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中国人论脑及脑机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秋实书屋 > 中国人论脑及脑机能 > 正文

第四章 《灵枢》“蹻脉”、“维筋相交”与人脑运动功能定位

发布日期:2014-06-20 21:58:24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118次

    重新思考《灵枢》之“眼系”、“蹻脉”在颅底的循行进程,探讨两汉医家们在完成十二经脉理论后,再创“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用以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现象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医学中的脑科学历史。

    祖国医学自远古始经历了漫长的医疗实践,发展到秦汉之际,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高峰时期。医学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对人身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认识上的深化。从传统文化分析,秦汉时期,人们已对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脑及颅底的解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仅从《灵枢经》对眼系、蹻脉等颅底经脉的解剖出发,探讨维筋相交理论的创立,并用以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现象。

    一、从《灵枢经》“眼系”、“蹻脉”探讨颅底经脉的解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了人体从头至手足存在一些左右交叉的生理现象。有学者讲古人是以“天人相应”为依据来解释这些生理现象的,我们说《阴阳应象大论》中对“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左手足不如右强也”的解释,存在天人相应观点,是阴阳学说引入人体生理学的反映。但不能仅以此文代表《内经》的全貌,并由此否定了秦汉医家们对脑组织形态与颅底作过解剖的事实。关于秦汉医家对人脑的解剖与认识过程,可从近20年来出土脑字的初文窥视一斑。在《灵枢经》中,记载了脑组织与“眼系”、“项中”的解剖关系。《灵枢·大惑论》讲到跟内的解剖结构时指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这段文字表明:跟球后方上属于脑的有两种组织,一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的视神经,一为“与脉并为系”的“脉”,它们组成眼系,并从视神经孔进入颅腔,与脑组织相连,当然相连的是视神经,而脉则从颅底“后出于项中”。毫无疑问,撰写这段文字的作者,如果没有内眼解剖知识与颅底解剖知识作基础是写不出来的。《灵枢·动输》还认为人脑的营养物质是从眼系输送进去的,写道:“胃气上注于肺,上走空窍,循跟系,入络脑。”《灵枢·寒热病》讲:“足太

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这一记载,恰与《大惑论》相呼应,《大惑论》讲与视神经伴行的经脉进入颅底后有一支在颅底向后延伸达项中;《寒热病》则是讲,伴随脊髓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底的经脉是从后项向前颅底行进的。《寒热病》的作者接下去写道:“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应该指出:《寒热病》的这段记录是十分详实的。它突出讲到蹻脉(阴蹻、阳蹻),是秦汉医家们对颅底经脉进行详细解剖观察时,利用阴阳理论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这一临床病例过程中创立“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的真实记录。绝非凭空推导可得。古人发现了“伤左角,右足不用”病例后,在用什么理论解释这一病理现象时是费了不少心思的。那时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十分盛行,但这些不留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将其一律弃之;从十二经脉讲,在《灵枢·经脉》、《经筋》时期,各经脉循行之道已经约定俗成,《寒热病》的作者并未简单地采用约定俗成的“足太阳之脉”解之,而是在朴索唯物思想指导下另辟蹊径,结合颅底经脉循行,创立“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在当时讲圆满地解释了“伤左角,右足不用”现象,是十分先进的。现代颅底解剖知识告诉我们:左右两侧的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入颅底后,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再向前伸,又与由颈内动脉分支的,起于视交叉前外侧的人脑中动脉及人脑前动脉相互吻合,组成动脉环。颅底经脉的这些形态特征.大约就是“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的物质基础。不过,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体解剖、生理知识的不足.秦汉医家们误将人脑运动神经在脊髓段的交叉及其功能赋予颅底经脉了。另外,颈内动脉循至颅底后,分出眼动脉,从视神经孔穿入眼眶,供给眼球的血液,它与视神经伴行,只是经脉循行方向相反而已。可以讲,颈内动脉的解剖循行,与《灵枢·大惑论》、《动输》的有关记录比较,除方向相反外,也是完全一致的。古人的这些记录都是以解剖为基础写的,是秦汉时期的医家们进行过颅底解剖的铁证。

    二、“蹻脉”“维筋相交”理论在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的病理现象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让我们再根据上述史料对“维筋相交”的解剖基础进行分析,《灵枢·经筋》篇写道:“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维筋急,从左至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这是古代医家给维筋相交下的定义。从字面解释,“维筋相交”即维络全身骨节的筋是左右相交叉的。这段原文的全部意思是说,足少阳有一条支筋。循行于眼外角,维络眼外侧,支配跟球的活动。该筋上行,通过右额角,伴随着蹻脉循行。这样,左侧的维筋网络于右下肢,所以伤了左额角,右下肢就瘫痪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左右额角的“维筋”是在什么地方交叉后网络于下肢的?对于这一概念,在《内经》中没有直接回答。但《经筋》讲道:“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说明“目眦”与“维筋”存在联系。《灵枢·经脉》讲:“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人络脑,还出别下项。”《经脉》讲膀胱经是从“巅上”入络脑,然后“别下项”的。可见《经脉》讲足太阳“别下项”的路径是不清楚的。后来《寒热病》的作者在颅底解剖中弄清了经脉在“目眦”至“下项”的循行过程,即:“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交于目锐()眦。”不过这里的叙述与《经脉》足太阳之脉的叙述循行方向相反,从以上四文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灵枢·经筋》提出的:左右额角的“维筋”是从目内眦进入颅底后,在颅底左右交叉,循至下项,然后再出项、挟脊、抵足的。这一认识与《灵枢·大惑论》讲的“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是完全一致的。综上所述:百代医家们用“蹻脉”、“维筋相交”理论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这一病态现象,不仅是有道理的,在当时讲,也是最先进的医学理论。

    值得探讨的是,《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的“维筋相交”理论,很可能出于两点:其一,从枕骨大孔向前颅底看,是以颅底经脉如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动脉环的解剖特征讲的;其二,从视神经孔向后颅底看,可能与视路中的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的解剖结构有关。前者是“入脑乃别”的基础,后者则是“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的实录。从《寒热病》和《大惑论》中的“瞋目”“瞑目”与“蹻脉”盼关系分析,好似“蹻脉”、“维筋相交”理论与视路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视路组织结构——视神经,恰是与经脉不同的,它是中无有空的条索状物质,古人是可以依此将其归入“筋”的。也许这一点正是“维筋”的由来。在《灵枢·脉度》中的“蹻脉从足至目,蹻脉者,少阴之别,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跻而上行”《脉度》将“蹻脉”划为少阴的别脉,与足太阳脉相汇合,可见《脉度》的蹻脉理论属于另一个派别。或者暗示少阴分出的蹻脉属阴蹻脉;太阳分出的蹻脉属阳蹻脉,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论述。从文字学讲,《诗·大雅》多次用蹻,都作骄傲,矫健解,到《说文》解,“蹻举足小高也”。蹻便具有了抬腿运动的意义。这一解释当然是蹻脉理论创立后的反应。《说文》证明脉理论产生于两汉之交或更早。

有趣的是,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提出的“维筋相交”理论,恰与现代神经解剖及现代心理学家们借助于临床医学对人脑皮质运动功能定位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近200年来,心理学家们为了弄清人类人脑对语言、数学、视、听、行为活动的影响,从颅相学家的颅骨构形论,到近50年来颅脑外科利用脑组织本身在接受直接刺激时并不产生痛苦这一特点,在病人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施行脑手术的过程中,用微弱电流刺激人脑皮层各部,并根据受试者的报告或动作等,绘制出运动、感觉等“脑图,”都说明左、右额角(即中央前回运动区)与下肢动运功能的正常与否,恰是左右交叉的“蹻脉”、“维筋相交”关系。“蹻脉”“维筋相交”理论在临床医学中用以解释“伤左角,右足不用”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两汉时期,它发展了十二经脉理论;它将我国人脑运动功能研究的历史明确地上溯到2000年以前。这一宝贵史料,我们是应该挖掘的。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