dǎo)捣碎………………………………………………456
陀(tuó)毁、粉碎………………………………………………95
嚼(jiáo)咀嚼、嚼………………………………………………307
沮(咀jǔ)咀嚼…………………………………………………329
咀(jǔ)咀嚼……………………………………………………433
粲(càn)舂精米…………………………………………………74
析(xī)分开、细细分开………………………………………193
刌(cǔn)切断……………………………………………………415
(zūn)切断、切细……………………………………………41
(zān)切细………………………………………………368
弁(biàn)搅和……………………………………………21 310 354
挠(náo)搅和………………………………………………24 46 49
挐(rú)配药方式,渐湿也……………………………………317
材(裁cái)剖开……………………………………………………320
瓣(bàn)西瓜子壳、分开…………………………………………320
段(duàn)煅冶…………………………………………………114 255
葮(duàn)烧烤、煅冶……………………………………………200
燔(fán)烧为炭末…………………………………………………8 158
(fán)燔烧…………………………………………………………10
煏(bì)焙烤…………………………………………………………5 373
(xiāo)熬、炒…………………………………………………29 30
煎(iiān)干煎…………………………………………………………18
湔(煎jiān)水煎熬……………………………………………284 451
熬(áo)煎熬、灼痛………………………………………………31 61
(áo)熬步………………………………………………………293
饍(shàn)加热 …………………………………………339 349 360
鬵(xìn)陶釜…………………………………………………………5
瓯(ōu)陶器…………………………………………………………18
(yōu)小盆………………………………………………………266
甗(yǎn)陶烹器…………………………………………………94 214
盂(yú)食器…………………………………………………………95
甑(zèng)陶甑………………………………………………………286
鍑(fù)釜(大口)………………………………………………………447
雍(yōng壅)壅塞……………………………………………………267
罋(wèng)陶瓮………………………………………………77 119 249
鍽(biān)陶制盆盂类……………………………………………127 128
铺(鬴fǔ釜)瓦铺陶器………………………………………………438
(wèi)火、微火………………………………………………128
温、即煴(yún)没有火焰的火………………………………………415
炙(zhì)烤炙………………………………………………………71 221
(焫ruò)熟烤炙……………………………………………………327
剡(yan)焰焰、火焰………………………………………………356 462
膫(liao)烤…………………………………………………………326
撮(chuò)三个指头捏药末 …………………………………………2 26
豶(fén汾)阉割后的公猪……………………………………………356
廷(tíng)古量词,一枝…………………………………………………17
梃(tíng)即廷、一枝…………………………………………………168
束(shù)数支一捆…………………………………………………154 176
(策jian简)束…………………………………………………182 301
把(bà)古量词……………………………………………………………17
参(cān)三分之一…………………………………………………332 336
节(1)(jiē)古量词、一段………………………………………………365
(2)(jié)假如……………………………………………………………35
咅(bēi)杯…………………………………………………………8 172 202
桮(bēi)杯…………………………………………………………25 52 156
衷(Zhōng)中杯……………-……………………………………………26
赣(gān)小杯……………………………………………………………169
傅(fū)敷布药物……………………………………………………10 14 18
封(fēng)用药封涂………………………………………………81 88 101
涂(tú)封涂……………………………………………………………93 120
不 语助词,在句中无意义……………………………………………145
釶(shí)施治………………………………………………………………16
果(颗kē)剂量………………………………………………………280 293
痏(wèi)伤口…………………………………………………………11 76 87
宥(yòu)空,伤口………………………………………………………111
般(1)(bān)瘢………………………………………………………14 15 320
(2)(pán)盘……………………………………………………………261
巢(cháo)……………………………………………………………66 262
竅(qiào)孔穴、伤口……………………………………………244 246 248
空(kǒng)孔穴、伤口……………………………………………241 253 265
痈(yǒng)(1)溃疡面腐肉……………………………………………332 336
(2)痈肿……………………………………………………364 376
穜(zhǒng)痈肿……………………………………………………………193
种(zhǒng)痈肿………………………………………………………274 366
潼(zhǒng)(1)痈肿………………………………………………………366
(2)童尿………………………………………………………353
(泡pāo)阴囊…………………………………………………………193
洎(jì)(1)男子精(液)………………………………………………………15
(2)肉汤汁…………………………………………………94 193 376
善(Shàn)(1)好………………………………………………………349 414
(2)擅长………………………………………………345 348 349
缊(yùn)絮…………………………………………………………………18
(廉lián)旁边…………………………………………………………246
(和ké)同核…………………………………………………244 246 327
释(ké)核、…………………………………………………………21
(jiá)核………………………………………………………………186
靡(1)摩(mō)按摩……………………………………………………76 292
(2)磨(mó)磨擦………………………………………………56 111 215
(3)糜(mi)粥糜…………………………………………………………332
麻(mó)磨…………………………………………………………………89
(糜mi)粥糜…………………………………………………………378
(lì)戾、扭断………………………………………………………239
絜(xiè)结扎………………………………………………………244 449
(抚fǔ)抚摩…………………………………………………………292
捼(suì)揉,动词………………………………………………………266
擕(携xié)难扶起………………………………………………………295
厭(yàn)取足量……………………………………………………12 123
齐(jì)(1)斋戒…………………………………………………………321
(2)剂量…………………………………………………………413
盛(成chèng)调配好了………………………………………………318
盛(chéng)盛饭,容纳…………………………………………………351
(dāi)储备…………………………………………………………112
抉(缺)鼻缺(烂)………………………………………………………135
财(cái)裁定,适量………………………………………………24 34 44
令(lìng)就这么办…………………………………………………24 29
卒(zú)尽也,一个时辰……………………………………………… 337
卒(cuì淬)热处理…………………………………………………………30
淬(cuì)热处理…………………………………………………………247
焠(cuì)热处理…………………………………………………………159
抒(shū)抒挹…………………………………………………34 44 249 377
捉(zhuō)加压取汁……………………………………………………18 19
浚(jìn)抒也,汲汁…………………………………………………34 168
溍(浚jin)去渣取汁……………………………………………………69
(jìn)浚取其汁……………………………………………………302
举(jǔ)抬起…………………………………………………………38 269
漰(待考)………………………………………………………………41
痉(jing)痉挛…………………………………………………………30 34
瘛(chi)瘛疭………………………………………………………………51
间(痫)(1)幼儿高烧痉厥……………………………………………48 50
(2)不痫……………………………………………………………145
颠(1)(diān)颠顶,中间………………………………………………88 112
(2)(瘨diān)精神异常…………………………………………………114
内(nèi)(1)内室,房事………………………………………………27 319
(2)内壁、疣掉后的伤口…………………………………………108
北(běi)败北……………………………………………………………104
信(xìn)伸……………………………………………………………30 45
诎(qū)屈…………………………………………………………………30
缯(zēng)丝织品………………………………………………………29
市(fú)皮围裙…………………………………………………………31
蔽(bì)遮挡…………………………………………………………31 121
敝(bi)破旧……………………………………………………………102
(bì)遮盖………………………………………………………………38
矢(shǐ)(1)箭 ……………………………………………………214 380
(2)屎……………………-………………………………………421
(1)(jì)青苔……………………………………………………………61
(2)(断duàn)底…………………………………………………………41
断(duàn)底……………………………………………………………267
陕(夹jiā)包裹……………………………………………………………43
(沸fèi)煮沸………………………………………………………43 162
岪(沸fèi)煮沸……………………………………………………………373
沸(fèi)煮沸…………………………………………………………172 410
(zhuó汋)涌出,煮沸……………………………………………176 273
乃(zhuo汋)涌出、煮沸…………………………………………………189
甸(电diàn)雷电…………………………………………………………66
(kěn)骨间肉…………………………………………………………45 46
叕(chuò)祭饭……………………………………………………………211
腏(chuò)骨间肉,祭饭………………………………………………240
釦(扣kòu)抽搐…………………………………………………………45
濡(rú)沾湿……………………………………………………………49 80
辄(zhé)全部……………………………………………………49 218 455
圂(hùn)猪圈……………………………………………………………50
(hǔn)见药名困土……………………………………………………315
繲(xié)眼上翻……………………………………………………………51
(xie)眼上翻……………………………………………………………51
湮(yān)湮没…………………………………………………………52 57
(min)用力安抚刀匕使出血………………………………………53 55
垣(yuán)墙…………………………………………………………54 114
(bù)坏血……………………………………………………………53
箓(hui)慧星……………………………………………………………53
嘤(yīng)鸟鸣声………………………………………………………51
徵(zhēng)特微、效果好………………………………………………55
齧(niè)噬………………………………………………………………56
(jiāng)………………………………………………………………55
(jiāng)………………………………………………………………57
已(yǐ)病好了…………………………………………………………50 56
智(知zhī)知,愈也…………………………………………………194
瘳(ehōu)(1)愈…………………………………………………64 222 336
(2)损害………………………………………………………335
越(yuè)割开……………………………………………………………65
括(刮guā)刮除…………………………………………………………360
刖(yuè)割………………………………………………………………370
剶()(1)剪去毛………………………………………………………112
(2)割破………………………………………………………246 262
夸(刳ku)割刮…………………………………………………………422
刾(cī刺)植物的刺……………………………………………………252
窡(剟zhuó)刺也………………………………………………………218
椎(chuì)敲击…………………………………………………………197
接(jiē)插入……………………………………………………………218
角(, jiǎo)(1)名词………………………………………………………244
(2)动词………………………………………………………244
本(běn)(1)草木之根………………………………………………63 365
(2)蒂根………………………………………………102 239 450
(肘)牛、牛的前肢………………………………………………67
淒(qī)冷落,凉后……………………………………………………70
久(1)(zhì)炙…………………………………………………………221
(2)(jiǔ)灸………………………………………………………102 222
(3)(jiǔ)身疕…………………………………………………………419
产(chǎn)生、生的………………………………………………71 98 432
(不详或为谷米)………………………………………………………78
吔(tiǎn)舔,舐……………………………………………………………80
煮(zhǔ)煮药……………………………………………………261 296 347
者(煮zhu)煮药…………………………………………………43 325 328
(煮zhǔ)用淘鬲煮药…………………………………………………451
(zhōu)用陶鬲煮粥………………………………………………92 439
亨(烹pēng)………………………………………………………94 201 421
瓠(hū)壶卢………………………………………………………………217
夸(kuā)胯两髀间………………………………………………………217
奎(kuī)胯两髀间………………………………………………………225
蠡(li)瓢…………………………………………………………………225
奚(xī)大腹的……………………………………………………………97
(chuò)大口的喝………………………………………………………176
饮(yǐn)………………………………………………………………2 4 9 27
(yǐn)饮………………………………………………………………93 99
欼(yǐn)饮…………………………………………………………171 176 201
啜(yin)饮…………………………………………………………………181
嘑(hǔ)呼……………………………………………………………103 210
槀(gǎo)禾杆……………………………………………………………178
戟(幹gan)葵幹…………………………………………………………109
(喉hào)………………………………………………………………390
(腕wàn)《正字通》:“罩一作晕,别作腕”………………………383
胻(hèng)下肢………………………………………………………326 332
胡(hú)牛颐部…………………………………………………103 195 207
颐(yi)下颌部……………………………………………………………378
(chǔ)白,即白癜风………………………………………………130
(处chǔ)白,即白癜风……………………………………………131
人(仁rén)鸟胚…………………………………………………………126
腠(cuò)腠理……………………………………………………………130
蚤(sāo)骚……………………………………………………………131 213
冥(幂mì)……………………………………………………………92 119
冥(螟míng)螟虫………………………………………………………134
冥(mi)夜,界限不清的创面……………………………………………66
()食叶曰螟类…………………………………………………402 407
蠸(quán全)黄甲虫………………………………………………………137
……………………………………………………………………143 144
隋(1)(堕duō)撒落…………………………………………………151 328
(2)脽(shuí)臀部…………………………………………………152 169
(3)椭(tuǒ)椭圆……………………………………………………221 247
尼(qì)臀部……………………………………………………………437
尻(kāo)臀部………………………………………………………151 171
脽(kāo)臀部……………………………………………………………152
疽(jū)痈…………………………………………………………………286
雎(jū)疽痈…………………………………………………………271 273
牡(mū)雄性……………………………………………………………239
牝(pìn)雌性……………………………………………………………248
脉(màn)脉者、脉痔……………………………………………………237
痔(zhì)痔疮…………………………………………………………239 244
(zhì)血痔……………………………………………………………264
坚硬的痔棱………………………………………………………245
纂(篡cuàn)会阴……………………………………………………258 260
后(hòu)(1)肛门…………………………………………………………248
(2)动词:解大使………………………………………………248
州(zhōu)人州 肛门……………………………………………………263
直(1)(zhi)直肠………………………………………………………265 268
(2)伸直………………………………………………………………269
甘(口)口沮(咀)…………………………………………………………329
炊(吹)吹气………………………………………………………………262
歕(喷pēn)喷出、吐唾沫………………………………………………156
贲(pēn)喷出,吐唾沫…………………………………………………195
(pēn)喷出,吐唾沫…………………………………………………195
涶(唾tuò)吐唾沫……………………………………………………82 308
(biě)尿憋…………………………………………………………158
暴(曝bào)曝晒……………………………………………………164 169
韦(wèi)熟皮……………………………………………………………165
臧(藏cáng)收藏………………………………………………………165
(zuì)植物叶脉……………………………………………………166
(xiù)实熟叶萎………………………………………………………166
(鬲li)附着……………………………………………………………171
(lóng)尿闭不通……………………………………………161 173 176
沦(lun鳞沦)尿频………………………………………………………191
脬(pāo)膀胱………………………………………………………161 262
弱(1)(溺niào)尿………………………………………………264 192 248
(2)(搦nuò)摩…………………………………………………………108
(3)(蒻ruò)香草………………………………………………………102
涢(yún)水波纹…………………………………………………………292
(并bīng)病态的相从………………………………………………292
南(男nān)南潼弱,即男童溺…………………………………………353
(cū)粗…………………………………………………………………173
觕(cū)粗…………………………………………………………………193
逢(蜂fēng)蜜蜂…………………………………………………………212
(fēng)蜂骀即蜂蜜……………………………………………………362
(密mī)蜂蜜…………………………………………………………174
丰(fēng)大,丰满………………………………………………………236
(药名)待考……………………………………………………………132
(1)(cái)才………………………………………………………174 309 373
(2)(chān)混杂、渗入………………………………………………415
(寝或啼ti)吼叫…………………………………………………………183
胃(谓wèi)………………………………………………………………192 423
澡(操cao)细心操作…………………………………………………………57
殹(也yǐ)语助词……………………………………………………100 126 160
羹(gēn根)糊状食物……………………………………………………188 192
襄(1)(香xiāng)除去………………………………………………………195
(2)襄(壤rǎng)鼠壤土………………………………………………………382
(改gǎi)更改…………………………………………………………197 200
(疝shàn)狐叉、狐疝……………………………………………………204
(tui)(1)及瘿和疝肿或瘿肿………………………………………211
(2)先上卵(斜疝)………………………………………………………221
(tui)(1)疝…………………………………………………………195 200
(2)股痈鼠腹者………………………………………………………213
(3)肾与、阴囊疝……………………………………………………217
(tui)疝肿………………………………………………………………196
肾(shèn)睾丸………………………………………………………………217
坚(肾、睾丸)………………………………………………………………225
睾(释作皋gāo),呼浩……………………………………………………369
(chě坼)敲击,用足蹬…………………………………………………198
篓(lǒu)竹黄色………………………………………………………………203
古(故gù)陈旧………………………………………………………………204
故(gù)陈旧…………………………………………………………………320
霤(liù溜)屋檐滴水处……………………………………………………206
尢(wāng汪)跛行………………………………………………………200 206
衝(chōng冲)触犯,破除,冲向…………………………………………207
麃(pao狍)狐麃,勇猛……………………………………………………210
阑(làn)烂、烧伤…………………………………………………………209
庑(午wǔ)天井四周的房…………………………………………………210
莫(mù暮)傍晚…………………………………………………………214 238
莫(mò)橐莫、莫菜…………………………………………………………60
采(cǎi)柞木…………………………………………………………………218
滑(榾huà)木………………………………………………………………254
夏(榎xià)木………………………………………………………………254
铤(dìng)相当今之探针……………………………………………………254
(yuè跃)古管乐、小竹筒………………………………………………262
筩(tǒng)小竹棒……………………………………………………………194
(yi亿)小木桩…………………………………………………………218
(hù)木,松树节……………………………………………………144
(漆qi)漆树,漆疮…………………………………………………380 382
(漆qi)漆黑………………………………………………………………403
(1)砭biāo砭刺…………………………………………………………221
(2)孚梵切刺……………………………………………………………221
伛(yǔ)驼背…………………………………………………………………223
挛(luan)痉挛………………………………………………………………223
县(悬xuán)悬吊………………………………………………………231 263
诲(每měi)每次……………………………………………………………237
(埋mái)…………………………………………………………………249
稍(shān)逐渐……………………………………………………………62 226
(脑nǎo的)………………………………………………………246 432
栾(孪luàn)双孔…………………………………………………………253
时(shí)合于时宜…………………………………………………………256
领(ling)治理………………………………………………………………260
肸(xī衣)撒布、伸展……………………………………………………308
养(yǎng痒)………………………………………………………246 265 419
(溅jian)用水冲…………………………………………………………263
娄(lǔ屡)数,勤换药………………………………………………………262
寻(xùn)灼热……………………………………………………………265
(泄xiè)冒烟……………………………………………………………268
圈(倦juàn)疲倦…………………………………………………………269
卷(1)(juàn倦)疲倦………………………………………………………350
(2)(guàn拳)拳头………………………………………………………270
倐(倏shū舒)黑红色………………………………………………………276
(儵shū)黑红色…………………………………………………………289
翟(dí狄)痛………………………………………………………………276
代考………………………………………………………………………293
(zù卒)死亡………………………………………………………………295
體(体ti)身体…………………………………………………………377 443
礼(体ti)身体………………………………………………………………295
汤(汤yáng)烫伤………………………………………………………316 317
突(tū)灶突上……………………………………………………………318 351
私(si)独处、居室内…………………………………………………………318
疕(bǐ)疡之类…………………………………………………………………419
择(zè)选择………………………………………………………………330 343
加(痂jiā)痴壳………………………………………………………………338
(绒rong)耳前发…………………………………………………………342
汔(汽qi)水干了……………………………………………………………347
柞(zuò)祝由词,参《马王堆医书考注》200页…………………………370
(祝由词,参马王堆医书考注)…………………………………………370
桯(祝由词,参阅同上)……………………………………………………370
(chǎn)澄清………………………………………………………………410
豦(遽jù)快速……………………………………………………………403
骚(瘙sao)痒…………………………………………………………408 417
(索suǒ)取………………………………………………………………421
焦(jiāo)锅巴………………………………………………………………424
涿(瘃zhù)冻伤……………………………………………………………428
捚(理li)通理、整治………………………………………………………429
笄(叽jí)挂…………………………………………………………………442
鬾 小儿鬼…………………………………………………………………442
足趾……………………………………………………………………445
(mǎ)………………………………………………………………………451
靤 面疮…………………………………………………………………455
(觉jiào)睡觉醒了………………………………………………………459
符(fù)符节、桃符…………………………………………………………437
安(ān)慢慢…………………………………………………………………447
去(qù)取下…………………………………………………………………448
居(jū)居室、居住、位于……………………………………………246 318
居(jū)过也,居三日………………………………………………………290
居(踞jù)蹲下…………………………………………………………261 268
(九)《五十二病方》药名录(可释者共299味)
药名 行数 |
药名 行数 |
矿物类 31种 |
戎盐 169 丹砂 130.318.454 雄黄 338.408 水银 318.345.364.374. 408 铁 75 锻铁者灰 446 末(末即铜屑) 242 金(鋊,铜屑) 345 青(空青、铜矿石) 96 |
硝石 22 恒石 56 澡石 186 石 270 礜石 40.60.347.350. 土(浮土) 13 封埴土 45 灶末灰 57 百草末灰 8 132 灶黄土 115 禹灶口口 401 乾夸灶 422 鼠壤 382 井上壅处土 61 井中泥 101 土 315 冻土 431 湮汲水 47.52.57.114. 154.156 盐 30.45.80.115 甘盐 117.154 美盐 169 麋芜本(芎) 76.259 蒺藜 81 白蒿 81 鹊棠下蒿 191 陈蒿 178.428 青蒿 248.251 毒堇 162 堇 90 堇叶 169.329 葵 402 葵 170.171.420 葵戟(干) 109 陈葵 355.406 葵种(陈葵种) 164.173.142.153 萩 251 兰 86.87.140.143 兰根(白茅根) 415 龙须(石龙) 154 景天 176 屋荣蔡 51 四荣蔡 233 兔(兔丝子) 245 独活 18.37.227 石韦 185 酸酱 193 茹卢本 412 商牢(商陆) 274 陈 180 陈薪 51.180 罢合(百合) 283 | |
植物类 136种 | |
草类药 68种 | |
甘草 3.17.23.44.275 鸟(喙) 16.17.67.259.280 白付口(付子) 450 续断根 17 黄芩 17.20.44.68. 262.290 85.332 根 25 雷矢 48.456 牛膝 342 百草末(灶末灰、百草霜) 8 合卢 68 芍药 72.271.275 卢如(茎、茜草) 251 屈草(据) 213 防风 259 艾 209.266 白敛 271.275.283.290 黄耆 271.275 戴(黄耆) 290 亭历 341 藜卢 350.362.366.413. 418.421 蛇床实 360 茈(柴胡) 368 白衡 372 半夏 378 狼牙根 389 服零 411 白柎 415 仆(麦门冬) 339 郁 332 鱼衣(青苔) 312 狗尾草 114 箭根(地肤) 110 驼阮(白苦、苦浸) 257 苫(大苦、豆豉) 74 莁荑(芜荑) 327.341.352.356 屚(漏芦) 398 策(荚)冥,(菥蓂子) 153 芥(芥衷荚) 194 (芥子泥) 88 荠 5.71 莫(莫菜) 60 署蓏 251 苦瓠瓣 352 陵枝(芰) 351.355.410.419 | |
谷类药 19种 |
木类药 38种 |
麦 304 赤荅(答,小豆) 3 菽 81.326.341.353 大菽 284 黑菽 161.259 蜀菽 350 菽 293 稷 189 黍(陈黍) 85.189.326 美黍米 241 黍腏 240 秫米 309 米 181.270.388 蘖米 41 青梁米 92 清(醴酒) 133 藿(陈藿) 183 五谷 94 |
桂 2.67.233.248.259 271.299.303.350 菌桂 227.372 美桂 407 辛夷 23薪雉327 椒 271.300.303 良椒 456 蜀椒 257.350 荚(皂荚) 179 荆 184.435 柳蕈 266 蓬 273 厚柎(厚朴) 307 茱萸 179.271.275 杏核中仁 12 李实 34 李(李核) 186 枣 179.261 枣种粗屑 173 朴(朴木) 341 大皮桐 348 梓叶 305 桑实(桑汁) 363 |
菜类药 12种 | |
姜(畺) 2.271.275.300 干姜 249.372 薤 43.78.182.433 葱 434干葱150 荠熟干实 25 桑薪 402 桑炭 373 炭 255 榆皮 407 芜华 413 槐枝 426 桃枝(桃符) 442.437 桃叶 417 乾莓 460 莓茎(蛇莓茎) 458 杞本 73 秋竹 325 (木) 144 榝本 110 楮(谷汁) 361 隐夫木 188 | |
虫类药 19种 | |
蜂卵 212 丰卵(大卵) 236 蜜(蜂骀) 174.362 蚕卵 203 蓂蚕种 215 羸牛 182 长足(蜘蛛) 215 地胆虫 246 赤蜴 340 庆良(蜣蜋) 347.346 350 蚯蚓矢 61 蝙蝠 435 牡蛎 162 全虫蜕 224 蛇 440 龟脑 246 蠸(黄甲虫) 137 蛫(蟹) 86 | |
动物药类 100种 |
动物膏脂类 24种 |
人部药 12种 | |
口膏 2.221.261.263. 304 脂 69.344.411.414 方膏(脂膏) 16 久脂 342 膱膏 21.240.352 肥满剡膏 356 彘膱膏 355 缸脂 339 车故脂 413 牛煎脂 378 猪煎膏 328 识(职)膏 357 三岁膱猪膏 359.454 牡彘膏 360 彘膏 14.20.37.44.284. 452 猪膏 48 膏 327.356 膏 418.421 膏 328.398.415 牛脂 372 羖脂 354 豹膏 344 蛇膏 358 | |
人发 8.11 (鬓)灰 342 男子洎(人精) 15 男于恶 318 溺 248.418 小童溺 71.337.351.353 头脂 350.408 头垢 172 死人头(骨) 240 死人胻骨 357 人泥 306 乳汁 331 | |
禽类药 13种 | |
三宿雄鸡 94 白鸡 112 乌雄鸡 440 黄雌鸡 258 白鸡毛 8 鸡血 130 鸡湮居 130 鸡卵 310 卵 137.202 雄鸡矢 399 奚(鸡矢) 382 雉 328 | |
兽类药 28种 |
鱼类 4种 |
羊肉 100 羊矢 10 羖羊矢 337 肥羭 241 羊毛 306 羊尼() 437 犬胆 326.419 犬 41 犬毛 306 犬矢 112 马矢觕者 193 马颊骨 451 牛 67 牛肉 342 黄牛胆 226 兔皮 139 兔毛 310 兔产(生)脑 432 牛唾液(牛舐) 80 生(活)猪嘴 89 猪肉 404 野彘肉 99 彘矢 316.317 鹿皮 90 鼢鼠 23 牡鼠 264 牡鼠矢 349 |
鱼血 130.341 鲋鱼 249 彘鱼(鮧鱼) 23 鱼(鲜产鱼) 135 |
器物类 21种 襦 172 衣中衽缁 190 女子布 201.232.253 146(女子初有布) 441(末丈夫者布) 死者叕 211.240(黍) 敝褐 313 故蒲席 12.102 藉之蒻 102 胕荆箕 359 枲絮 37 枲垢 209 316 61.127.274 347.349.368 苦酒 330 酒 30.65.87 105.106.107 淘米水:①黍潘 淘米水 428 ②沐淘米水 415 ③泔米汁 164 ④泽泔 280 365 ⑤脩(滫) 241 338 ⑥滫(酸泔水) 361 胶 12.133.168.158 再食(酱) 57 饭焦 424 酸浆(酱) 193.258 (浆) 55 菽酱之滓 242 | |
泛称类 4种 |
待考类 5种 |
五谷 94 禾 114 野兽肉食者五物之毛 237 寒水 263 |
华 152 根 461 产奇赤 71 灌曾(灌青) 115 牛几 265 |
主要参考书目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北京.北京文物出版 1979
2.周一谋、肖佐桃《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8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长沙马王堆医书研究会编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2) 1981
5.中华全国首届马王堆医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1990(长沙)
6.中华医史杂志 历年发表与《五十二病方》有关的文章。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8.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
9.清·黄奭辑《神农本草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2
10.梁·陶弘景集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