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5-21 21:56:13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545次
雎(疽)病
[题解]雎(ju),较大的化脓病灶。《管子·法法》:“毋螫者,痤雎之砭石也”。在《五十二病方》中,雎即疽(ju)。如:骨雎、肾雎、嗌雎、雎痈等指较大的化脓病灶或慢性骨髓炎等。在读与本题有关的资料时,应注意雎与睢不同,雎(ju)同疽;睢hui灰sui虽,它们的语义均有别。(参《汉语大字典》四卷2497页)。《马王堆医书考注》均作睢。《马王堆古医书考释》在治方中直接用疽;在校注
中用睢释疽(532页)。此一误请读者注意。雎病项下收入十九个治方,有一定特色,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治疽水平。
▲第一治方
[原文]雎(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芪)、芍乐(药)、桂、(姜)、椒、朱(茱)叟(萸),凡七物(1)。骨雎(疽)倍(2),白签(蔹),肉雎(疽)倍黄蓍(芪),肾雎(疽)271(3)倍芍乐(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桮(杯)酒中(4),日五、六饮之。须已(5)272。
[注补]
(1)凡七物其用药均为等量。
(2)倍:增加一倍的药量。说明秦汉时期用药,已有辨证加减。
(3)肾:参217行肾注释为外肾,即睾丸。肾疽、睾丸肿大等。
(4)以上七药均应为末,搅匀后方可“以三指大撮”取药。
(5)须:古意较丰,因后文缺字较多,可释片刻、不久。
[今译]患疽病者,要取白蔹、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共七样药都应各取一份,粉碎成末。治骨疽,白蔹加一倍;治肉疽,黄芪加一倍;治肾疽,芍药加一倍。在粉碎成末后,搅匀,治疗时取药末三指大撮放入一杯酒中,摇匀后喝下去,每天喝五六次,不久病就好了。
▲第二治方
[原文]三(汋)(1)煮逢(蓬)虆(2),取汁四斗,以洒雎(疽)痈273(3)。
[注补]
(1):疑为汋(zhuó卓),三汋即三沸。参176行注。
(2)蓬虆:《神农本草经》:“蓬虆……安五脏,益精气……”。
(3)洒疽痈;指疽痈已破溃,或慢性溃疡面,对其进行冲洗。
[今译]患疽痈或慢性溃疡者,可取蓬虆加水四斗煮三沸,用药汁冲洗疽痈之溃疡面。
▲第三治方
[原文]雎(疽)始起(1),取(商)牢,渍醯中(2),以熨其种(肿)处274(3)。
[注补]
(1)疽始起:痈疽还处于红肿期。
(2)牢:即商陆。渍,取块状、切作片状浸泡于好醋中。
(3)熨伤:将醋浸泡了的商陆片贴于红肿处。此处之熨为冷敷。
[今译]患痈刚发不久,局部红肿热痛,可取商陆切成片,浸泡于好醋之中,取出药片,贴敷于红肿处。
▲第四治方
[原文]雎(疽),以白蔹、黄蓍(芪)、芍药、甘草四物者(煮),(1)(姜)、蜀焦(椒)、树(茱)叟(萸)四物而当一物(2),其一骨口口三275以酒一桮(杯)(3)口口筋者倏倏翟翟(4)口口之其口口口口口。日四飲。一欲溃,止276(5)。
[注补]
(1)本方与第一治方组方基本一致,缺字疑“桂”。
(2)前文“四物煮”此处“四物而当一物”:疑指用量,即四物各取四分之一,合为以上一物之重量。此乃试释。
(3)三后缺二字,依前后文字补“指撮”,杯后补“饮之”上药均应粉为末。
(4)倏:《说文》无,《字彙》倐,俗倏字。《说文》:“倏(shū书)走也”,段玉裁注:“倏,引伸为凡忽然之词”,倏又同儵(shū书),《广雅》:“儵,黑也”。参289行注此处具黑红之意。翟:《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释:(dí狄)。《玉篇·欠部》:“,痛也”,倏倏,指疽病发展迅速,红肿热痛进展快,与后文“一欲溃”一致。
(5)“一欲溃”:《五十二病方》释作:“疽一旦要溃破的时候”,各家从之。
[今译]疽病,取白蔹、黄芪、芍药、甘草四味药等量,煮之,再取桂、姜、蜀、椒、茉萸、各四分之一,搅匀研为末,取三指撮以酒一杯饮之。此疽红肿热痛发展迅速,吃药一天要服四次,一旦疽肿要
溃破的时候,服药就停止。
▲第五治方
[原文]者方:以口口277斗已洒雎(疽)278以羹279。
[今译](缺字太多,无法注译)。
▲第六治方
[原文]雎(疽)未(1)乌(喙)十四果(颗),以美醯(2)半升,口口口口口口泽(3)()泔二参(4),入药中口口口280令如口口口口口炙手以靡(磨)(5)口口口傅口口口口口之,以余药封而裹口口口口口281不痛已口口口。令282。
[注补]
(1)“雎未”之后缺四字,试补作“雎未乌喙……”。雎病早期正处于红肿热痛阶段,取乌喙外敷,止痛甚好。
(2)美醯:即好醋,涂于皮肤,具有抑制细菌繁殖作用,对疽病早期有效。
(3)泽:疑为释的假借。《说文》:“、渍米也”。泔:《说文》:“泔、周谓潘曰泔”。又“潘,米计也”。释泔,即淘米水。
(4)参:三等份分之。《考工记·弓人》:“凡为酋矛,参分其长,二在前,一在后,而围之”。“二参”,以前文美醯100毫升为标准,二参相当于66毫升。从药液看,十四枚乌喙捣碎后加醋l00毫升,淘米水66毫升拌匀,药液较浓,止痛效果好,此方为局部用药。
(5)灸手以靡:裘锡圭对原图版进行考核,指出灸应作炙(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4)。靡疑为摩,《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陆德明释文:“靡、李云:‘摩也’”。炙手以摩,将配好的药涂在手上,将手炙热后趁热在雎的表面进行按摩。
[今译]痈疽病早期,脓液尚未形成或未破溃者,可取乌喙十四颗打碎,用好醋100毫升,加淘米水66毫升,加入乌喙等药物中,将调配好的药物涂在手上进行烤炙,当烤炙热后,趁热在雎的表面进行按摩,最后将多余的药涂封在疽上包裹起来,疽病就不痛了。
▲第七治方
[原文]益(嗌)雎(疽)者(1)白蔹三、罢合一(2),并冶,口口口口口口口饮之283。
[注补]
(1)嗌:《说文》:“益、咽也”。《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嗌不容粒”。范注:“嗌,喉也。”嗌疽,发于咽喉的疽,类似于急性扁桃体炎等。
(2)罢合:疑为百合。
[今译]咽喉部患疽病者,可取白蔹三份,百合一份,一并粉碎为末,取某量加入某某之中饮之。
▲第八治方
[原文]烂疽(1):烂疽者,口口(2)起而冶,以彘膏未湔(煎)者灸(炙)销(消)(3)以和傅之(4)。日一傅284药,傅药前洒以温水。服药卅日,已(5),尝试,令285。
[注补]
(1)烂疽:烂《广韻》:“烂、大熟也”。烂疽指熟透、破溃的疽。
(2)口口:缺二字为烂疽的临床表现,待考。
(3)灸销:疑为炙消,裘锡圭《琐议》:“依图版作炙”。炙消,将未煎的生猪油烤炙化备用。
(4)热傅之:前文讲炙消,是加热过程,故缺一字补“热”,即热敷之。
(5)“服药卅日”:前文未讲明内服药,存疑。“口已”:依《五十二病方》贯例。缺字补“疽”,疽已,即疽病好了。
[今译]熟透或者溃破的疽病,……将诸药用生猪油烤炙消融后的油滴加入药中进行调和后趁热敷在烂疽上,每天敷一次,敷药前要用温水将烂疽上的脓液等分泌物冲洗干净。此外,再连续服药三十天,烂疽病就好了。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患了疽就用这个方法治。
▲第九治方
[原文]诸疽物初发者(1),取大叔(菽)一斗(2),熬孰(熟),即急抒置甑(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置其口口286醇酒一斗淳之(4),口口即取其汁尽饮之。一饮病未已,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87饮之可,不过数饮,病已。毋禁,尝试。令288。
[注补]
(1)诸疽:即各类痈疽。“初发”如274“疽始起”一样。
(2)叔:释菽,古指豆类的总称。《淮南子·坠形》:“……其地宜菽”。高诱注:“菽,豆也”。叔亦为尗。即大豆。《广雅·释草》:“大豆,东也”。王念孙疏证:“尗,本大豆之大名也。……小豆别名为苔,而大豆仍名为菽”。大叔即大豆。
(3)抒(shū舒):从液体中将某物汲出谓之抒。“熬熟,即急抒”,指将煮好的大豆快捞起来放入甑内继续蒸烹。
(4)淳(zhūn):沃。《礼记·内则》:“淳熬,……沃之以膏,曰淳熬”。郑玄注:“淳,沃也”(本方缺字太多,难以全注)。
[今译]各种痈疽之类的病症在初发的时候,取大豆一斗,加水煮熟,很快汲出大豆放入陶甑内继续烹。用好酒一斗对蒸烹的大豆进行沃渍,取其酒沃后的汁全部喝下去。一次喝汁病未见好,……多喝几天(数炊)痈疽就好了,治疗没有禁忌,是个有效的方子,就这么办。
▲第十治方
[原文]血雎(疽)始发(1),(儵shū)以热(2),痛毋适(3),口口口口口雎(疽)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89戴(糁)(4)、黄芩、白蔹,皆居三日(5),290之,令汗出到足,已291。
[注补]
(1)血疽:古病名,不详。可能属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痈疽,溃破后以血脓为主的疽病。
(2):《五十二病方》释儵(shū舒),大约依“夕”指天黑时,转释为“黑”很有道理。侈与上同,夕黑之变反映了抄书者心态。儵:《广雅》:“儵,黑也”。在血疽病下用“儵儵以热”形容临床症状,儵转释为局部暗红色,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痈疽表现一致。276行记载疽之“筋者倐倏翟翟”。与本方病症有相似之处。请参276行注。
(3)毋适:没有舒适的时候,指病甚。
(4)戴(糁):黄芪的别名,《神农本草经》:黄耆(芪)……“令汗出到足”。因此本方之居应依261行、268行释居为踞。所以本方是一个包含热浴疗法的方剂。
[今译]血疽发病很猛,开始发作不久,局部暗红色发热而痛甚,可取黄芪、黄芩、白蔹等药,三天都要居(踞)于药汁中,使之汗出到足,血疽就好了。
▲第十一治方
[原文]气雎(疽)始发(1),涢涢以(2),如口状,庑(抚)靡(摩)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92二果(颗)(3),令叔口(熬)(4)可口,以酒沃,即浚(5)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93出而止294。
[注补]
(1)气疽:古病名,但在传统医籍中无此病名。后文:“涢涢以,如口状”。是对气疽临床特征的描述。
(2)涢:水波貌,《广韻·轸韵》:“涢,浕涢,波相次也”。涢涢,水波纹相次不断。癖,从并从。古无此字。疑为并,并:《说文》“并,相从也”。癣指病态的相从。在此加强了水波纹的相次波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王冰注:“并,谓气交通也”。“涢涢以”形容气疽的局部皮肤下用指触乏可有气体的波动感。现代医学证明:梭状芽胞杆菌导致气性坏疽,病灶局部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临床表现:伤口周围皮下,常扪及捻发音,甚至轻压局部便有气泡从伤口逸出,可能正是“抚摩而”(试补)的原因。
(3)二果(颗):在《五十二病方》中“颗”几乎全为乌喙的剂量单位,因此二果之前可补。乌喙可止气疽疼痛。
(4);从言勿从,双手奉物之意;疑为,《龙龛手鑑·言部》:“,俗;正,因也,就也、厚也”。《说文》;“,厚也”。因此可能为将某物加厚之意。:《五十二病方》释熬,《说文》:“熬,乾煎也,骛熬或从麥”。
(5)“取其汁一:参175、193等行补之。
[今译]气疽病发作后不久,局部肿胀,触之如水波相次之状,抚摩时有气从伤口逸出。……可用乌喙二颗等治疗,并用酒冲洗伤口……(因缺字太多、难以释全)。
▲第十二治方
[原文]口雎(疽)发,出礼(体),如人之(1),人之甚(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95口口半斗,煮成三升,饮之,温衣卧296 。
[注补]
(1)(zú):《说文》;“,大夫死”。《玉篇》:“,死也”。说明“口疽”发作后全身(体)都有症状,神智也出现问题。
(2):同,《说文》:“,提也”。“人之甚”:(难扶起)之意。
[今译]口疽发作时,影响全身,如死去一般,难得扶起来,……服药以后,要注意保暖……。
▲第十三治方
[原文]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喙)(1)297。
[注补]
(1)本方用乌喙。因缺字太多,难以注译。
附:《五十二病方》注:“此行后帛书有缺,行数不明”。
▲第十四治方
[原文]虽298。
[今译](略)
▲第十五治方
[原文]雎(疽),()、桂、椒口居四299淳酒半斗。煮,令成三升,300。
[今译](缺字均在关键部位,难以释意)。
▲第十六治方
[原文]三千(),细切,淳酒一斗301,即而之(1),温衣302。
[注补]
(1):参34、168行“浚取其汁”释浚;缺字补“饮”。根据“……淳酒……饮之……温衣,”为取汗方。
[今译](略)
▲第十七治方
[原文]桂、椒303。
附:《五十二病方》注:“此行后帛书有缺损,行散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