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十七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秋实书屋 > 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十七讲 > 正文

第十三讲 《内经》玄府(汗空)之解剖部位考辨——兼评《玄府概念诠释》

发布日期:2015-08-23 21:50:23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403次

   从今本《内经》的许多记载中分析,玄府即汗孔,它的周围有毫毛,迂风寒时便“起毫毛”,是毛囊壁上立毛肌在植物神经调节下收缩的结果。所以玄府、汗空同物异名,其解剖部位在皮肤,当今探讨玄府概念不可偏高《内经》这个“宗”。

一、读《玄府概念诠释》有感

2004年底以来,我一直在连续拜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关于《玄府概念诠释》(以下简称“诠释")的文章,“诠释”连续发表六文,又补“玄府理论与临床应用初探"。自今本《黄帝内经》问世以来,对于“玄府”之重视,首推此例,应该说作者们的愿望是好的,作者们在“五脏·六腑皆有玄府”观念指导下,“梳理古今文献,借鉴现代科学知识,从临床实际出发,认为深入探讨玄府理论,揭示其科学内涵,有望成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疑难病的突破口、切人点,从而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我在抄录中体悟,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们关心中医理论的迫切热情;同时也是作者们为本课题设计的大纲,希望为建立、建全未来中医理论寻找突破口、切人点。因此,围绕“玄府”做了一篇大文章,正是作者们的这一愿望,激励我连续拜读,细细体悟。回索学术界在中医“经络理论"的研究中,在中医相关名词概念的探讨中,在寻找中医理论突破口的科研实践、临床经验总结中所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由此使我的认识在体悟中取得了一些进展。“诠释"的作者表白:“诚盼斧正。”思之,我作为山沟的蚍蜉,无力拿起板斧,“斧正”无力。迫于大家都在寻找未来中医理论的突破口,愿将在学习“诠释"中获得的一些体悟合盘托出来向学者们请教,愿将今本《内经》关于腠理、汗出、起毫毛以及秦汉时期玄府、汗孔的史料找出来共同切磋玄府之本意。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两汉时期的玄府概念,借以促进新型中医理论的创立与未来中医事业的发展。

1.1《内经》腠理、玄府汗孔史料一览

《素问·水热穴论》在解释肿(浮肿)时讲到玄府。原文讲:“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浮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又曰:“肾者,牝藏,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腑,外不得越于玄府,行于肤里,传为肿,……。所谓玄府者,汗孔也。”《水热穴》的这段记述,是当时的医家对于全身性水肿病的深入观察与病理推导、分析,是建立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水肿与肾,与尿量,与汗孔排汗等生理机能基础之上的。肿的部位在“上下溢于皮肤”的全身性浮肿。文中讲到“至阴勇而劳甚”的“肾汗”,依宋林亿解之,“肾汗”应指房事劳甚出汗,说“肾汗出逢于风”时,“内不得入于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所以“肾汗”便“客于玄府,传为肿”。进一步解释说“玄府者,汗孔也。”说明处于皮肤的玄府,就是皮下的汗孔。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对玄府解剖部位的理解,应该是没有疑义的。玄府(汗孔)在皮肤,是皮肤的解剖结构之一。《诠释》广义玄府说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秦汉时期,医家们更多的是将出汗与腠理、卫气联系在一起。怎样才能较为正确的理解腠理、出汗、卫气呢?我们只能将它们放在秦汉时期的相关史料中考察。荀子(约生活干公元前298-238年)《荀子·荣辱篇》讲:“目辩白黑美恶,……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肤理”即皮肤腠理。认为皮肤、腠理是辨识寒暑与异常感觉的。比荀子稍晚的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先己》说:“……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吕不韦将皮肤之腠理看作新陈代谢的重要部位。两汉医家在《内经》中记载腠理颇多。《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秋气在皮肤,……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灵枢·刺节真邪》:“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在此将寒冷之气与腠理闭合联起来解释出汗,不讲玄府。《灵枢·五癃津液别》讲:“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此处十六字,作者简述了腠理闭,汗不能出,其尿量增多从膀胱排出的生理现象。同样只讲腠理,不用玄府。在《内经》中,更多讲“腠理开”。《素问·举痛论》:“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出,故气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出。”只见汗出与腠理关系,亦不提玄府。可见“玄府”概念较腠理晚出。《素问·调经论》中讲:“上焦不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可见至《调经论》将腠理、玄府并用,点明它们的解剖部位都在皮肤。古代医家在临床观察中记载“肺热病者,先沂然厥,起毫毛,恶风寒”《素问·刺热论》。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起毫毛,即突然遇风寒时,皮肤毫毛(亦名寒毛)下的立毛肌收缩,毫毛竖起。立毛肌受植物神经调节,是一种应激反映。《素问·虐论》讲的更为深动,写到:“虐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此令人汗空。腠理开,……。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在此毫毛、汗空,腠理并用,它们都处于皮肤之内。《素问·刺要论》强调:“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刺要论》的作者对毫毛、腠理与皮肤的关系都未交待清楚,又强调刺“无伤皮”,使我们难于理解作者的本意。今本《中医基础理论》解:“腠理是人体肌肤之间的间隙、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由此看来腠理是皮肤上的一个综合性解剖、生理名词,包涵了出汗的汗孔。汗孔(玄府)是腠理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理解:在《内经》中汗孔又名玄府。

1.2评《玄府概念诠释》

从“诠释”六文总体分析,本课题设计之计划性是强的,每一文都有鲜明的副标题,且用五文专讲玄府之相关问题,看来计划论述重点明确。如“诠释一”副标题是“玄府相关名词演变轨迹”。毫无疑问,论述的重点应该是“玄府”,是“玄府”名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演变为其他名词了。文中虽然提到玄府、汗空、腠理,但未见玄府出于《内经》何处,更未见介绍在《内经》中是如何讲玄府、汗空、腠理之相互关系的。作者开卷指出:“中医学文献中关于玄府及其相关名词的记载,非常丰富,上逮《内经》,下至清朝,……",在平平交待之后,第一个小标题便是“气门演变轨迹与评述。"以下多用明清史料论证气门与腧穴、尿窍、汗孔、玄府及腠理空窍的关系,不难看出作者笔下气门为主、玄府属宾,随后便将“鬼门”与“肛门、汗孔、气门、肤腠”等提出,在论述中亦多用明清史料,看不出它们与玄府的关系,很难理解玄府是如何演变为鬼门的,唯独引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汤液醪醴论》说:“鬼门,毛孔也,开鬼门发表汗也。”但未见作者展开论证。小标题三:“毛孔·汗孔·汗空的演变……",引《素问·水热穴论》“玄府者,汗空也。"此题论述,较接近题意,结论说:“总之,毛孔、汗孔与汗空,的确分布于皮肤,"我体悟这一句极其珍贵,但作者未指出,从《内经》的那些篇章中可以看出玄府汗孔分布于皮肤的证据,后文还讨论了古人对毫窍、元府、细络与玄府的认识。此一认识至少与《内经》关于玄府、汗孔的本意不符。

“诠释二”副标题:“腠理的历史演变与比较。"主题是讲“腠理",很少论及玄府。且讲腠理时很少运用秦汉和《内经》资料,仅在“腠理功能”题下,采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证之。我们知道:“皮腠”、“腠理"一词出于秦汉,多见于《内经》,作者不依较为原始的资料进行探讨,反在多用明清资料的前提下笼统指出:“玄府与腠理两个概念混淆着。"其结语最后说:“腠理是一身之隙,内行一身之气,内运一身之津,内灌一身之血。”难道“血"是在腠理的“隙”中流动吗?为何不引导读者从《内经》中多了解“皮腠”“腠理”的原文本意呢?这样的论述很可能对读者产生误导。

“诠释”三、四、五、六均依玄府立副题,即:玄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述评;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玄府流通气液功能的探讨;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诸多标题的设计,不能不算新颖独到。但是在论述中由于与腠理一样,没有将根建立在今本《内经》基础之上,总显不够公允。如:“诠释三"提出,狭义玄府与广义玄府,在广义玄府论中,主要依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六气为病》中所说:“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作者们在引上文后,曲解刘河间的本意,“一名气门,一名腠理,一名鬼神门,一名玄府”,将其与“皮肤之汗孔,谓泄气之孔窍也”分离后,再得出“广义玄府”概念。说“广义之玄府也是在腠理作为腔隙结构而演变出来的一个概念。”而对刘河间的“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不加任何评说。假如我们再借用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门》“所谓寒月甚则夏月衰者,因寒能收敛,腠理闭密,无汗而燥,故病甚也;热则皮肤纵缓,腠理疏通而汗润,故病衰也(衰,指邪气衰,则病愈)”进行综合分析,那么在刘河间笔下:“皮肤之汗孔,一名腠理”,是“泄气液之孔窍”及“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那么,刘河间也认为玄府(汗孔)在皮肤。不存在“广义玄府”之说。至于“泄气之门"即“气门"也是与上论同意的,余下“鬼门"是刘河间受时代影响而留下的败笔。刘河间(完素),出生于南宋末,执业于金,此时正值程朱理学盛行,格致穷理学风促使他“余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日夜不辍。”他依有限的人体解剖、生理知识及他个人的体悟推考医理,著书立说,为河间医派奠定了基础。使他成为后世公认金元四大家之首。他探讨的亢害承制病机理论,六气化火学说,力主在治病中用寒凉之品,对后世影响重大,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他说:“玄府者,无物不有。”是他的推论,指万物的皮表都存在代谢过程,但不能将其理解为人体内脏器官也有“玄府",更不能说细胞的离子道就是玄府[1]

“诠释四"——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这个副标题应该是根据刘河间“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立的。文章开卷分析说:“广义玄府作为玄微之府结构的猜想,是基于发泄气液的汗孔,流通气液的腠理而诞生的。按有外窍必有内窍的理论,外窍可察、内窍难见,可以外窍推测内窍之功用,外有气汗发泄,内亦应有气液流通。”作者希望用此解释“玄府者,无物不有。"须知:刘河间讲的是“物",是各种生物体之体表存在代谢功能,是他格致穷理后的推论。前文已讲,我们不能将其理解为各脏腑内都有玄府,如果说细胞膜的离子道都叫玄府,岂不是在继承中医理论时离《内经》相关理论的‘宗’太远了吗?该文依刘河间认识为依托,引用明清资料进行论述,指出:“三焦腠理,经络等也必须依赖玄府所运行的气机方能维持其相应的功能。”我理解作者在此认为:经络系统也依赖玄府所运行的气机方能完成其生理功能。我认为“经络概念”可作另论;络病理论不可忽视。所以我读至此,疑虑将“络脉的解剖与生理,经脉之次为络脉,络脉网络在组织器官之上,起到温煦濡养的功能,同时将代谢废物排除。络脉具有功能与结构密不可分的特征。……[2]这一当今被学者们十分重视的络脉理论,反要接受“玄府运行的气机完成其生理功能",如此说来,经脉、络脉系统之功能,在此,一下子被飞来的玄府概念挤掉了。须知当今许多学者探讨的络脉、络病理论与治则是经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切不可顾此失彼。

“诠释五”再一次探讨玄府流通气液功能,再次依刘河间认识说:“玄府在结构上是道路与门户,从门户即‘孔’来讲,为气液发泄之所用,兼有道路和门户的功能”,又提出“内玄府”和“血脉之玄府”的概念,难道“内玄府”指“内行一身气,内运一身之津,内灌一身之血”吗?请问“血脉之玄府”的概念应如何理解?作者在此是要肯定诠释二,“腠理……内灌一身之血”。在此作者使人对“玄府”的认识越来越玄。作者们在“诠释六”中,进一步解“玄府为神机运转之道路门户。”也许作者的目的在于借以论证“五脏六腑皆有玄府"的正确性。讲到“神机,不知作者是否想证明,脑内亦有玄府。不然,为什么要用惊厥、谚语、意识模糊来论证呢!难怪有学者还说:“玄府与微循环和离子道”[1]有关,请读者们细细品味,自己去理解。玄府呼,切勿悬府!

补白一句:“诠释"之补文《玄府理论与临床应用初探》中指出:“《灵枢·小针解篇》中有“玄府者,汗孔也”,查《灵枢·小针解》未见有这段文字,这段文字,好似指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第二十一卷)“肾主水”项下解“所谓玄府者汗孔也”时张氏讲:“汗属水,水色玄。"张氏重点在解“玄”,他说,“汗之所居,故曰玄府",其重点应理解为解泄汗的‘府’。在张氏时代他能认识到:“玄府,本指汗孔而言”是作者在此文中的公正评价。

 二、继承《内经》玄府、汗孔之解剖部位在皮肤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玄府一词见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原文记载黄帝与歧伯对话:“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对曰:“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所谓玄府者,汗空也。”这则文字的本意是讨论全身性皮肤水肿之病理过程的,这是《内经》中唯一一次讲“泌尿之肾生理功能”的记载。总体认识是将汗与尿液结合起来,认为肾是生“诸水”的,歧伯指出:“肾为牝藏”,当肾汗出迂到风,肾汗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之外,故肾汗客于玄府,行于皮里,这就是全身性水肿的原因。接着解释玄府就是汗孔。从原文分析玄府指皮肤上的汗孔无疑。

《素问·调经论》讲:“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这则文字强调皮肤致密,腠理闭塞,同样将玄府之解剖部位固定在皮肤,由此解释了‘外热’,文中涉及到上焦、腠理之解剖学概念和“卫气”之生理学概念。古代医家能将三者综合思考,反映了他们的认识水平。我国先民对肤腠生理功能的认较早。已如前文“《内经》腠理、玄府、汗孔史料一览”所云,两汉医家将出汗之汗孔命曰玄府,是两汉时期的学者们对皮肤表面之寒毛,寒毛附近的汗腺开口及出汗时观察到汗从毛孔出等生理现象后提出来的,用现代皮肤解剖知识分析,每一毫毛之毛囊都有立毛肌,立毛肌接受植物神经调节。立毛肌与毫毛之夹角处有皮脂腺,汗腺分小汗腺与大汗腺,小汗腺较深普遍存在,开口于毫毛附近,说明古代医家的认识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是正确的。

关于汗孔被命名为“玄府"。张介宾解曰:“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也[3]"张介宾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他提出:汗出于‘玄微’,‘玄微’是一个解剖学概念,只见汗从皮肤表面之小孔排出,不知这小孔的内部结构,不如胃、肠、膀胱、胆有明显的管道将某物排出,所以张介宾称之谓‘玄微’”。刘完素称“玄微府”。但是,在《水热穴》作者心目中,给汗孔命名为“玄府”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是与两汉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脏腑解剖及脏腑生理机能的划分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不开的。

2.1玄府乎!切无悬府!

我们主张:中医理论中“府”之本意来源不可不究。古人将皮肤上出汗可以调节体温的通道命名为汗孔,在汗孔之先又名“玄府”。这中间有什么样的奥秘呢?为此,我提出:在解“玄府”时,一定不可忘记“府”的概念。《素问·卷三》凡四文,比较集中探讨了脏、腑问题。但每一文都在这一方面或者那一方面没有交待清楚。如《灵兰秘典》讲十二官,十二官之脏腑分类不清。《五脏别论》中“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之提法,应在五脏六腑概念明确之前,或由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学者们提出,大约出于春秋战国时期。文中讲到“五脏,藏精气而不泄;六腑,转化物而不藏”。此一对五脏六腑生理机能概念的界定,应晚出数百年,可能为两汉学者们在人体内脏解剖的基础之上,对脏腑生理机能进行归类的结果。此一结果,被后世定为判断脏或腑概念的理论依据。但“腑”之本意来源不清。“府,转化物而不藏”本意何在?笔者研究认为《尚书·大禹谟》讲“六府三事允治”,“六府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及“水、火、木、金、土、谷”。文中之、火、木、金、土、谷称“六府”。孔颖达疏“六府即财用之所自出。”所以“六府”是大禹在管理国家时、国家设立的管理财用的六种府库制度(部门),其目的是要达到“政在养民”。六府制度,两周亦用。《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可见国家机关所设六府,只管理财用支出,不出政令。先秦医家在探讨消化生理时,感到原来认识到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五个器官不足以完成五谷之消化吸收输布问题。医家们在当时常用的从六十甲子中演绎出来的六甲、五子十一常数指导启迪下,从《大禹谟》中引入“六府”概念,创三焦(腹腔之包络府)配胆、胃……组成中医消化生理之“转化物而不藏”的医学生理学六府[4],自春秋战国起,人体五脏六府理论沿用至今。所以《水热穴》论的作者用“玄府”解释“汗孔”是有道理的。说明皮肤上的排汗之孔是“泻而不藏”的。又因在皮肤上难于看见排汗之孔,故用“玄”来形容,表明排汗之孔为“玄微之府”。这就是皮肤之汗孔“玄府”概念的诠释。

广义玄府论休矣!玄府乎!切忽悬府!

2.2当代学者们慎议玄府

  我国医学理论的起源,假如从有文字可考已三千年了。从总体讲,《内经》中有关讲到腠理、汗、汗孔毫毛的作者们,对于上述概念是逐步明确的,多数论述都局限于皮肤。但腠理一词可称肤腠、纹理,可作为其他器官的包膜代词,可称广义腠理。而玄府一词属《水热穴》作者原创,与皮肤之肤腠有别,它与“府”之“泻而不藏”实质相关是绝对不可偏解的。从这一点讲腠理·玄府不可混同。在历史上虽刘河间等名家认为“玄府,无物不有”,应指万物之皮表,不可释作五脏六腑皆有玄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对玄府、汗孔之解释十分慎重,多采取回避态度。如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5],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6]在评价刘河间时,介绍各部著作学术思想,不提“玄府……无物不有”。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 研究大成》[7]第三章第四节由李国卿、沈澍农撰《黄帝内经》词语解诂,收词75条,解三焦,中有小心,不提玄府。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词典》[9]全书近120万字,解说各类名词5000余条,关于玄府词解,不足30字,主解玄府即汗孔,说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认定玄府在皮肤。所以我们在评《玄府概念诠释》时,主张继承《内经》玄府概念,要从《内经》中采撷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玄府概念诠释》的作者们将《水热穴》之玄府分作“狭义玄府”、“广义玄府”或者“内玄府”“血脉之玄府”都是不贴切的。虚构的“广义玄府”理论不可能成为“防治疑难病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代中医理论界的学者们慎议“玄府”的态度,值得《玄府概念诠释》的作者们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国庆、黄培新,玄府与微循环和离子通道,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4)。

2、王永炎、杨宝琴等,络脉、络病与病络,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4)。

3、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486页。

4、《素问·五脏别论》

5、甄志亚著《中国医学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版,254256

6、颅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50

7、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8、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词典》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