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医药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史话 > 正文

《周易》中的心脏病史与放血疗法史

发布日期:2013-11-04 22:02:59 编辑:刘玲 来源:《内经》放血疗法初探 中华医史杂志1992(2):87~89 点击率:5318次

《周易》在西周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从西周医学史讲,《小畜》、《需卦》、《涣卦》虽名有异,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心脏病或精神因素方面的问题,并记载了采用放血疗法对上述病态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小畜》的卦象是“风行天上(),密云不雨”,为夏季闷热天气。这种天气,对于心脏有病或者因精神因素而心情不安是很不利的。《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历代注家在解此文时,对于“孚”、“惕”,都没有解透,因此,没有深入到本卦的实质。何谓“孚”?《姤》卦云:“羸豕孚蹢躅”。王弼注:“孚,犹务燥”。可见“孚”在本文词中可转释为烦燥、烦闷,与“密云不雨”的闷热天气一致;何谓“惕”?《玉篇》:“惕,懼也。”《马王堆医书考注·阴阳十一脉灸经·少阴脉》云:“气不足,善怒,人惕”。可见“心惕”是心(含心及精神方面)的病态表现,是一个症状。秦汉医家常用“惕” 描绘精神状态。《素问·脉解》:“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循衣摸床,惕而不安”。阳明为病,久之邪热可内伏肠中,便结不解,潮热谵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是邪热犯心之征。《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指有病的卜贞者,在夏季密云不雨时.往往心中烦闷加重。此时可采取放血疗法(血去)进行治疗,当放出适量的血后,心中烦闷,惕而不安的病态现象就缓解了。这才是“血去,惕出,无咎”的根本原因。所以爻象接着指出:“有孚惕出,上合志也。”志,志愿,愿望,即当进行放血疗法后,心中烦闷,惕而不安的病态缓解,是合乎卜贞者愿望的。

《需卦》:“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需卦的卦象是:“云上于天()”。坎水在上,如天之欲雨,同样加重有病病人闷热烦燥之感。“需”当何解?“彖曰:需,顺也”。朱熹注:“需,待也,……待其阴阳之和,而自雨尔。”可见“需”是解释“坎水在上”的。由此,我们理解:“需于血,出自穴”是讲有病的卜贞者在闷热天气感到心惕时,需要采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就必需选择经穴进行放血。爻象接着讲:“需于血,顺以听也”。听,作考察解。《尚书·洪范》:在讲“五事”时,“四曰听”。孔传:“听,察是非”。“听”在本爻象中转释为“诊察”。即有病之卜贞者在采用放血疗法时,主施放血疗法的人一定要详细诊察病情,选择经穴,才能放血。顺《需卦》之卦象解释“需于血,顺以听也”也是合乎《需卦》之卦象本意的。

《涣卦》:“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涣卦》的卦象是:“风行水上()”,激动波涛,为散失之象。在解《涣卦》时,我们应该总结朱熹对以上三卦的总体认识。朱熹注:“涣,散也。”在上九注释中说:“血谓伤害;逖,当作惕。与小畜六四同,言涣其血则去,涣其惕则出也。”朱氏没有讲清“血去”与“惕去”的关系。他在三卦中都将“血去惕出”与外物伤害相联,没有考虑“风行天上,密云不雨”和“云上于天”等闷热天象。虽然他指出:“待其阴阳之和而自雨尔”,但对三卦中的“需于血,顺以听也”,“有孚惕出,上合志也”,“涣其血,远害也”均无解,这不得不使我们想到朱氏本人也感到对这些话无从理解。《涣卦》:“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与《小畜》“六四有乎,血去惕出,无咎”之语法结构完全一致,两者都讲,只有“血去”(放血疗法)才能“惕出”(心惕得到缓解),其结果就是没有灾害(无咎)。《涣卦》上九讲:“涣其血,远害也”。“涣其血”与“涣其血去”是有区别的,这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去”字,“血去”强调的是血的失去,指有目的的放血。而“涣其血”,是用涣散来说明血的过多散失。意思是说:假如在放血过程中,或者因外物伤害导致失血过多,其危害是很大的(严健民《周易》放血疗法初探国医论坛1993(6)1011)。“血去”这种文法在《素问》中亦有反映,如《刺虐》:“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巳”,“血去”二字将《周易》与《内经》两书的放血疗法联系起来了。在《内经》中讲述放血疗法86处,分别蕴藏47个篇目之中,涉及放血理论的23篇,治疗疾病48种,有理论依据,有放血方法,有注意事项:只是两汉的作者,根据放血临床中常因放血过多而致死人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夫子之言针甚骏,能杀生人,不能启死者”。要求改进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是西周至两汉数百年的放血经验与教训,至两汉时期,当经脉理论成熟之时,促进了针刺疗法的诞生。(严健民《内经》放血疗法初探 中华医史杂志1992(2)8789)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