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9-28 08:53:57 编辑:刘玲 来源:《武当》(双月刊)1992.1 《中国气功》1991年第4期 点击率:5950次
我国以“守神”、“调气”为主的古典养生学说,源远流长。早在远古神话传说及易传诗论、方术医籍、诸子著作、后世文史中无不渗透养生思想,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养生思想的重视。近代我国的气功热正风靡于世。气功以“守神”、“调气”为主,简便易行,可以自养其身,对于自我保健、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在气功热潮的推动下,我国气功理论必将有新的发展,气功强调“调神练意”的同时,还应注意“调气”、“调身”。本文仅就《却谷食气》中的“呴中息而吹”,谈谈秦汉时期对调气方法的要求。
《却谷食气》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被认为主要记载的是古代导引行气的方法。这评价是有根据的。原文讲:“却谷者食石韦,……为首重足轻体轸,则呴吹之,视利止。食谷者食质而止,食气者为呴吹,则以始卧与始兴,凡呴中息而吹。 (以下讲按年龄和四季吹呴之法。)”从行气方法分析,以上原文中“凡呴中息而吹”是行气方法的核心。这句话中的“中息”是将“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分作两等份时间,“中息”指两等份时间的中点。“呴中息”就是吸气到一息的中点,全句的原意是:在行气时,吸气到一息的中点时再转入呼气过程。然而《却谷食气》的注释中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就是释“呴”为“呼出暖气”(见《马王堆医书考注·却谷食气》),给古代气功的调气理论带来了混乱。如用“呴”是“呼出暖气”来解释”呴中息而吹”,那么就成了“在一息的过程中,先呼出暖气至一息的中点,再作吹出冷气的呼出动作。”这一过程没有吸入,不符合一息的规律,失去了纳气养生的本质特征。如用呴释呼(吹)来解释“吹呴呼吸”那么“吹呴呼吸”的原意就成了吹呼呼吸或吹吹呼吸了。显见此解是不通的。《庄子·刻意》讲:“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这里“吹”后为“呴”,“呼”后为“吸”.以及“吐故”与“纳新”都是相对的,是以“一息”的规律为基础讲的。隋唐时期的成玄英在为《庄子》作疏时指出:“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成氏将呴释作吸。近人陈鼓应氏在注释中指出“吹呴与呼吸同,指一出一入地吞吐空气(见《庄子今注今译》)”。陈氏亦将呴释作吸。我们分析为《却谷食气》作注的同志在注释“呴”时,确有实际困难,因为前代许多注家及古往今来的字词书籍,多将“呴”释为“歔”、“嘘”、“呼气”、“哈气”以及“吼”、“雊”。
吹呴呼吸四字虽有同语反复之嫌,但吹呴强调的是主动呼吸,或者叫作按“行气”方法进行呼吸,因此吹呴是强调呼吸方式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的意思是用主动的呼吸方法吐出故气,纳进新气,与“凡呴中息而吹”是一个意思。吹呴蕴藏着“深息”《庄子·大宗师》讲:“古之真人,……其息深深。 真人之吸以踵,众人之吸以喉。”真人统指彭祖寿考等养形之人,讲他们的呼吸都很深长,他们在吸气时要让新气输布至脚跟。我国现存公元前380年左右的《行气玉佩铭》载“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深则蓄”,是讲通过深吸气.能将新气蓄藏在肺内;“蓄则伸”,是讲当新气蓄积后才可以向四末及脏腑输布。行气铭保存的是古代原文。和《却谷食气》同时出土的《养生方》等也是原文。《养生方》讲:“气呴口仰之,比□,稍以鼻出气,□□复气。”及《合阴阳》、《十问》、《天下至道谈》中的呴,都应作主动吸气解释,都具有深吸气的意思。在《十问》中写到;"翕气之道,必致(_至)之未,……息必深而入,新气易守。宿气为老,新气为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聚),以微九窍,而实六腑,……乃深吸以为寿。……深徐去势,六府皆发.以长为极”。“翕气之道,必至之术”,讲的是凡呴吹必须深长,与“真人之吸以踵”是一个意思。《十问》强调“新气朝聚”,并认为最好用早晨的新气输布九窍,充实内藏(六腑),这就是“新气为寿”的根由。《十问》还强调治气虽是“息必深而久”,但在治气时必须作到静静地徐缓呴吹,不要急暴(深徐去势),以免影响“守神”以及破坏新气的输布。只有这样人体各个器官(六府)才能在新气的输布下萌发其生理功能。后文再一次强调呴吹必须深长(以长为极)。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人的呼吸是由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改变胸廓大小及胸腔内的压力大小完成的。我国成年男子作最大深吸气时,其肺的总容量约为4500—5000毫升,女性约为3000—3500毫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时,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约为400—500毫升。按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计算,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氧气约为80—100毫升,能被肺泡吸收的仅15毫升左右。换言之,成年男子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肺泡约可吸收氧气250毫升左右,约可排出二氧化碳200毫升左右,借以维持体内气体代谢的平衡。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的基础上再用力作一次深长吸气,又可吸入空气1500~2000毫升,深长吸入气量是平静吸入气量的4—5倍。在作深长呼吸时,吸入肺内的氧气有较充足的时间在肺泡表面与二氧化碳交换,使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保证更多的新鲜氧气进入血液循环,有利于脑细胞、心肌及全身各种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可见古人推知进行吹呴呼吸时,具有“蓄则伸,伸则下……固则萌,萌则长(《行气玉佩铭》),”“以徹九窍,以实六府,……乃深吸以为寿(《十问》)”都是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长沙马王堆保存的这批医帛对我们认识与总结古典养生学行气理论极有价值;“呴中息而吹”是行气疗法的核心;呴指吸气,含主动吸入之意;吹呴呼吸也是行气方法,强调主动呼出与主动吸入,与“呴中息而吹”同理,专指深长而平静的呼吸。 (严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