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1-02 23:32:17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883次
问题:汉魏以来,传统中医学中的脾,早已是一个没有明确解剖部位的“虚拟形态”器官了。我们应该怎样从秦汉医学史料中解读脾(胰)之形态学?
现代解剖学的脾,位于左季肋区深部的胃底与横膈之间,与左9一11肋骨外侧相对应。正常脾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及。根据脾之生理,属淋巴系统,参予免疫反应。脾能储存适量血液,当身体需要时,将血液输入循环系统。在病理情况下,当各种原因产生门脉高压,脾藏血量过多,表现为脾肿大。现代临床表明:当脾藏血过多,脾脏肿大,导致食道静脉曲张,反复出血时,脾可切除,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脾切除后,中医理论该如何解释?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将脾列为五脏之一,其生理功能是脾为“仑禀之官”,与胃、大小肠等主运化水谷,“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又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总之脾与消化功能密不可分。“脾主身之肌肉”,与营养状态有关。由此可见,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绝无共同之处。从“上输于脾”讲,脾之解剖部位应在胃之上。
应该说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脾之生理功能与消化生理密不可分,其理是可通的。问题在于古今学者们在研究“脾”之解剖部位时,没有察探秦汉医家们讲了些什么,习惯于“脾是由功能演变出虚拟形态学”了,认为“脾”不存在实质器官。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秦汉医家们对“脾”之解剖部位一再指出:如《灵枢·五色》虽是讲五色诊的,但从“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一段,讲的是胸腹腔内实体器官所在部位,值得重视。“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明确指出了“脾”的解剖部位在胆之下(依尸体仰卧位视之),“脾”的上方便是胃。应该指出:此处讲的是脾,不是“散膏半斤”。《素问·太阴阳明论》讲:“脾与胃以一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津液”。指出了“脾”与胃十分临近,仅一膜之膈。此一认识,与胃之精气“上输于脾”的认识是一致的。由此思之,脾恰在现代胰脏的解剖部位。
《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旁”。《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央生湿,在藏为脾,……”都讲“脾”居中央,恰属胃之后壁“与胃以一膜相连”。况且,汉代的《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如此详细的脾之形态,不支持“脾为虚拟形态”之说。可见秦汉医家眼中的脾居于当今的胰位。
王清任《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将脾画作梭形,注曰:“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脾之长短与胃相等。”王氏在此的描述,用胰腺的解剖部位解之更切。依以上史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传统中医理论之“脾”其解剖部位,恰在今之胰位。即今之胰古人名之曰脾。与汉《急求篇》《说文》中有脾无胰参照议之,是可以理解的。近代张锡纯说:“脺(即胰),脾之副脏,……脺尾衔接于脾门,……。”张锡纯参考了《康熙字典》解意见,认为两者功能一致。
现代解剖学之胰,为腹膜后位器官,从仰卧位看,在胃之下方,相当于十二胸椎至第一腰椎之间,横卧于腹后壁,恰与“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之脾的解剖部位一致。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胰藏每日分泌消化液约在1000毫升以上,主要含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属于内分泌腺的,可以调控血糖的胰岛素等等,这是王清任讲“脾中有一管,易于出水”的根本原因。胰液从胰管排于十二指肠,参予消化功能,这便是古人推导的“脾为仑禀之官”,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及“脾主身之肌肉”等全部生理功能的意义。只不过,古人是在有限的解剖、生理知识启迪下根据解剖所见脾(胰)胃解剖关系进行推导,他们不知胰液排入十二指肠参加消化功能,故将脾之消化生理功能的方向推导反了,认为是“上输于脾”,通过“脾”再散精于全身了。但我们不可强责古人。
关于脾胰问题、十数年来虽有上述认识,但我无据说清,曾疑为近百余年来最早将西学引入中医学时为翻译之误,如将传统中医学之脾译为胰,或根据《五色》之“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翻译清脾脏的解剖部位,问题不就澄清了吗!为此,我曾寻找《人身说概》等我国早期西学医著,因所处山沟资料匮乏,无法达到。近日,在解剖学名家贲长恩等《中医形态学研究呼唤与时俱进》(中国医药报2005.6.25)影响下,重读相关史料,见到明医家李梴《医学入门·脾脏赋》中讲到:“脾居中脘一寸二分……脾气壮,能消磨水谷,……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其胃之包在脾之上,……”应该说:李梴是认为古人将当今之胰位的胰命之曰脾了。假如早期从事中西医学译著者们在澄清脾之解剖部位的前提下,点明脾处于当今胰位,并将“胰岛素”译作“脾岛素”,那么关于脾(胰)解剖部位错位的认识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不就统一了吗!脾之“虚拟形态”结论不就不会纠缠了吗!当今脾之形态众说各异,纷争不已。谭银章先生于1989年出版中医生理解剖学,第17页专讲“脾的形态结构”,言“脾在位置形态上是脾和胰的合称”,谭先生除此再无结论。而“脾胰合称”,似有莫衷一是之嫌,恐难成立。当今“脾是由功能演绎出虚拟形态学”认识,严重影响了原始中医学中消化生理的正确认识。严重影响了“五脏学说”中脾的形态学形体形象,严重影响了各国学者对“五脏学说”的认可。
我希望更多学者,从秦汉医史中寻找关于脾之解剖部位史料,进一步澄清秦汉之“脾”其解剖部位本在现代解剖学之胰位。我希望有条件的学者们能从近几百年来中西医翻译史料中找到有关脾的翻译情况。中医之脾本指胰脏,以求早日共识。这是一件恢复原始中医学中脾之解剖部位的工作,这是一件可以否定“脾为虚拟形态器官”的工作,这是一件有利于创建未来中医消化生理、病理的大事。努力完善中医消化系统各器官形态学,我辈责无旁贷。(严健民)
2005年7月11日写于秋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