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2-26 21:26:29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6494次
严健民 著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442000
序
最近,与严健民先生惠聚,他带来新作《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与我切磋,邀我作序,这给我送来学习的机遇。《道德经》即《老子》,它像取之不尽的宝藏,磁石般地吸引着各方学者研读不止;它像一部史诗沁人心脾,韵味绵长;它文约义丰,博大精深,光耀千秋,闪射着智慧的光芒。自《老子》问世两千多年来,千家竞释,四海争鸣,注疏解考,新意层出。尤其在近代,国内外学者纷纷立论,各种著本遍及欧亚美澳,诸家见仁见智,丰富了关于《老子》的论述。严先生的《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另开天地,恰如一席佳肴,浓香诱人,吸引着我不忍释卷。
严先生是学西医的,他看到中医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近二十年来,自立课题,从事远古中国医学史研究,论文迭出,新颖独到。所著《中国医学起源新论》、《论原始中医学》均已出版。他善于汲取与发扬其他学者之长,将中国医学史建立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古典辩证思维以及诗、书、易等反映中华文明的典籍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将《黄帝内经》以前的中国医学史进行梳理,独树一帜,被医史学界誉为“条分缕析,丝丝入扣,史论结合,极有逻辑”的学者。他在典籍中还特别关爱《老子》,这与他对诗、书、易,对考古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在撰注《原始中医治疗学五十二病方注补译》时,重读了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后转入《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的。
我品味着“章秩重组”,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建立在对《老子》进行充分研究后提出来的。严先生给《道经》和《德经》分立定义,并将世传本之章秩打乱,再根据定义对原章秩进行重组。如《道经》维持37章,分作自然科学之道,社会科学之道,玄妙之道。将《老子》各章原文之“道”解释为各类事物之客观规律。他从老子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探讨《老子》一书,力求走近老子,认识老子,澄清了老子关于“道”的本意。他的新悟,不能不说是对《老子》研究之重大创新。如此工程,非功底深厚而潜心治学者不敢为也。严先生还指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探讨依德治国,是对尧舜禹德治思想的怀念与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探讨。不是吗!大禹治国、治水时,就继承尧舜德治,实施“六府三事”。“三事”即“正德、利用、厚生”等一系列德治方针,取得“地平天成……万世永赖”的巨大成功。在《道德经》的许多章节中,都贯穿着“正德、利用、厚生”思想。
我细读“章秩重组”,感到了严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唯物史观一步一步走近老子时代,走近老子的思维方式,走近老子博学好思的学风。由此,我建议将书名加上“走近老子”,并作为主书名。严先生欣然应允了。
《走近老子——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可以这样评价:心语精深泽四海,政德厚生启后人。
期盼《走近老子》早日付梓。是为序。
云清
2004年元月8日于武昌
自 序
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在没有目的的前提下读过几个版本的《道德经》,都属盲目行为。二OO一年底,当我在撰着《原始中医治疗学五十二病方注补译》时,进一步读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甲、乙两个抄本,领悟到这两个抄本都将《德经》抄录于前,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德经》在前一致。说明当时人们对《德经》的重视;且在甲、乙两个本子中,四十一章抄于四十章之前,八十、八十一章抄于六十六、六十七章之间,二十四章抄于二十二章之前。虽然难以从上、下章内容上分析编者的企图,但看来那时两书之章秩已有规范意义,代表了公元前206至前180年荆楚地区的版本情况。此间重读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受益良多,尤其翻阅到“重要名词索引”中关于“道”字的索引。正与我的统计“道”字76个,分布于三十七章之中一致,且这三十七章在《道经》范围之内者仅十八章,34字,其它分散于《德经》范围。这些矛盾使我对《道德经》的章秩问题产生疑虑。萌发了对《道德经》章秩重组的想法。当完成《原始中医治疗学五十二病方注补译》后,便全身心地转入《道德经》。
在有目的的学习《道德经》中,我的最多思虑有三:一、《道德经》八十一章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按世传本《道经》在前,“道”在《道德经》中占什么地位?老子的“道”是为道教创经文吗?不是。在“道”中讲玄妙之道是老子的目的吗?不是。二、从马王堆甲、乙本分析,《德经》在全书中应占重要地位,怎样认识《德经》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呢?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史料追溯尧舜禹治国方略后,才领悟到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是讲治国方略的,是尧舜禹德治思想的继续。只不过老子不是枯燥的提依德治国,而是利用他所掌握的天文、历法、物候、动植物特性,风、雨、水、土特性,人之生理特性以及诸多社会规律都用来劝解当政者们“以百姓之心为心”;政德、利用、厚生;“无为”而治。因此,依德治国,才是《道德经》的核心;《道经》也是通过事物内在规律性讲德治的。三、我们应该依据什么原则探讨《道经》和《德经》?由此,产生了《道经》、《德经》之定义。定义的提出,为《道德经》章秩重组开了方便之门。
书稿初步定下来后,于2004年元月4号赴汉拜会鹰台诗社副主编云清先生,他已出版《云清诗集》,我想请他指点迷津。云清先生仔细读完底本,认为对《道德经》确实提出了许多新观念、新认识,客套地建议在《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之前加“走近老子”作为书名之一。这很好。我想在撰稿中,我们是心平气和地走近老子,走近老子的时代,走近老子时代的原始综合科学技术水平,走近老子“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对知识追求的穷究精神,走近老子“吾以观复”的思维方法,走近老子渊博的知识领域。但是,由于老子是通过许多哲理说明依德治国的,而我的远古文字功底肤浅,哲学和古典哲学都属门外汉。对于老子是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书写《道德经》认识不够。本书之“走近老子”是不够的,更谈不上“走进老子”,因此《走近老子——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只是为“走近老子”开了一个头,他是一种尝试。好在学术界仍主“争鸣”,《走近老子——道德经章秩重组注译》就作为研究《道德经》的一个历史片段留给后人,接受后来之仕的评点,期盼他们早日“走进老子”。
严健民
二OO四年元月八号
于十堰市富康花园秋实居
《道经》《德经》章秩重组
《道经》目录
自然规律之道
第一章(25)※
第二章(52)
第三章(23)
第四章(34)
第五章(48)
第六章(47)
第七章(8)
第八章(43)
第九章(26)
第十章(32)
第十一章(20)
第十二章(64)
第十三章(16)
第十四章(14)
第十五章(24)
第十六章(55)
第十七章(11)
第十八章(77)
第十九章(45)
社会规律之道
第二十一章(37)
第二十二章(33)
第二十三章(2)
第二十四章(29)
第二十五章(36)
第二十六章(53)
第二十七章(46)
第二十八章(62)
第二十九章(39)
第三十章(22)
玄妙之道
第三十一章(42)
第三十二章(1)
第三十三章(4)
第三十四章(21)
第三十五章(35)
第三十六章(6)
第三十七章(15)
第二十章(40)
※说明:第一章是新组之章名,右下之(25),指世传本第二十五章;如第二章(52)指世传本第五十二章。类推。
《德经》目录
依德治国
第三十八章(38)
第三十九章(10)
第四十章(51)
第四十一章(49)
第四十二章(41)
第四十三章(63)
第四十四章(59)
第四十五章(58)
第四十六章(60)
第四十七章(3)
第四十八章(13)
第四十九章(17)
第五十章(18)
第五十一章(54)
第五十二章(56)
第五十三章(28)
用兵之德
第五十四章(67)
第五十五章(68)
第五十六章(31)
第五十七章(69)
第五十八章(57)
第五十九章(30)
劝施德治
第六十章(27)
第六十一章(81)
第六十二章(65)
第六十三章(19)
第六十四章(5)
第六十五章(7)
第六十六章(9)
第六十七章(12)
第六十八章(26)
第六十九章(44)
第七十章(66)
第七十一章(61)
第七十二章(78)
第七十三章(75)
第七十四章(74)
第七十五章(72)
第七十六章(73)
第七十七章(80)
其它
第七十八章(50)
第七十九章(79)
第八十章(71)
第八十一章(70)
附录:
一、《道德经》的精髓和章秩重组
二、老子“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穷究思想初探
三、老子“天道观”的物质基础浅议
四、关于“无为”与“无不为”的治世之道
五、《老子》中的成语概说
六、关于《老子》中基础医学知识的认识水平
七、《老子》中关于“道”字出处的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自然规律之道
第一章(世传本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①,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②,强为之名曰大③。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④。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⑤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⑥。
提要:
我们将世传本第二十五章作为《道经》之首,是因为从《老子》全文讲:这一章的关键在于老子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比较直接地道破了“道”的本意,又有“而人居其一焉”及“道法自然”之说。在我国很早以前婴儿降生后,都要取名,叫乳名、小名。古时字与名有别。男子二十而冠,冠时另立别名叫表字。春秋早期的这些习俗,便是老子给他认识到的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取名曰“道”、曰“大”的社会基础,是老子对各类事物发展规律性认识上的集中表现。在世传本第十五章老子又给懂得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强为之容”,都说明老子所指“道”的内涵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本章中有三组内容相呼应:“周行而不殆”,讲的是某些事物内在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如一年四季的更替、草木、禾苗的春萌秋杀,日月的东升西沉等等都表现为环周不息。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返)”,恰是讲的大(道,事物的规律性)的往复过程。此后又由“四大”引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不仅强调“人亦大”,而且重申:在自然界中人是第一位的(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讲的是人可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人是效法地面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办事的。如“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地气上腾,天地合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礼记·月令),可以讲,月令是春秋时期“人法地”制定农时季节的光辉之作。“地法天”应指历法的制订。在中国以中原为准制订历法,北斗七星的运转是重要依据之一。当人们认识到日、月、星辰的运转可以预知农时季节的时候,最初的民谚就传开了。正如《尧典》载尧为了校正农时,“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天法道”,这个“道”字,含有“玄道”(讲不清楚)之意,由于老子所处时代,他不可能理解天体的组成与运行规律,所以他讲天是根据“道”的要求运行的。有意思的是:“道法自然”。老子讲:道是什么呢?道是反映自然界各类事物内部运动的客观规律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天法道”,指日月星辰的运行是根据自己的内部运行规律运行的。如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讲的是下雨之道(理)。因此这一章实际讲自然规律之道。关于“道”的内涵还可参本书第三十四章提要。
注释:
1、寂兮寥兮。马王堆《老子》甲本作:“潇(渊)呵缪(寥)呵。”乙本作“萧(寂)呵漻(寥)呵”。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作“寂谟!”寂兮寥兮,指“道”(理)表现为寂静无声,看不见形体。
2、道,参提要解道。
3、大,即“道”的小名,或别名。
4、反,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作返。《说文》:“返,还也”。逝,《说文》:“逝,往也”。这三句讲的是事物的循环往复现象。
5、人,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均作王,唐景龙,龙兴观《道德经》碑,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德经》碑亦作王。任继愈本改人,很有道理。因原文后四句之首“人法地”,还原了老子的本意。
6、“道法自然”,即“道”是根据各类事物的内在客观规律性的总体认识提出来的。《庄子·知北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进一步说明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内在含义。
今译:
有一种物体给人以混沌的感觉,它可能是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看不见它的形体,在万事万物中都有它独立存在,主宰事物运行,循环往复。可以说天地都由它产生。我琢磨很久,不知道它叫什么,所以强行给取个小名叫大,强行给他表字叫道。它大到没有边际,可追述到遥远的过去,又返回到现实中来。所以说道很大,天很大,地很大,人也很大。在人间有四大,而人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性,人属于四大之首。当人类认识到了地面上四季更替,春萌秋杀等规律之后,人可以效法地的规律种植庄稼;而地面上的规律是依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变化的;天的运行是依赖于道(天体自己)的规律运行的;而道,又是依赖于自然界万事万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提出来的。
第二章(世传本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
既得其母,已知其子③;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④。
塞其兑⑤,闭其门,终身不勤⑥。
开其兑,济其事⑦,终身不救⑧。
见小曰明⑨,守柔曰强⑩。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是谓袭常⑾。
提要:
老子在第一章讲:“有名,万物之母。”在第二十五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都包含着对“道”的暗示。本章亦然,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总有一个总的根,但他无法讲清。当今也有许多事无法讲清,难怪老子讲“道”是“微妙玄通”(15),“道之为物,惟恍惟忽(21)”,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可以逐步认识的客观规律说成是“道”。又在某些情况下将“道”推向玄妙的境界,为后世之人创道教提供了口实。从总体讲,老子讲道(客观规律)是有物质作基础的。如将水的本性称道(8);将植物的春萌秋杀,开花结果总结为天道之功成身退(9);将制订历法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理论名之曰“天之道”(77);将人的视、听、搏等生理现象上升为“一”,提出“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乃天道(16)”;依气象讲道者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3)”。因此,老子指出:“道法自然(25)”。所以我们对老子“道”的概念要有一个总体认识。本章还涉足于耳、目生理,还吸取社会学中的一些道理,启迪当政者们要处理好自己的事务。
注释:
1、“天下有始”。天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起源。
2、母,根本,根源。参世传本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注。
3、子,“母”的派生物,即万物。
4、不殆:没有危险。
5、“塞其兑,闭其门”(又见56)。本章“塞其兑”与后文“开其兑”相呼应。兑:孔穴,本文指口、耳、目等器官。“闭其门”指关上花言巧语的大门。后文又讲:“见小曰明”,因此从全文讲:“塞其兑”就指堵塞花言巧语。
6、勤:忧虑、忧患。《尚书·召诰》:“上下勤恤”。孔传:“言当君臣勤忧敬德”。
7、济:成就,成功。《尔雅》:“济,成也。”“开其兑”,打开接受知识的耳目。
8、救:援助。《汉书·蒯通传》:“……折北不救”颜师古注:“不救,谓无援助也。”
9、“见小曰明”。小即微,见小即见微。明白事理。见到微小事物,用心观察变化,就叫明白事理。正如第十六章提出“知常曰明”一样。明,明智。
10、“守柔曰强”。能守住柔弱处事,就叫刚强。
11、袭常:承袭常道。
今译:
天地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起源,这个“始”是万物产生的根本,如果知道了万物产生的根本——母,就能够认识万物——子的发展规律。已经认识了万物——子的一些性质,可以加强对万物产生的根本——母的认识。(能够辩证地看问题),一辈子也不会犯错误。堵塞着道听途说的耳目,关上道听途说的大门,可能终身不会有忧患。打开接受知识的耳目,努力完成自己的事业,可能一辈子也不须要别人的援助。能从小事中看明白事理就叫明智;能守着柔弱处理好事务,就叫刚强。发挥自己的(光)优点,回到“见小曰明”的境界,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就是习惯上讲的常道。
第三章(世传本二十三章)
希①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无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②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③;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④;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⑤,有不信焉⑥!
提要:
老子和老子时代,并不知道风雨成因。但老子观察到飘风骤雨的短暂性,他借此作为哲理比拟人事,劝解当政者们要按照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办事。他指出:从事于研究自然规律的人,就一定按自然规律办事;从事于社会规律研究的人,就会按社会规律办事,实施德治。失者(不满足于追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就会用追求对待不满足。以下老子进一步解释这个道理。
注释:
1、希:罕也,希言,少说话。
2、失:不满足。《孝经·孝治》:“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失者同于失。”不满足于追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就会用追求对待不满足。
3、“同于道者。”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人。
4、“同于德者。”德,德治,即按照社会规律实施德治的当政者。
5、信:诚信。指当政者的行为。
6、信:指老百姓的反应。
今译:
不用言行干扰自然发展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狂风不会吹一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谁这样安排呢?是天和地之间的变换规律。天地办事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研究自然规律的人一定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从事于社会规律研究的人,就应按社会规律办事实施德治;不满足于追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就会用追求对待不满足。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人,自然规律会帮助他取得成功;按照社会规律治国的人,德治会使民心顺达;不满足于追求真理的人,会在追求中得到新知(充实于不满足)。当政者不讲诚信,老百姓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
第四章(世传本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①。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③,
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④。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⑤。
提要:
在本章中“万物恃之以生而不为辞”点明了道即指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文中还强调了自然规律(道)“衣养万物”及“万物归焉”,反映了老子从总体上认识到客观规律的存在,甚至还认识具体事物中有具体的规律性。如世传本第三十章讲受战乱的民众“其事好还(反抗)。”因此他“欲不欲”,“学不学”广泛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给事物的规律性“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世传本第二十五章),所以本章指出:“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在这里他将“道”人格化了。老子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非常原始。但那时的人们已掌握了历法的十九年七闰制,青铜制作已十分精良,已发明养蚕、丝织、印染技术、纺织技术等。《周易、乾卦》中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理论。文字的发明早已起步,老子时期我国方块文字早已由象形描绘向六书发展。所谓“夫子之道”,就指某人掌握了某种技术。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的许多想象都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基础。
注释:
1、汜:广泛、普遍。左右:在你的周围。
2、辞:解说、辩解。《礼记、表记》:“故仁者之过易辞也”。郑玄注:“辞,犹解说也”。
3、主:首领。
4、小大《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陈鼓应注:大到极点,而没有外围的,叫做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叫小一。
5、大:此处之大,指道。即老子给各类客观规律取的小名。
今译: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们的左右都存在。万物靠它自己的规律生长、发展而解说不清楚;农作物成长,事物办妥而不据为己有,它滋养了万物而不愿称首领;它没有什么欲望,可以说它小到了极点;宇宙万物都归顺它,可以说它大到了极点。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它能成就大(即人们称它为道)。
第五章(世传本第四十八章)
为学①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②,以至于无为③。
无为而无不为④,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⑤,不足以取天下。
提要:
本章首先突出一个为字。为:行为;在组成“无为”时可转释“推动”。“为学”,指学习,即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研究、探讨事物的变化规律。由此展开,懂得事物变化的规律越多,做事的损力越多,最后才知道不要用额外的行为,力量去干扰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这就是“为学日益”的真正内涵。世传本第二章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是在研究了美丑、善恶、有无、难易等社会永恒现象后提出来的,随后老子进一步指出:万物生长变化自有它的规律,而无法追述它的起始,对待生长的万物不据为己有。如同古人改进耕作,提高产量;革新制陶技术,烧制新的陶器;疏导江河,治理了洪水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不争名说自己尽了力,成功了不自居。正因为他们不自居,所以他们的功禄不会失去。笔者以为将原第二章、五十七章等中的为、无为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更准确地认识老子的本来意思。参本书《关于“无为”与“无不为”的治世之道》。
注释:
1、为,行为,转释为推动力量;为学,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研究,探讨事物的变化规律。
2、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越多,做事就越损力。
3、无为: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干扰事物的自身发展。
4、无为而无不为:不用不必要的外力强加于事物,自然界、社会生活中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好。
5、“及其有事”,陈国庆、张养年释作:“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就叫‘有事’。可从。
今译:
关心于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观察学习与探讨,就会使自己的知识越积累越多,探讨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就会越来越简单。简单到你可以尊重客观发展的规律,不用过分的外力干扰事物的发展。不干扰事物自己的发展,事物会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的更好,这就叫无所不为。用这个道理探讨治理国家,要求治理国家的人将不干扰人民的生活作为治国之本。如果一国之君常将苛捐杂税强加于民,那就不配当一国之君了。
第六章(世传本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①;
不窥牖,见天道②。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③。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④,不为而成⑤。
提要:
本章描述的是有学问的人,知识渊博的人。古时常称这类人为圣人。因学识渊博,知晓的事理很多,才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但也应该提出:当精神无限驰骋于外时,也会有许多事理说不清楚的。这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原因。
注释:
1、户:门户。天下:天下之各类事物的情况。
2、窥:小孔。牖(yǎn):窗户。天道,天地运行之道。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采用十九年七闰制,反映了依天体运行而订历法的成熟程度。本章之天道,指古历法中的知识,如何时为二分、二至、四立等,参世传本第七十七章(章秩重组本第十八章)天道注。
3、弥:广大。《汉书·扬雄传》:“天且弥,地普而深。”颜师古注:“弥,广也”。《淮南子·精神训》:“故曰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淮南子》的注白说明精神思维驰骋于外越远,想象广无边际,能够讲清楚的东西就越少。
4、明:明了事理。
5、不为:不违反客观规律而为。
今译:
有学问的人,不出门户,能够推知天下的各类事理;不向窗外探望,能够知道日月运行、二分二至的规律。但是精神驰骋于外越远,想象广无边际,讲清楚的东西就越少。所以学问深博的人,不行动可以推知事理,不窥见他所明了的事物也能知道它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让事物自然发展也可办好事。
第七章(世传本第八章)
上善若水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②,
处众人之所恶③,故几于道④。
居,善地⑤;心,善渊⑥;
与,善仁⑦;言,善信;
政,善治⑧;事,善能⑨;动,善时⑩。
夫唯不争,故无尤⑾。
提要:
这一章仍然取人们熟知的自然界水的属性比拟社会生活,人的品德。老子在此从七个方面劝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作到与世无争。在解读本章时,请参世传本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等的注释与今译。
注释:
1、上:君主,即最好的。全句最好的物质莫过于水。
2、善:擅长,本性。水的本性是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相争。
3、水居住在人都不愿去的地方。
4、本句讲:水的品德近于“道”的品德。我们说水这一自然物质,有它自己的规律性,如它是流体,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可向下流去;水看来很柔弱,但当洪水泛滥时,它可破石穿山(世传本第43章“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其辩证关系是“量”的问题。在本章,老子重点讲水善的一面,即与世无争。
5、善:以下七个善字,均释喜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在此处转释为选择,或“像水那样”。
6、心:思维活动。
7、与:与人交往。
8、政:治理国家之事。
9、能:善于。《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杨倞注:“能,善。”
10、动:行为活动。
11、尤:过失。《诗·小雅·四月》:“废为残同甘共苦,莫知其尤。”郑玄注:“尤,过也”。本处转释为忧。
今译:
最好的物质莫过于水,水的本性,品德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相争,水居住在最低的、人们不喜爱去的地方,它的品德近于“道”的品德。人们的品德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人们的心志要像水那样渊博,深沉;与朋友交往要像水那样相亲;说出的话要象水那样真诚而有信誉;处理与民众有关的政务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善于滋润万物;行为处世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只要作到像水的品德一样与世无争,就不会犯什么过失,也不必担心别人害自己。
第八章(世传本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①,驰骋天下之至坚②。
无有入无间③,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④。
提要:
本章在讲“柔”的物质后,接着有一句执纲性的语言:“驰骋天下之至坚”。使我们想起“洪水泛滥于天下”的故事。想起老子对“上善若水”(第八章)“牝胜牡”(第六十一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的认识。“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是老子对山川、溶洞形成,认识到洪水中蕴藏着人们看不见的可以穿石破山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入无间”。因此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借用自然现象说明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治的好处。因此本章虽无“道”字,但属于《道经》。
注释:
1、柔:柔弱。在《老子》中,柔弱代表牝、水的属性。
2、本句形容洪水横行,穿山而下。
3、“无有”:看不见的力量。“入无间”:水可穿透看不见间隙的山石。
4、希:即稀。马王堆甲、乙本作“希能及之矣”。
今译:
在自然界看上去有些柔弱的东西,如水横流于天下,可以穿透看不见间隙的山石。横流的洪水好比老百姓的潜在的力量,我在观察中知道不做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是有好处的。不用言论的教诲,不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都说天下难得看到有什么东西赶上水的力量。
第九章(世传本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①。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②,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③,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④,柔弱处上⑤。
提要:
老子在此用人生、草木类比于柔弱与坚强的关系,保存了十分原始而质朴的自然辩证法,对古代的当政者讲,应该是有教育、借鉴意义的。
注释:
1、生,柔弱;死,坚强。指生理和死亡现象(死后的尸僵)
2、徒:类。“死之徒”,属于死亡一类。
3、灭:分裂,破坏。
4、“强则处下”,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步走下坡。
5、“柔弱处上”,柔弱的事物往往向成长、强壮转化。
今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关节是柔软的,死了就会出现尸僵。草木活着时支干柔软,死了以后就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应该归入死亡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一类。因此军队强大了(将领多了)就会分裂、破灭,树木强大了,暴风就可摧折。(由此看来)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走下坡,柔弱的事物往往向成长、强壮转化。
第十章(世传本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朴①虽小,天下莫能臣②;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③。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④,名亦既有⑤,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提要:
陈、张二氏在引言中指出:“这一章讲了无名……无名指完全做到了不自见,不自是……”,我同意这一观念。因世传第二十二、二十四章都讲到这一问题。老子时代,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了解下雨这一自然规律的变化过程,老子在这一章中用:“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作为“道常无名(不自见,不自是……)”的例子,道破了老子所指“道”的本质。所以老子在结尾时指出:“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一章前呼后应恰到好处,基本讲明了天气晴雨变化等自然现象。
注释:
1、道:自然规律之道,辅佐万物生生不息;无名,不争自己的名份,它朴纯无华。
2、朴:本同于道,即客观规律的另一个代词。臣:奴仆,古时男奴对主人的贱称。《尚书·费誓》:“臣妾逋逃”。孔颖达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请参本书第五十三章11、12注)
3、宾:尊敬,服从,归顺。《尚书·旅獒》:“四夷皆賓服”
4、本句指在甘露的滋润下,才有万物。制:造,造化。名:给万物命名。根据下文,又可释作治理国家的管理制度。
5、“名亦既有”,任继愈隐喻为治理国家的管理制度的名称。陈、张二氏注释:“名,即分,指官职等级名称。”
今译:
自然规律之道,辅佐万物生长繁殖,从来不争自己的名份。它纯朴虽然渺小,天下万物谁都不能使它成为自己的奴仆。治理国家的王侯,若能够遵守它的规律办事,万物都将归顺他。好比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媾合,就下及时雨,不要民众要求,它均匀地散布大地,滋润万物生长。治理国家也要建立各种管理制度,设置各种官职,任命各级办事人员,办事人员办事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出现与民争利的坏事,以免产生危险。好比客观规律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好比江海是所有溪流小河的归宿。
第十一章(世传本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②!
众人熙熙③,如享太牢④,如春登台⑤。
我独泊兮,其未兆⑥;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⑦;
傫傫兮⑧,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⑨。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⑩。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⑾。
澹兮⑿,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⒀。
众人皆有以⒁,而我独顽似鄙⒂。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⒃。
提要:
从马王堆《老子》甲、乙本起,在本章之首,均有“绝学无忧”句。历代学者多对此句于二十章之首提出质疑。蒋锡昌指出:“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请参朱谦之《老子校释》第二十章校释。
这一章开篇就用社会学中的两组相对对立概念提请人们思考,指出这样的事情已很久很多了(荒兮,未央)。接着转入第一人称,用五组社会生活现象讲明自己与众人不同。因此本章可视作老子的自白。其实质也是讲:“绝学无忧。”
注释:
1、唯、阿指一组社会现象。唯,应答声,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里仁》:“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阿:象声词,《通俗编·语辞》:“应之速曰唯,缓曰阿。”阿,引申为长辈回答晚辈的语气。
2、荒,洪荒,遥远。未央:未尽。
3、熙熙:快乐,无忧无虑。
4、太牢:古代祭祀时用三牲即牛、羊、猪作祭品。在此引申为筵席。
5、春登台:春天登高远眺,春色遍野,赏心悦目。
6、泊:淡泊,无动于衷。
7、孩:同咳,婴儿笑声,《说文》:“咳,小儿笑也。孩,古文咳从子”。
8、傫傫:疲倦。
9、遗:古通匮(küì),匮乏,不足。
10、昭昭:明白。昏昏:愚钝。
11、察察:苛求。闷闷:淳朴,诚实。
12、澹:安静,广阔。
13、飂(liu):《说文》:“飂,高风也”。《集·宥韻》:“飂,长风声也”。
14、以:景龙、龙兴观碑刻本作已,严可均曰:‘有已’各本作‘有以’。《说文》:“已,用也。”隸亦作吕,作以。参朱谦之校释。已:作完毕解。《国语、齐语》:“有司已于事而竣。”韋昭注:“已、毕也。”本句引申为可以完成事业、有本领。
15、顽:愚昧;鄙、笨拙。
16、食:使用。《易、井卦》:“井泥不食。”李鼎祚集解:“食、用也”。母:根本。在《老子》中有七章用母,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下母”。母,均作根本解。引申万事、万物之自身的客观规律性。“食母”,用客观规律去观察事物。
今译:
在权势者面前应诺,在下人面前呵斥,相差多远?美好与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都畏惧的事情,不能不慎重行事。远古以来就是这样子,这风气还不知何时停业。众人都无忧无虑,欢天喜地好象去参加盛大的筵席,好象登高远眺遍野春色;我独淡泊,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笑。我疲倦了,不知该回到那里去。在事理面前众人都觉得满足,而我感到匮乏,我是愚人心肠,总感到在事理面前不清楚。别人都明明白白,我就感到愚钝;别人在物质面前苛求,我对一切都想宽容。心胸广阔啊!象海一样;呼呼的风声啊!吹到什么时候为止。众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本领,独有我愚昧、笨拙。我为什么与别人不同呢?因为我爱用客观规律去观察事物。
第十二章(世传本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谋②;
其脆易泮③,其微易散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⑤。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⑥,执者失之⑦。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⑨;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⑩。
提要:
这一章是探讨治国方略的好文章。首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合抱之木的生长,九层之台的建筑,千里之行的实现呢?老子在这里都依他在观察中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作了正面回答。但我们应该看到老子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说明治理国家的患乱要注意“未兆”“未乱”,在“未兆”“未乱”之前必有征兆出现,这是提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我们应该看到“为”与“无为”的关系。老子讲治国绝不是完全讲“无为”,他强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中间要求当政者们必须时时体贴民性、了解民性,当国家与民众之间产生一些问题,要在尚未发生大问题前就调解妥当,要在未有发生动乱以前,就治理好动乱的原因,这就必然收到“百姓皆谓我自然”(世传本第十七章)的效果。这就是老子主张的“为”。“为而不恃”(世传本第二、十章)以及本章都强调了“为”的必要性。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2)“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63)“圣人……为天下浑其心”(49)等 的实质意义。因此,老子主张的“为”是不干忧事物内部存在的客观规律的“为”。本章老子对三组生活常识进行总结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只要持之以恒,作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强调“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的重要性。“学不学”也证明了老子善于结合万事万物进行思考,使他的思想填补了当时的学问家们所未学过的事物,了解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因此,老子提出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办事,就不会盲加干扰事物的正常发展。
注释:
1、安:安定,安居;持:把握、执掌。意指社会稳定。
2、兆:征兆,预兆;未兆:未有预兆表明有什么事发生;谋:谋划。
3、脆:脆弱;泮:融解。《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4、微:微小物质。
5、为:动词,作为。未有:没有发现坏的征兆之前;治:动词,治国安邦之举。未乱:没有形成患乱之前。
6、为:这个为字亦作动词,但与前一个为字意义不同,指盲目行为。
7、执:执着。引申为办事固执,不了解实情,不尊重客观情况办事。
8、“欲不欲”:想别人不想作的事;贵:看重,难得之货;珍奇物品。世传本第三、十二章中均有此观念。
9、世传本第四十八章开篇就讲“为学日益”,本章又强调“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都说明老子十分重视从自然界中,从社会实践中探讨、领悟它们的奥秘。尽力避免重犯(复)别人的错误。
10、辅:帮助。在自然规律范围之内采取一定措施,帮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
今译:
一个国家在民众安居的时候容易执掌,如果国家治理中潜藏着问题,在没有出现征兆以前容易谋划解决的办法,就象脆弱的物质容易消解,细微的东西容易分散一样。要将问题解决在潜藏时期,要将患乱治理在未乱之前。自然界有许多道理:一合抱粗的树是从小苗长大的,九层楼高的土台,是一筐一筐累土堆起的,到千里之外去办事必须一步一步的走出去。我们要从这些事理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尊重客观事理盲目办事必然失败,固执从事也必然失败。所以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的当政者办事,就不干扰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事利导就不会失败,不固执己见就不失败,老百姓从事,往往不知道少与多的关系,常常做了几成就不干了。凡慎终如始干事的人,是不会有失败的。所以治理国家的当政者,想干别人不干的事,不贪恋难得到的稀罕之物,学别人不学的事理,目的在于掌握更多的事理,尽力避免重犯(复)别人的错误。在事物发展规律的范围之内,采取一定措施,帮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
第十三章(世传本第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①,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②。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③。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④。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⑤。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⑥,容乃公,
公乃全⑦,全乃天⑧,
天乃道,道乃久⑨,没身不殆。
提要: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写这一章采用了第一人称。他看到万物变化无穷,如日之东升西沉,月之盈亏更替,二分二至的往复,或“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季节变换或植物的春萌秋杀,开花结果。在老子时代,上述知识早已成为人们的常识了,老子正是用“观复”的态度审视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探讨春播秋收,来年又春播秋收的循环往复中寻找规律性的自然现象,这就是“各复归其根”的根本原因。当今还有人认为“根”指“道”,此观念过时了,“归根即复归于道”的观念也是值得商榷的。根指某事物在循环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如“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过程,指开花结果的处于静止状态的果实,又可生根、萌发。
注释:
1、至:景龙,龙兴观道德经碑作致,马王堆甲、乙本作至,本文从甲、乙本。虚:静,指人的心理状态。即要求心态空明宁静,有利于专心思考某一问题。
2、本句点明老子用第一人称书写以下内容,他所关注、研究的是万物的循环往复过程。
3、根:有学者释作道,“归根即复归于道”。笔者认为应该商榷。请参阅提要。
4、静:静止。“归根曰静”,如植物开花结果,结出的果实暂时处于静止状态。“静曰复命”,即静保证了生命现象的往复,其中包涵了“根”(规律)。
5、常:常规,规律。《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常:又指纲常《尚书·君陈》:“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孔传:“毁败五常之道”。“复命曰常”指事物的循环往复是由内在规律决定的。“知常曰明”,即明了了事物的内在规律的人,就叫聪明。
6、容:包容,度量大。
7、全:马王堆甲、乙本,景龙碑刻本,新编诸子集成《老子校释》等均作“王”。然朱谦之在《老子校释》中指出:“公乃王,王乃天。”王字本义可疑……
按《庄子·天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圣人之道也”。朱谦之又指出:“此二句王字盖即全字之伪……《吕览·本生》:‘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高诱注:‘全犹顺也’。可补于注未尽之意。”陈张二氏大约依此将王改作全。笔者从之。
8、天:自然界的代称。
9、道:自然界,社会学中所有事物的内部规律性。“道乃久”,按照事物内部规律办事才能长久。
今译:
使自己的内心排除干扰,保持虚静,想一想自然界的万物长的十分茂盛,我要探讨它们的循环往复过程。所有的物种都蓬蓬勃勃,它们按照自己的规律春萌秋杀,开花结果,又回到它的种籽状态。回到种子状态叫静止,种籽到了春天又可显出生命力。可见种籽萌发是按自然规律进行的。知道了事物的内部规律就叫聪明,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盲目操作,不会有好结果。在社会处事中,按照社会规律办事就会包容别人,能够包容就能公平处事,公平处事就能作到周全,周全处事就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是按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就能长久,终生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第十四章(世传本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
听而不闻,名曰希②;
搏而不得,名曰微③。
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⑤,其下不昧⑥,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⑦。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提要:
本章用人的非正常生理之道展开讨论,但他说不清楚为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道理。所以他从这三者的总体上讲“混而为一(道)”。老子感到十分困惑,他说这种生理现象的“一”其上不光明,其下有点昏暗;继续不断,不好取名,还是归于无形之物为好。但老子最后指出:把握着早已存在的各类事物的发展规律,可以认识当前某些事物发展过程;能够认识远古的开始,也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注释:
1、夷:河上公注曰:“无色曰夷”。
2、希:河上公注曰:“无声曰希”。
3、微:河上公注曰:“无形曰微”。微即幽深,《易·系辞下》:“君子知微之彰。”本处指摸不清。
4、诘:责问,查究,《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子盍诘盗”。
5、徼(缴)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及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德经》碑均作缴。即清白,清晰。《论语·八脩》:“缴如也。”何晏集解:“言其音节明也。”不徼,不光明。
6、昧:昏暗。
7、后:肛门,《战国策·秦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此处引申为尾部。
今译:
视之不见的病人因为看不见颜色,听而不闻的病人因为听不见声音,用手触摸不清物体的病人,就叫微。以上三种病态中各有什么规律追问不清楚,所以我从这三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总体上讲,可“混而为一”(道。即身体内部的病态可推而广之为规律性。),其上不光明,其下有点昏暗,它连续不断,不好取名,还是归于无形之物为好。说他是没有形状的物体,没有物体的形象。它恍恍惚惚,迎着它的面,看不见它的头,跟随它的后面,看不清它的尾部。但是只要我们依据早已存在的各类事物的发展规律分析当前的某些事物,就可以认识某些事物的发展过程;能够认识远古的开始,也就是研究与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第十五章(世传本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①,跨者不行②;
自见者不明③,自视者不④彰;
自伐者无功⑤,自矜者不长⑥。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⑦。
物或恶之⑧,故有道者不处。
提要:
这一章马王堆《道德经》甲、乙本都抄于第二十二章之前,我们认为很有道理。文中讲:“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讲的是饭吃多了,可能长出多余的肉(肥胖)。其哲理意义在于提示了人们做事往往适得其反,充满了辩证法。这个结论,疑是从以上六组行为表象中总结出来的。因此,老子称六种表象为“在其道也”。在这里老子说明“道”是从生活经验中观察总结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后的一个总结概念。后两句讲: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重性,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人,就不会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注释:
1、企:抬起脚后跟站着。不立:不能长久站稳。
2、跨:跨大步迈进;不行:不能走远路。
3、自见:自己只看自己的优点成绩。不明:不光彩。
4、自是:自己只看自己的优点、成绩。不明:不光彩。
5、自伐:伐,征伐。自伐,用自己的偏见去征伐别人。
6、矜:自尊自大。不长(zhǎng),不能做众人之长。
7、余食赘形:吃多了食物是会得肥胖症的。事物是会走向反面的。
8、恶:丑恶,亦作讨厌。《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今译: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包涵了很深的哲理,如抬起脚后跟想站高一点是站立不稳的;想一直跨大步前进是行走不远的;自己老看到自己成绩的人就不光彩;自以为是的人那不是表彰;好用自己的偏见去指责别人,没有什么功劳可说;自尊自大的人不会受到别人的拥护。这中间的辩证关系都有很深的道理,好比说天天饱食会长肥胖,那就丑了。事物都有两重性,懂得生理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人,就不会那样干。
第十六章(世传本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①,
毒虫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不搏④;
骨弱筋柔而握固⑤;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⑥,精之至之;
终日号而不嗄⑦,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⑧,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⑨,谓之不道⑩,
不道早已⑾。
提要:
本章从厚德展开讨论,将厚德比作无知无欲、与世无争的赤子。因与世无争,所以毒虫、猛兽、鹰鸟都不侵犯他。为说明问题,将小孩的三种生理现象即“握固”“脧作”“不嗄”摆在读者面前,并用精、和加以解释。然后上升到哲理“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由此,进一步展开讨论:“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指出了贪得无厌的危害,最后利用生物的壮、老、死,给贪得无厌者下结论:“不道早已”。
注释:
1、“赤子”:无知无欲的婴儿。
2、“毒虫”:蜂、蝎、毒蛇等。
3、“猛兽”:虎、豹、狼等,据即據,用爪抓物。
4、“攫鸟”:据任继愈引成玄英疏;攫鸟,鹰、颤等鸟类。搏:捕捉。
5、“握固”:拳头紧握。
6、“牝牡之合”:雌雄交配。脧:男孩的阴茎。
7、嗄(shà):《庄子·庚桑楚》:“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陈鼓应注:“嗄,哑也”。“不嗄”,不哑即常哭而声音不嘶哑。
8、祥:吉凶征兆的总称。《左传·襄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凶吉焉在”。杜预注:“吉凶之先见者”。本句指灾害,不祥。益生:纵欲贪生。
9、壮:壮年、成年。
10、不:语助词,在句中无意义。不道,即道,指“物壮则老”。
11、本句“不道”与上句“不道”有别,这里指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已:完成,停止,死亡。
今译:
为人处事要厚德,厚德的人好比无知无欲,与世无争的赤子。因小孩与世无争,所以毒虫不刺螫他,猛兽不抓捕他,鹰鸟不捕捉他。婴儿的骨弱、筋柔,但拳头却握的很紧;不知道雌雄的交合,而男婴的阴茎常常勃起,是因有充沛的精气;一天到晚哭啼不止,但声音并不嘶哑,是因为他平和无欲。能认识人的生理及社会规律的人就叫明白哲理。纵欲贪生的人会有灾害,欲望迫使精气充盈,就是逞强。(生物界的规律是)物长大了,就向老的方向转化,这就是道(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必然很快死亡。
第十七章(世传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①,
当其无②,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③。
提要:
老子在这一章中利用当时通用的器物之形体(有)空间(无)探讨了有与无的用处及有和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说明老子对他身边的事物十分关心表明了他“欲不欲”“学不学”的科学境界,并悟出了其中的相互依存哲理。
注释:
1、毂(gǔ),古时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车轴。圆木外周依车辐多少而凿孔,与车辐的一端相接。辐:支撑外轮的木条。“三十辐共一毂”,即三十条车辐与车毂中心相联接。两辐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2度,外轮的作用力全由辐支撑着。
2、“当其无”在本章中用了三次,它点名了车毂、陶器、房子的结构与使用功能。在结构中老子领悟到结构实体(有)与结构空间(无)的相互依存关系及无(空间)的实用价值。
3、最后两句讲的是有(结构实体如车轮的外轮三十条辐、毂;陶器的形体——陶壁;房屋的柱、壁、梁、檐等)是它们构成了有利益的实体。无即由车毂外用的空间联接车辐,承受外轮的压力,以及陶器的内腔可以盛物,房屋的堂室可以居住使用。“凿户牖以为室,”反映老子时代做房是先用粘土夯成墙体,再从墙体的相关部位凿开门、窗,构成堂室。
今译:
车轮的三十条车辐外联外轮,内接车毂的辐孔,这轴孔就称作无,有辐孔的存在,就构成了车的载物,盛人;将陶土延埴为器具,陶器中空称作无,陶器可盛物;造房屋先夯墙体,再凿门开窗,立柱盖顶,构成窗门、堂室,堂室的空间称作无,可以让人居住。所以有(构成器物的结构实体)构成了有利益的实体,无(空间)就产生了实用价值。
第十八章(世传本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②。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③。
提要:
天道,是老子十分重视的一个内容,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通观《老子》的天道,都出于对事物的观察提炼,都建立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各类事物的内在规律基础之上。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虽然文中讲的是射箭的法则,具有纠偏瞄准的意义。但严格讲,纠正射箭偏差,它不属于“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之论。我们研究天道之有余、不足,是实实在在的天运之道理。我们知道:我国天文、历法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到西周时,我国的古四分历已设十九年七闰制。所谓置闰,就是为了调整一年四季的节气,而设的闰月,闰月的设立,是依月运为规律的一年之多余的天数集中起来补充子闰月之中,从而设立闰月,借以纠正二分、二至的时差。这就是老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根本依据。“不窥牖,见天道”(47)也是讲天运之道的。老子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得出“天乃道,”又以“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的总结中给其“强字之曰道”,并进一步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以及“功成身退,天之道”(第9章)都是依植物的春萌秋杀周而复始讲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天道无亲”(79),都将天道建立在对社会事理的分析研究的结论之中,第八十一章又将天道与人道并论,可见老子对于天道的认识绝无玄妙之感。在这一章的“提要”中我们将老子对于天道的认识全部勾勒出来,希望读者纷争,以求更明事理。请参阅本书《老子“天道观”的物质基础浅议》。本章讲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是全书为挣扎在生活死亡线上的民众呐喊的最强音,真所谓“岂有道者乎”!它与公正的天道形成强烈对比,对民众的号召极强,所以我们说,《老子》一书,之所以成为东汉太平道等教派的主要经典,与《老子》为民众的疾苦呐喊是分不开的。《老子》中多章反映的“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都是建立在他依“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的科学态度对天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广泛的注意研讨有关。从思维方式与认识论探讨《老子》一书,力求走近老子,认识老子,它应该是中国式的古老朴实的自然辩证法。
注释:
1、“人之道”。陈国庆,张养年释作:“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可从。
2、“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里的“道者”指掌握了许多自然知识,明了了一些社会发展法则的当政者。在《老子》中“道者”、“圣人”都与学问渊博,明了事理有关。
3、后三句依陈鼓应先生意见,疑为错简复出。有一定道理。此错应出于马王堆甲、乙本抄书之前。
今译:
自然界的规律,如张弓射箭的道理一般,(瞄准时)箭比被射物高就压低一点,箭比被射物低就升高一点,(好比)有余者将多余的节省下来,补充到不足的地方。天地运行,历法的制订,就是将多余的日数省下来,补充到二分二至气节还未到的年份所设置的闰月之中去。人之道却不是这样的,反从生活贫困的人群中榨取财物,供给本来就有余的人享受,(岂有道者乎?)谁能够将有余的财物供给民众呢?只有有学问,懂得事物内部发展规律的人才能这样。因此,有学问的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了不自己居功,不愿在民众面前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十九章(世传本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①,其用不弊②。
大盈若冲③,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
躁胜寒,静胜热。
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⑤。
提要:
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都隐论玄妙的“道”。将玄妙之道说成是万能之物,为后世王弼及王弼之追随者们埋下了可趁之机,误世两千年。“躁胜寒,静胜热”属于生理现象,老子在此论及,主要是为了说服当政者们在处理事务时要冷静思考,要根据实际情况出示政令,所以落脚点在“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注释:
1、成:完善,完美。若:好似,也会有。缺:不足之处。
2、弊:竭尽。《管子·侈靡》:“泽不弊而养足”。尹知章注:“弊,竭也”。
3、盈:丰满;冲:空虚。
4、讷:语言笨拙。
5、正:政。“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本句采用马王堆乙本。
今译:
最完好的道理,也会有说不清楚的地方,用它解释问题也有说不清楚的。最丰富的道好象是空虚的,用它没有穷尽。最长最直的物体好象有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也有它不能做的事,善辩的人,也有说不清楚的问题。躁动(急走)可以战胜寒冷,安静可以克服闷热。头脑清静,根据客观规律出示政令,才可使天下之民归于他的政令之下。
第二十章(世传本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道之用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提要:
大约西汉早年以来或自河上公始,人们就将《老子》分作《道经》与《德经》了。毫无疑问,《道经》是专讲道的,且认为1-37章称《道经》,38-81章称《德经》。本章在世传本中排于四十,似属《德经》,但其实质仍讲道。本章已涉及物种起源问题。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三生万物”亦探讨物种起源。
注释:
1、反:复反,相反。循环往复,是自然规律的表现。
2、弱:纤柔,温顺。性格温顺是懂道理的表现。
3、“有生于无。”老子在这里已站到探讨物种起源的高度了。这是老子善于观察事物,探讨事物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传本第四十二章继续阐述这一观念。
今译:
自然界许多事物循环往复的变化,是事物内部发展规律推动的结果。性格温顺的人是使用道理在约束自己。我们看到的天下万物都生于有,即从父辈那里繁衍而来,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有形物质是由看不见的物质衍化来的。
社会规律之道
第二十一章(世传本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
侯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④。
镇之以无名之朴⑤,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提要:
在世传本中,各派学者都将《老子》八十一章分作《道经》和《德经》,大约在秦汉之交就已定下来了。只是西汉早年,《德经》在前,《道经》续后,可见第三十七章是《道经》的最后一章。本章讲在治理国家时,要遵守各类事物的客观规律。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参,重组《道经》第五章注。
2、守:掌管,掌握,依靠。
3、化:造化,自然的功能,万物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而演化。
4、镇:征服。《史记·淮阴侯列传》:“……以镇抚其国。”
5、本句的“无名之朴”可转释为仁、义、礼等人之忠信的行为标准。(参世传本三十八章提要)
今译:
客观事物内部发展的规律性,是不需要人为干扰的,你不干扰它,没有什么办不到。侯王治理国家,若能依靠社会发展规律治理,万物、万民将按照客观规律演化。民众在自然发展中如果产生了邪欲,我就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道理来征服、教化他们,民众就不会有邪念、欲望了。没有欲望,民心就安静,天下就自然稳定安宁了。
第二十二章(世传本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①。
胜人者有力②,自胜者强③。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④。
不失其所者久⑤。
死而不亡者寿⑥。
提要:
在这一章中没有明文讲“道”,完全讨论人的品格。全文不足四十字,充满了做人的辩证法。读者不可不深思。
注释:
1、自知者明: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的人就叫聪明。这句话发展为“人贵有自知之明。”
2、老子强调在知识、自然规律面前要“欲不欲,学不学”(世传本第六十四章),“胜人者有力”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本句不单指体力,还指知识面。
3、自胜: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根据需要,不但克服自己弱点的人才算坚强。
4、“强行者有志。”志:目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奋力拼搏。这样的人就善有志气。
5、所:场所,一个人所处的地位。本句引申为:凡做事,不失他所处的地位,职位的人,工作就能长久。
6、不亡:即永存,他所创建的事业、精神永存,就叫长寿。
今译:
一个当政者,能了解别人的优点,就叫有智慧,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在实践中努力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的人就叫聪明。一个人想别人未想的问题,学别人未学的知识与自然规律,知识面宽,能够以道理说服人就叫有力量。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根据需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立足于社会就算坚强。在财资面前能够知道满足,就很富有。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奋力拼搏,就是有志气。在处事中其言行不失自己所处的地位、职位,他的工作就能长久。人虽死了,他的事业,他为人的品德,精神流传后世,就叫精神不死,就是长寿。
第二十三章(世传本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①。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⑤,
为而不恃⑥,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提要:
我将第二章重组于二十三章,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章开篇就取社会现象中的美、丑、善、恶讲起,取众人熟知的原始社会自然科学中六组相对对立概念展开讨论,说明事物总是自然发展的,由此推开去,讲明圣人治国必须处无为之事,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无为不是不为。(参本书“无为”与“无不为”的治世之道)
注释:
1、斯:分散。《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斯即分开来讲。恶:丑陋。本句讲美,分开来讲,美的对立面就是丑。
2、不善:不善即恶。
3、有无相生等六组自然界的相对对立概念是永恒的现象,是公理,是老子时代的人们就熟知了的。在六组对立概念中,“音声相合”讲的是音乐和谐。《急就篇》:“五音总会歌讴声。”颜师古注:“声成文谓之音。”《尚书·舜典》:“……四海遏密八音”。孔传:“八音,金石系竹匏土木。”我国从商到周,音乐发展较快。《周礼》记载,周王室已设乐师、钟师、笙师、鎛师等官职,说明周室乐音的复杂性。如笙师掌教歙竽、笙、埙等十种乐器。在《庄子·徐无鬼》中,巧妙地设计了验证“同声相应”实验方法,说明乾卦中记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有依据的。由此证明《老子》中的许多自然现象的记载也是有根据的。
4、本句讲:万物都在生长变化,自然有它的规律,不好追述他的起始。弗:不。
5、本句参世传本51、77章释作:对待生长的万物不据为己有。
6、“为而不恃。”恃,矜持,把持,独自占有。这一思想在10、77章中均有发挥。
今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的存在,是因为与美分不开的丑陋东西的存在,都知道善良事物的对立面是丑恶。在自然现象中有与无是相互对立而依存的,办事有难易之别,在物体中长与短、上与下、高与矮相互对立而存在。在音乐中许多乐器的声,组成有规律的音乐,即音乐的和谐。物体的前与后相互对立而出现,这些都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当政的国君治理国家就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盲目从事,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人们,实行不用言语的教育方法。万物都按照他自己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好追述他的起始,对待生长的万物不据为己有,推动了各类事业的发展,而不认为自己尽了多大的力。事物成功了也不自居。正因为由于不自己居功,所以它的功绩不会失去。
第二十四章(世传本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①,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②,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③;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④。
是以圣人去甚⑤、去奢⑥、去泰⑦。
提要:
我们说:老子的《道德经》有一条中心思想,就是探讨安邦治国之理。因此,在第五章(世传本第四十八章)我们就开始涉足于“取天下”之事。第十二章(世传本第六十四章)老子又用“合抱之木……慎终如始,……欲不欲,学不学”劝解当政者们“辅万物之自然”。这一章老子再次强调自然界的规律是:相互对立的,如行与随,歔与吹一样,当政者们治理国家时都要尊重这些道理而克服急燥(甚)、奢侈和好大(泰)喜功、勤兵远征的恶习。
注释:
1、取:为,治。《广雅·释诂三》:“取,为也。”河上公注《老子·四十八章》:“取,治也。”为:指准备的行动。
2、神:神秘。器:器具。神器:神秘的器具。在此“神器”是一个国家的尊称,指治理国家,神秘莫测。神器二字在本章中起点题作用。
3、夫:代词。指人或物。本段讲事物的相对性。歔:应释
口句(xǔ),古音近。《玉篇》:“口句……,老子曰‘或口句或吹’。”河上公本作“或口句或吹”。《庄子·刻意》:“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长沙马王堆《却谷食气》:“口句中息而吹”讲的是吐纳方法。《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231页指出:“吹……析言之,二者有别”,所以歔应是口句的抄误。口句及吸,与吹相反。
4、羸(léi累)瘦弱。载:安稳。从河上公本隳(hūi灰):毁坏。
5、甚:胜过,引申为急燥。
6、奢:奢侈。
7、泰:即大,指好大喜功,勤兵远征。
今译:
有些人想要得到一个国家而采取许多行动,我所见到的都未得到手。一个国家的国情千变万化,神秘莫测,不能不尊重客观而强力推行。凡是违背客观规律强力推行统治的,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国家权柄的,也一定会失败。因此,有学问的人治理国家就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不妄作非为,所以就不失败。治理国家,好比人和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存在,有领头行走的,也有追随者;有吸气才有呼气;有强胜也有瘦弱;有安稳有损坏。所以一个好的当政者,在处事时应该不要急燥,远离奢侈和好大喜功。
第二十五章(世传本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①;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②,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③。
提要:
这一章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讲解治国安邦之道理,用四组社会现象之矛盾双方点明相互依存与转换规律,劝解当政者们在处理矛盾中掌握这些规律。如“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它实质上是当政者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
注释:
1、歙:收敛。《淮南子·兵略》:“(用兵之道),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固:姑且。《淮南子·人间》:“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
2、微:事物发展的细小变化。微明:微妙的征兆。
3、示:展示。引申为将利器对准老百姓。
今译: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矛盾,处理矛盾时,要想收敛它的放纵行为,姑且暂时夸张他;要想削弱他的势力,姑且暂时增加他;要想废除他的权力,姑且暂时使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姑且暂时给予他。这就叫做根据微妙的征兆处事,用退一步策略可以达到以柔弱战胜刚强。当政者与人民的关系就像鱼不能脱离水一样,国家的兵器不能对准本国的人民。
第二十六章(世传本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①,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②。
大道甚夷③,而人好径④。
朝甚除⑤,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采,
带利剑,厌饮食⑥,
财货有余,是谓盗竽⑦。
非道也哉!
提要:
本章尖刻地抨击了当时上层人物中的腐败现象,指出这样的当政者,不用心治理国家,闹得朝政腐败,田地荒芜,府库空虚,而当政者们仍然服饰锦锈……这些人实际上是强盗头子,还高喊什么道。
注释:
1、我:有道之人,指老子本人。介:微小。有知:想一想。
2、施:斜行。《淮南子·要略》:“接径直施”高诱注:“施,袤也。”袤,即邪。“唯施是畏”,怕走邪路。
3、夷:平坦。“大道”,这里的“道”就寓意路。
4、径:捷径,邪径,小路。
5、朝,朝廷。除:任氏释“整洁”,欠妥。陈国庆、张养年释败坏。与田甚芜,仓甚虚等一致。
6、厌:满足,饱足。
7、竽:古簧管乐。《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教歙竽、笙、埙、籥、筩、篪、管”。竽为簧管乐之首。盗竽即盗魁,即强盗头子。
今译:
我稍微想一想(当政者治理国家的道理,好比)在大道上行走,总怕走错了路。宽平的大道,而人们总好走捷径小路。(不用心治理国家时)朝政败坏,田地荒芜,仓库空虚,而当政者们仍然服饰锦锈,佩带锋利的宝剑,佳肴饱腹,搜刮来的财货满仓,这样的当政者实际上是强盗头子,还讲什么有道呢?
第二十七章(世传本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①,却走马以粪②,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③。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④,常足矣⑤。
提要:
理解这一章的关键在战马的处境,为什么战马有不同的处境呢?这就与战争联系起来了。我国春秋时期,兼并、掠夺战事、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人民生活造成沉重负担,所以老子站在民众立场上多次反对战争。“戎马生于郊”,已经怀驹的牝马,披上战装到郊外去厮杀,结果将小驹早生于战场。老子用这样典型的场景反对战争,怎不叫用心良苦。在本章中老子指出战乱的原因是因为当政者“不知足”,是“欲得”。
注释:
1、有道:指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具体指“无为”而治,即按社会规律施政,让事物自然发展。
2、“却走马”:意即没有战争,战马用于耕地。粪:施肥。《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转释为耕种。
3、无道:指当政者违反客观规律出示政令。戎马:即披上战装的马,“戎马生于郊”,战马中的牝马怀驹后由于厮杀劳累,将驹早生于战地,反映了战争给社会给人类的危害。
4、知足之足:后一足作富裕解。全句:知足的人才会感到富裕。
5、常足矣:永远感到满足。
今译:
当政者按照客观规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战马用于种田。当政者违反客观规律出示政令,反抗越来越多,战马中怀了驹的母马也上战场厮杀,累得马驹早产于战场。战争的灾祸由不知足引起,罪过在于无限的贪欲。所以知足的人才会有富裕感,才会永远感到满足。
第二十八章(世传本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①,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
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⑤?
故立天子,置三公⑥,
虽有拱璧⑦以先驷马⑧,不如坐进此道⑨。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⑩!
故为天下贵。
提要:
本章再次以“玄妙之道”为基础展开讨论,探讨“玄道”与人的关系。老子认为对于道,不论善人与恶人都离不开它。对于有罪之人,可以在道的指导下,改恶从善,免去自己的罪过。本章的立足点在于说明:“立天子,置三公”的治理国家的道理。
注释:
1、奥:奥秘。
2、所保:所需保持。
3、市尊:市,做买卖的场所,本文泛指广大民众。市尊:取得众人的尊重。
4、加人:加,同嘉,即嘉奖。
5、“何弃之有?”哪有抛弃的道理。
6、“天子”,西周帝王的称呼。《诗·大雅·常武》:“赫赫业业,有严天子”。三公:西周时期,设置养身、传授、德义三职,讲解阴阳之道理者。《尚书·周书·周官》:“惟周王抚万邦,……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变更阴阳,……”。蔡沈注引“贾谊曰:保者保其身体;傅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所谓三公也。”马王堆甲、乙本作三卿,卿,古官名。本章三公,应指讲解:“论道经邦,变理阴阳的太师、太傅、太保。”
7、拱璧:圆镜形玉器中有圆孔者。
8、驷马:古代一车套四马,为天子、诸侯、大臣及战时所用。《孙子兵法·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9、进:进去。古时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送礼叫“进”。
10、“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在“道”的指导下改恶从善,可以免去罪过!
今译:
玄妙的道,蕴藏着万物的奥妙,它是善良之人的宝贝,不善的人也应该保持它。(学习了道,说出)好听的话,可以取得众人的尊重,做出了好事,可以受到人们的嘉奖。不善的人何必放弃它呢?所以:(一个国家)天子即位,设置三公,虽然有圆形的拱璧在前,驷马驾着的车子在后(举行隆重的仪式),还不如走进道(社会交往之道理)中,用道(用社会交往的道理)指挥自己的言行。从古以来,人们对道(各类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为什么这样重视呢?岂不是说有求就获得。有罪的人在道(在社会交往道理)的指导下改恶从善,可以免去罪过。所以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重视各类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第二十九章(世传本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③。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④;
地无以宁,将恐废⑤;
神无以灵,将恐歇⑥;
谷无以盈,将恐竭⑦;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⑧。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⑨。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⑩,珞珞如石⑾。
提要:
本章将“一”(玄妙之道)扩展到天,地,人之神智,谷物之种籽的充盈,万物之内在规律之中。在《老子》中,有六章用一,其意可多解。如第十章“载营(魂)魄抱—”。在十四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即道的简称。本章中,老子取六种事物“得一”,后文又指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因此这个“一”又是道理、规律的“贱称”。在这六种事物中,有指自然界的(天地);有指精神世界的(神);有指生物的(谷,万物);有指社会的(侯王)。老子通过对上述人们可以理解的六种事物说明侯王们自己称孤、寡的本意。最后落脚他的一贯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本章指出:“至誉无誉。”进一步说明了老子的“道”指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注释:
1、一:如同第十四章“混而为一”,一代表视、听、搏的内在规律性。得:获得。“得一”,当我们进一步走近老子的思维过程时,知老子对客观规律不知所解,又感到它的存在,解之,具有人格化倾向,即道,或者母、朴、一等。本章用“一”得天地、万物、神、侯王都必须遵守规律,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2、神,此处指人的思维。
3、致,至,达到。《庄子·外物》:“……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陆德明释文:“致,至也。”至,导至,本句转释为推而言之,假如天没有自己的运转规律,……
4、恐裂:天破裂了。
5、恐废:塌陷。
6、恐歇:停止。
7、恐竭:干涸、枯竭。
8、正,蹶:无以正,行为不正;蹶:摔倒,一蹶不振。
9、穀,俸禄,不穀自己降低自己的俸禄。
10、琭琭:稀少,珍贵。
11、珞珞:坚石,常见的硬石。
今译:
追述过去的历史,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性。天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就清澈明亮;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就宁静;人的思维按一定规律思考问题就敏锐;禾苗、万物按一定规律开花结果就充盈繁衍;侯王按社会规律办事,就可得天下。推而言之,假如不能尊重客观规律,天不按规律运转,天就要破裂;地不按规律运转地就要塌陷;人的思维不按规律思虑,人的思维就要停止;禾苗不按规律,开花结果,果实就不能充盈,禾苗可能枯竭;万物不按规律繁衍,就可能被消灭;侯王的言行不尊重社会规律,侯王的事业将一蹶不振。所以在社会现象中,高贵以贫贱为根本,没有下作基础,高就树不起来。所以明智的侯王称自己为孤家、为寡人,自己降低自己的俸禄。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有了荣誉,不要自己的称赞,所以不要贪求稀少珍贵的宝石,甘愿做一块普通的坚石。
第三十章(世传本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①,枉则直②,
洼则盈③,敝则新④,
少则得⑤,多则惑⑥,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⑦。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⑨。
提要:
第十五章(世传本第二十四章)与本章部分内容基本一致,如“不自见”等四个方面只在讲述方式有所不同。但本章开篇再次用辩证观点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中的六组事物进行讨论,加强了人们对事物规律性(道)的认识。
注释:
1、“曲则全”:本意讲的是山上的树木。《庄子·逍遥遊》:“吾有大树……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庄子·人间世》:“此何木也?……则卷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也,盖‘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吾行却曲,无伤我足’,此即‘曲则全’之义”。(见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91—92页)所以《庄子·天下》讲:“人皆求福,以独曲全。”
2、“枉则直”:枉作曲解。《说文》:“枉,袤曲也。”《淮南子·本经训》:“矫枉以为直。”《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朱熹注:“诸,众也。好直而恶枉, 天下之至情也。顺之则服”。《为政》与朱熹是用社会学解释枉直关系的。何晏注《为政》说:“错,置也,举用正直之人,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也。”“枉则直”应指弯曲的木材,必须取直方可使。
3、洼:低洼。盈:充盈。洼则盈,低洼的地方积满了水。
4、敝:破旧。敝则新,破旧的东西必然被新的东西替代。
5、少:不足。少则得,即“损有余而补不足”,来源于古四分历之历法理论。
6、“多则惑”,惑,迷惑。知道事理多的人,考虑的问题复杂,反而迷惑。此解与世传本第二十七章“虽智大迷”意见一致。
7、抱一:一指道(即统称之为各类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为天下式:为解释万物生存原因的一种格式。
8、以上四句,参前一章注释。
9、老子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曲则全”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办法。诚:诚实。全:齐全。归:返回,可引申为告老还乡。做事常委曲就可求全,直至告老还乡。
今译: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性格好比弯曲的树木才能保全自己,屈枉的树木必须取直了才可使用,低洼的地方积满了水,陈旧的东西会被新物取代,不足(如历法中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部分会得到补充,掌握的知识越多,想的问题多,越感到迷惑。所以有学问的人总结出一条规律(道),用道(客观规律)这一格式来解释万事万物。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就不叫聪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用自己的偏见去征伐,发号施令,让事物顺其自然发展,所以有功。处事不自尊自大,就能被民众拥护。不与人争强好胜,所以天下人都不能与之争。古人所讲的“曲则全”者,不是虚的,它实实在在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办法,在工作中一直委曲求全,直至告老还乡。
玄妙之道
第三十一章(世传本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
二生三③,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⑤,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⑥。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⑦,吾将以为教父⑧。
提要:
第四十章讲“有生于无”,已涉足于物种起源。这一章老子直接用道解释物种的起源。“道生一”“一”即第十四章所指“故混而为一”的“一”,即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一生二”,一般,二指阴阳二气,即“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的阴阳二气。有学者指出:“二即天,二生三之三即地”。这样理解亦可。但我们应该理解:老子所指的“天”,只能是他所生活时期(春秋时期)中国中原黄土地上空天穷中的日、月、星辰。“三(地)生万物”,也就只能指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万物了。它们都是“冲气以为和”的结果。这是老子时代,老子本人的认识。
注释:
1、“一”,如第十四章“故混而为一”的“一”,是自然规律的另一个别名
2、“二”,后文讲:“负阴抱阳”。二指阴阳二气无疑。
3、“三”:即地,“三生万物”,地球上生长的万物,它们是阴阳互生,“冲气以为和”的结果。包涵了对物种起源的看法。
4、冲:世传本第四章“道冲”,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都解为空虚。陈张二氏解作“激荡”,“交融”,有一定道理。
5、穀:古多释善。《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差”。毛传:“穀,善也”。《诗·小雅·四月》:“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宋元人注:“穀,善也”。不穀,不善,自谦之词。第三十九章在讲:“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之后,提出:“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亦为自谦之词。
6、损益思想,是老子在观察与研究事物的总体规律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子辩证唯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梁:掠夺。《尚书大传·汤誓》:“桀者刑弥厚,而民弥暴,故尔梁远,逐以是亡。”郑玄注:“梁,读为掠”。强梁,即暴掠。
8、教:传授知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父:对老人的尊称。《方言》卷六:“艾,老者也,……南楚谓之父。”教父:传授知识的长者。
今译:
道,包罗万象的各类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的代称,一可分为二,那是阴阳二气的表现。阴阳二气相互交合就产生第三者,如此反复就繁衍出万物来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背向着阴,而面向着阳的特征,在另一情况下阴阳二气相互交融,产生新的统一体。人们最厌恶的是孤、寡、不穀,这些不好听的词语,而懂得事理的王公就这样称呼自己。所以事物往往向相反方向发展。有意损之,相反得益;有意益之,反而受损。先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传授给他人。好掠夺的人往往不得好死,我将甘心传授这个道理。
第三十二章(世传本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①。
无,名天地之始②;
有,名万物之母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④;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⑤,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⑥。
提要:
本章的主题思想是讲道与名,第一章(世传本25章)“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与本章意思基本一致,只是在这一章中加入了无与有,从无与有再次展开讨论,提出:道与名是“同出而异名。”在此“名”没有了乳名(小名)的意义,但“道”仍有表字的意义。
注释:
1、开篇有三个道字,指各类尚未认识到的客观规律,如“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讲的是日、月、星辰(北斗、七星)的有规律的一年一周期的运行,因老子时代不可能认识它们的运行规律,又认识到它们必然依一定的规律运行。因此便提炼出“道(理)”这个概念,借以统帅所有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如日升、月落受自己的“道(理)”的支配运行;草木禾苗的春萌秋杀受自己的“道(理)”的支配更替。这就是“可道”,“可名”的内容,所以第二个道字、第二个名字都作动词。
2、无:指“有物混成”之前,即天地尚未形成时期。这是老子对宇宙生成论的假设。
3、有,指已有了万物形成的道理,似达尔文探讨物种起源,奥巴林探讨蛋白质的形成说。而2500年前的老子给“道”名曰“万物之母”。他们虽侧重面不同,但都是讨论自然界各类物质的内在规律性的。老子比他们早2000多年。
4、“故常无……”,要常从“有物混成”之前去思索,领悟自然界内部发展规律的奥秘。
5、徼(jiào),遥远的边塞,引申为开端。“常有,欲以观其徼”。当知道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存在后,就可具体领悟某一事物的起源(产生)过程。因此,无与有,都有相同的源头,而名称各异。
6、玄:幽深微妙,高远莫测。当我们细品老子在推敲、领悟事物发展规律时,老子无法讲清楚,年复一年,四季更替,风雨的形成;社会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以及朝代的兴衰规律;动物的牝牡,生殖的原理等,便又用“玄”来形容,又用“玄”代指某些具体的东西,说玄是产生许多玄妙事物的门户。这样,玄又可与“道、母”等同了。
今译: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可以讲述一些的,但它不是一般的道理。推动事物发展的规律,应该有它自己的名字,但它不是一般的名。天地尚未形成之前,可以说事物发展的规律还未形成;当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形成以后,事物发展规律之名,就成了产生万物的母体。所以我们常从有物混成之前去思索,领悟自然界的内部发展规律的奥妙,当知道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存在后,就可具体领悟某一事物的产生(起源)过程。因此,无与有都有相同的源头,只是有先有后,名词各异,可同称之谓玄。这种幽深微妙,高远莫测的道理是产生一切玄妙物体的门户。
第三十三章(世传本第四章)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②,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③,解其纷④;
和其光⑤,同其尘;
湛兮⑥,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⑦。
提要:
本章讲道。老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万物的内在规律性都有一定关系,好象是万物的起点。因此,老子对“道”赋予了物质性,但他无法说清楚,于是赋予了“道”一些玄妙概念,我们称之谓玄妙之道。
注释:
1、冲:本句讲“盈”是说明“冲”的,因此冲可释为盅,《说文》:“盅器虚也。”本句比拟“道”是一个空腔的器物。
2、渊:深邃。指“道”所含的道理深不可释。
3、挫:摧折。《说文》:“挫,摧也。”转释为锉磨。
4、解:解脱,超脱。
5、“和其光”。任继愈先生解作“涵蓄着光耀。”
6、湛:深邃难辨。
7、象帝之先:似乎在天帝之先就存在了。本句赋予“道”物质性,但难免走上玄道。
今译:
道象一个空旷的大容器,往它里面装物,总也装不满。深沉宽厚啊!好似产生万物的根本。它挫掉了锐气,不显锋芒;它与世无争,超于纠纷之外;它涵蓄着光芒温暖人间;它与尘土一样润育着万物。深邃难辨啊!无形又无象。我不明白“道”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天帝之先就存在了。
第三十四章(世传本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②,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③,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④。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⑤。
提要:
本章以大德开篇,实际讲的是道。这一章在讲道时很有特色,除表现了老子多次在道面前感到恍恍惚惚,琢磨不透外,又讲到了他在模模糊糊中领悟到“其中有精(精力、精气)”自然规律中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是普遍存在的,是可信的。老子答复别人说:我为什么知道万物的开始呢?因为我是用“道”即各种事物内部的普遍规律性观察、解释的。参本书第一章提要解道。
注释:
1、孔德:孔,古作很、甚解。《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尚书·禹项》:“六府孔修。”孔德即大德、甚德、盛德。
2、窈:幽远,深远。冥:暗昧。全句深不可测啊!
3、精:精力。《周易·系辞》:“精气为物”。《管子·内业》:“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可见春秋时期,精力、精气,为万物之本原,指自然规律中的生命力。甚真:很真实地存在。
4、甫:开始。众甫:王弼注曰:“众甫,物之始也。”阅:检阅。《左传·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阅”。《谷梁传·桓公六年》:“大阅者何?阅后车也。”
5、“以此。”回答上一句问题。此:这般,这样。“以此”指从“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起,到“以阅众甫”。即:我就这样依靠对自然规律中的生命力——精力、精气解释万物的起源。这就是老子关于“道”的精神实质的论述。
今译:
人所具备的品德的内涵是很多的,在于他做每一件事都与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一致。在自然界好像有一种力量支配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说它是“道”就有了物的属性,这力量(道)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恍惚不定啊!我领悟它有一定的形象;它是那样的飘荡啊!我领悟它有一定的实体;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我领悟它内中蕴涵了精气,这精气是确实存在的,它是万物的本原,我们可以信验它的存在。从当今上溯到远古,精气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靠它,可以推考万物的起源。我是怎样知道万物起始情况的呢?我就是依靠对自然物质中的生命力——精力,精气,即各种事物内部的普遍规律性观察解释万物起源的。
第三十五章(世传本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①,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②。
乐与饵③,过客止。
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提要:
这一章以北斗七星的运行,春萌秋杀的更替,十九年七闰的历法为依据提出“大象”概念。这一概念与《系辞》“在天成象”概念一致,这就是《老子》思想的人文基础。看到了这一点,对于老子道的概念我们就更好理解了。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应指责老子将道人格化。
注释:
1、象:形象。《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孔颖达传:“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在老子笔下,“执大象”应指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北斗七星等的运行规律及十九年七闰制历法的制订,所以有“天下往”名句。
2、“安平太”:国无忧患,民生安详。
3、“乐与饵”:指音乐和美食,这是当政者和上层人物的生活,他们歌舞升平,殽蒸于宴,享受人间最富裕的生活。所以路经此地的客人都想止步。
4、以上三个“不”字,均可释作助词。《诗·桑扈之什·桑扈》:“不戢不难。”毛传:“不戢,戢也”。在本文中,不足见,足见;不足闻,足闻;不足既,足既。足:富裕;既:尽也。《左传·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足既:无穷尽。
今译:
掌握了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人,天下都归向他所讲明的客观规律性。归向自然规律,万物没有什么妨害,国无忧患,民生安详。上层人物们的生活歌舞升平,殽蒸于宴,路过的客人都想止步。我们讲自然规律,平淡没有什么味,看到万物变化就看到了它,听到风呼雷鸣声音够大,用客观规律指导工作可以取得无穷无尽的效果。
第三十六章(世传本第六章)
谷神不死①,
是谓玄牝②。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③。
绵绵若存④,用之不勤⑤。
提要:
老子时常考虑万事万物生存的内在道理,但他有些说不清楚,因此他常常提出问题。本章为解释天地产生的原因,提出“玄牝之门”概念;成为后世将其归入玄妙之道的把柄。从这一点讲,在老子心中“道”是无形、无象,是空虚不可见的。本章的谷,指空旷的山谷,“玄牝之门”意指好似两座高山之间的空谷,绵绵不绝,永不消失,它在旷野的妙用永远说不完。
注释:
1、谷:空旷的山谷。
2、牝:母性的生殖器。玄牝:无法说清的,产生万物的地方。
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两座高山之间的空谷,好像是产生天和地的根本之地。有些本子作“是谓天根”,根据马王堆甲、乙本均作“是谓天地根”。本文从之。
4、绵绵:延绵不绝。《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毛传:“绵绵,不绝貌。”
5、不勤,无穷尽。
今译:
空旷的山谷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好像产生万物的说不清楚的生殖器,两座高山之间的空谷啊,大约就是产生天地的地方,它延绵不绝,永不消失,在旷野的妙用永远说不完。
第三十七章(世传本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①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焉②,若冬涉川;犹兮③,若畏四邻;
俨兮④,其若容;涣兮⑤,若冰之将释;
敦兮⑥,其若朴;旷兮⑦,其若谷;
混兮⑧,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⑨?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⑩新成。
提要:
在这一章中,老子希望将“道”——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具体化,但又感到微妙玄通。所以才强行从七个方面为探讨客观规律的人画了一幅素描,最终根据“有物混成”提出“混兮其若浊”。他问道:谁能将旋转混浊的物体停止下来,并慢慢澄清?谁能让安静的物体长久的安定下去呢?可见老子认识到了某些事物的混浊与澄清、安静与变动的转换关系。“保此道者不欲盈,”老子讲的是:广泛研究各类事物运动变换规律的人,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因为不满足于已经认识到的东西,所以才会产生新的认识。
注释:
1、士,古通仁,审察,《诗·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在此可转释为研究。马王堆《道德经》甲、乙本均作道,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德经》碑均作士。士(仕)指探研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人。既往的注本均将“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释为得了道的人,其意在此。所以“故强为之容”是给潜心研究各类事物内在规律性的人画像。这一点在原文中是不应忽视的。
2、豫:犹豫,下不了决心。
3、犹:怎样处理好四邻的关系?
4、俨:庄重,恭敬。《尔雅·释诂下》:“俨,敬也。”
5、涣:《说文·水部》:“涣,流散也。”转释为潇洒,洒脱。
6、敦:敦厚。
7、旷:心境开阔。
8、混:古通浑,浑厚淳朴。
9、孰:谁。
10、《老子校译》根据马王堆乙本作:“故能蔽不(而)新成。”本文从陈国庆、张养年本。
今译:
古时候善于研究探讨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深不可测。怎样认识他们的面容和形象呢?我就强行为善于研究、探讨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人画一幅素描。他逢事小心处事啊!好像冬天赤足涉小溪一样;他戒备啊!警惕四邻的动向;他说话庄严恭敬啊!好像赴宾宴作客;他性格洒脱啊!如春天到来,河里的冰将消融;他是谁呢?其本性纯朴;他心旷宽广,虚怀若谷;混沌啊!好像浑浊的江水,谁能让旋转、浑浊的江水停止,使浑浊的江水清澈;谁能让长久安静的事物慢慢运动起来,显出他的生命力。懂得自然界诸多道理的人,不会感到满足。正因为他不感到满足,所以他不断研究,能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依德治国
第三十八章(世传本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③;下, 德无为而有以为④。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⑤;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⑥。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⑦。
故失道而后德⑧,失德而后仁⑨,
失仁而后义⑩,失义而后礼⑾。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⑿。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⒀。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⒁;
处其实,不居其华⒂。
故去彼取此⒃。
提要:
本章在世传本中自《韩非子·解老》河上公本,马王堆甲、乙本以来就是《德经》的首章了。在这一章中老子围绕治国方略展开讨论,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本章是专讲依德治国之德行的。老子强调了“上德”与“下德”。随后又提出了仁、义、礼问题。在此笔锋一转,又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将治国方略引向更深层次。在老子心中,治国方略有三个等级。第一级是依“道”治国,即“无为而治”,指凡出示政令,不人为地干扰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不做不切实际的事。第二级是德治,即在所有政令中,均以“政德、利用、厚生”为本,这是自夏禹以来早已确立了的基本国策。第三级是仁治,如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实施仁治,九合诸侯。老子的三级治国方略思想在本章中最为突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的根本点就在于此。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本章内容透露了老子对老子时代所有治国方略的忧思。他认为还是“处其厚”(厚生)、“处其实”(实其腹)为治国之根本。
注释:
1、德:品德,德行。《尚书·大禹谟》:提出“六府三事”,三事即“政德、利用、厚生”,达到“万世永赖。”《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即为人的行为标准。对于当政者讲,就是依德治国的道理。作到“政德、利用、厚生”就是“上德”,是最好的德行。不德,不在于形式上的德。
2、“下德”:口头上叫喊施德政,只恪守形式上的德,而没有行动与表现,就是“下德”。不失德。形式上不离开德。
3、上德之人,顺其客观规律处事,不实施脱离客观规律的行为,政令。
4、下德之人,口头上喊“无为”,实施的却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政令。
5、仁:亲善,仁爱。老子认为:“与善仁”(八章);孔子认为:“仁者,其言也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老子在此讲的“仁”理解仁政为适。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憲问)。“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当政者用上好的仁爱施政,并不是表面上的仁爱。
6、义:公正,正义。《管子·水地》:“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孔子家语·执辔》:“以之道则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则国和,……以之礼则国安,以之义则国义。”王肃注:“义,平也。刑罚当罪则国平。”义: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赵岐注:“义谓仁义,可以立德之本也。”义亦作善,好。《老子·十九章》:“绝仁弃义。”王弼注:“仁义,人之善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要用正义之心处理好事务,就算有为。
7、礼:礼节,敬重。“上礼”,重视礼节的人。“莫之应”,得不到回答。攘:排除。《公羊传·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何休注:“攘,却。”扔:抛掷。“则攘臂而扔之。”即掳臂伸拳,敌对报复。
8、“失道而后德”。不能采用无为而治,就实施德治。
9、“失德而后仁”。不能实施德治,就转用仁爱之治。
10、“失仁而后义”。第十八章讲“大道废,有仁义”。讲的是当政者不按治理国家的道理治国,不管民众的生死,才显出了朋友之间仁义的重要。与本句意同。
11、“失义而后礼”。人们之间的仁义都丧失了,而后按照礼的要求行事。
12、礼:礼仪。我国两周礼仪极详。仅一部曲礼,将不同等级的人的行为规定之严,实属少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说明了“礼”的不平等性。老子指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对“礼”的批判。老子是批判礼的第一人。
13、“前识者”,有先见之明的人。“道之华”,本处之道指“礼”,即礼的虚华。礼过严的规定,就是愚的开始。
14、“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厚:即厚生,指“政德、利用、厚生”的总称。薄,即“忠信之薄”。此解方可与“道(礼)之华”一致。
15、“处其实,而不居其华”。实:给民众带来实在的利益,其工作而不虚华漂浮。
16、“去彼取此,”去掉漂浮,给民众带来实在的利益。
今译:
具备了最好德行的人,不在于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就是有德行。口头上高喊德行,只恪守于形式上的德行,就是没有德行。上德之人顺应客观规律处事,不出示脱离客观规律的政令。下德之人口喊无为,却实施脱离客观规律的政令。当政者用上好的仁爱施政,并不是表面上的仁爱。要用正义之心处理好事务,就算有为。用最完整的礼节处事,却得不到回应,反招掳臂伸拳,敌对报复。所以说:不能采用无为而治,就实施德治;不能实施德治,就要试行仁政(治)。仁治难以贯彻就要提倡朋友之间的义。提倡义有困难时,就要加强礼仪的教育。礼制啊,过于严格,难于执行,忠信都没有保证,严格的礼仪制度就是乱世的祸根。有先见之明的人,知道“道”(礼)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有真知卓见的人,还是主张实施厚德,而不强调礼治,实施使民众得到实惠的政策,而不做空喊口号的人,去掉浮华,采用实在。
第三十九章(世传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②?
涤除玄鉴③,能无疵乎④?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
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
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⑩,长而不宰⑾,
是谓玄德⑿。
提要:
老子在这一章中从人们比较熟知的六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提出反问,劝解当政者们树立“玄德”思想,实施德治。“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思想在第二章、第九章、第七十七章中再一次作为“天道”提出来劝解当政者们。本章与世传本五十一章可能有错简。
注释:
1、营魄: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孔颖达疏:“附形之灵谓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魄:形体;魂:精神。抱一:魂魄合于一身。
2、专气致柔:专气,指吐纳功夫。柔,即温柔。
3、涤:清洗,清除。玄:深奥,奥妙。鉴:镜。《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以后之磐鉴予之。”陆德明释文:“鉴,镜也。”玄鉴,转释为心灵深处的妄想。
4、疵:瑕疵,缺点,毛病。
5、“能无为乎?”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吗?
6、阖:合。《战国策·秦策三》:“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鲍彪注:“阖,合同。”“天门开阖”形容自然界事物的运动与变化。
7、雌:即牝,《老子·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雌指甘居静位。转释为苟且偷安。
8、知:智慧、心机。
9、畜:养育,繁殖。
10、恃:矜持。独自占有。为而不恃思想在第二章、第七十七章均有发挥。
11、宰:主宰,支配一切。
12、玄德:玄妙,难以说清的德行。
今译:
形体与灵魂合一,灵魂与形体没有分离的时候吗?专心温和地进行吐纳功夫时,能像没有欲望的婴儿吗?清除思想深处的妄想,能够让思想没有一点毛病吗?爱民治国,能够让老百姓享受到无为而治吗?面对变化恶劣的自然环境,能够甘居寂静,苟且偷安吗?明白四达,能够不启动自己的心机吗?让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繁衍,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运动不自以为尽了力,作为万物的原动力而不主宰他们。这就是为人处事最深奥的品德。
第四十章(世传本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①,德畜之②,
物形之③,势成之④。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⑤。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⑥。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⑦,亭之毒之⑧,养之覆之⑨。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⑩。
是谓玄德⑾。
提要:
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讲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过程,并认为道和德对于万物生长繁衍都起重要作用。影射为劝解当政者们学习道(客观规律)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品德。请参世传本第十章。
注释:
1、“道生之”。万物按自然规律生长。
2、德:厚德即厚生,植物厚生的基础是肥沃的土壤。畜:养育,繁衍。“德畜之”,即万物吸取养份繁衍。
3、“物形之。”朱谦之引注:“谓物物而与之定形也”。指万物的分形定向发展。
4、势:力也。朱谦之引注:“谓因其自然之势而成之也。”指万物顺其自然之力,适者生存而生存下来。
5、尊道:尊重自然规律;贵德:重视养育植物之物质基础——肥沃的土壤。
6、“夫莫之命”:没有谁下命令。“自然”:事物内部的本性,即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而常自然”:植物的生长,从来就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然发展的。
7、长之:生长。育之:成长,发展。
8、亭之毒之:魏源《老子本义》(渐西村舍丛本)注:“陆氏希声曰:‘权其成谓之亭,量其用谓之毒’”。任继愈《老子新译》释作:“亭,结果实;毒,成熟。”任氏之释,可从。
9、覆之:保护。
10、参世传本第二章注。
11、玄德:即上德,玄妙之德。
今译:
自然规律使万物生长,厚德(肥沃的土壤)使植物繁衍不休。万物得以分形定向发展,顺其自然之力适者生存。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客观规律,没有不珍视肥沃土壤的。尊崇客观规律,珍视厚德,没有谁下命令,人们从来就是这样的。所以,自然规律使植物生长,肥沃的土壤使植物繁衍,使植物生长、发展,使植物结果、成熟,对万物都爱护、保养。(当政者们应该学习客观规律)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繁衍,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引导万物生长而不宰割他们,这就叫高尚的德。
第四十一章(世传本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③。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④,
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
提要:
本章立足于劝解当政者们把百姓的疾苦时时放在心上,并提出了“德善”“德信”概念,这两个概念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普遍意义,是修身的重要内容。当政者们只有不断地从德善、德信方面进行养性,才能取得民众的广泛信赖。
注释:
1、“常无心”,指当政者要长久保持无私心,作到“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梁惠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将民众的利益等同于天的意志。《尚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讲的就是“圣人无常心”。
2、“不善者。”指对自己有恶意的人。“吾亦善之。”指度量大,此叫“德善”。
3、“不信者”。做事不讲信用的人。“吾亦信之”,我也信任他。此叫“德信”。
4、歙:(xī),吸气。歙歙指呼吸。浑:纯正、纯朴。
5、耳目:耳目,心之枢机。本处指百姓关注当政者的工作。
今译:
当政者应该没有自己的私心,百姓想什么他就应该想什么。有善心的人,我对他和善;没有善心的人,我对他也和善,叫做德善。讲信用的人,我对他讲信用;不讲信用的人,我对他也讲信用,叫德信。有学问的人掌管天下,天下太平无事,他呼吸平和,心态纯朴,百姓关注当政者的工作,当政者可以像孩子一样安然无事。
第四十二章(世传本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①;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②;
下士闻道,大笑之③。
不笑不足以为道④。
故建言有之⑤,明道若昧⑥,进道若退⑦,夷道若颣⑧。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⑨;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⑩;质真若渝⑾。
大方无隅⑿,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⒀,大象无形⒁;
道隐无名。
无唯道,善贷且成⒂。
提要:
老子在这一章分三个层次进行讲解,首先讲不同的人群对道的态度不同。第二层叫“建言”,以下分十二种相对对立概念的相互依存的道理进行讲解,表明道(客观规律)的普遍存在。第三层又转回来讲道。
注释:
1、士:我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种。”这是东周晚期的制度。《诗·周颂·清庙》、《尚书·多士》都讲到士,统指官的总称。老子在这里应用上士、中士、下士,指的是知识层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知识的人听到社会交往的道理,就执行。
2、“若存若亡”。存:存在。亡:通忘,忘记。转释为将信将疑。
3、没有知识的人听到道(规律)认为是多余的东西,故大笑。
4、本句讲道之玄妙,因此没有学问的人听不懂道,听了就笑,不笑,我讲的就不叫“道”了。
5、建言:建言立论。以下引出十二组相互对立之概念。
6、明道:明显的道理,如植物的开花结果。
7、进道:前进的道理,如逆水行舟。
8、夷:《说文》:“夷,平也”。颣,《说文》“颣,絲节也”。段注:“节者,竹约也。引申为絲之约节不解者曰颣。”王弼注:“颣,土丙(niè)也。”高亨正诂:“颣,河上公本作類”。
9、大:夸大。大白:表白,讲明自己的缺点。
10、建:树立。偷:苟且偷安,即怠惰。
11、渝:变更。《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传:“渝,变也。”
12、方:指大地。《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隅:角落。《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邢昺(bǐng)疏:“凡物有四隅者,举一则三隅从可知”。
13、希:世传本第十四章:河上公注:“希:无声曰希。”
14、象:景象。
15、贷:给予,帮助。
今译:
真正有学问的人,听说社会交往的道理(客观规律)后,就按社会交往的规律办事;懂得一些知识的人听说某一客观规律后,就将信将疑;不懂得事理的人听说某一客观规律不好理解,他就大笑。不笑才叫奇怪。所以古时候有人说:明显可见的道理感到暗昧;逆水行舟的道理好象后退;平淡的道理好象絲结难解;崇高德行好似难以看透的起伏的山谷;过份的表白自己的缺点,好似屈辱;对百姓广施德行反感到不够普遍;树立自己的德行好象苟且偷安;真质、纯朴的好似还要变化;大地是看不见棱角的;大的物体或事业成就的晚一些;大的音响中也会有听不见的部分;大的情景看不见他的形象;所以万事的内在规律性隐藏着没有名字,只有道(客观规律)一开始就伴随事物发展,帮助事物完成他的全过程。
第四十三章(世传本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
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
图难于其易④,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⑤,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提要:
本章主讲在处理事务时,要正确对待事物的易难、大小之辩证关系,文词通俗易懂,哲理深奥潜藏。如同第六十四章一样,讲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之道理。本章首先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一下子就将“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之道理摆到我们面前。
注释: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即将无为当作“为”,将无事当作“事”,将无味当作“味”。
2、“大小、多少”。大起于小,多成于少。如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3、“报怨以德。”陈国庆,张养年主张将此句移至第七十九章(重组本亦为七十九章)“必有余怨”之后。有理。故在原文中()出,在今译中不译。
4、图:图谋,规划。於其:要在,要从。
5、诺:许诺。轻诺:轻易许诺。寡信:很少兑现。
今译:
用不干扰客观规律的言行去有所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情去办,将恬淡无味当作生活的滋味。大的事物起于小,多的事物成于少。(处理问题要用德的原则宽厚待人)准备克服困难,要(分析情况)从简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的事业,要从细小的事情开始;天下的难事,从简易开始;天下的大事,一定起于细微。所以,懂得客观规律的人做事,不将大事放在口边,最终能够完成大事。凡轻率许诺的人,必然很少兑现,把事情看得容易,必然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懂得客观规律的人,总是把立足点放在难上,在办事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第四十四章(世传本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
夫唯啬,是谓早服③;
早服谓之重积德④;
重积德则无不克⑤;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⑥;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⑦。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提要:
本章主要讲如何才能“可以有国”。全文仍以德治为基础,但重点在于如何才能积蓄力量。老子在此提出了“啬”(吝啬)概念。即要珍惜自己财力、精神,包括学习治国的知识,争取早作准备。早作准备的重点在于“重积德”。达到攻无不克,才可以有国。有学者指出:啬,就是俭,俭又是老子治国安邦三大法宝之一,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当然“啬”比“俭”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所以啬(俭)又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注释:
1、治人:治理民众。事天:《玉篇》:“事,奉也。”天,在此释人的精神、身心为益。怎样理解“治人事天”呢?在本章应结合后文“可以有国”分析。“可以有国”可指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亦可理解为谋取治理国家的统治权。怎样才能谋取到治理国家的统治权呢?老子在此提出了“啬”,啬,通常解为“吝啬”,即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老子的“啬”,指节俭。正如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强调:“我有三宝,……二曰俭”一样。因此:啬、俭是老子修身的根本思想之一。
2、啬:在政治生活中提出啬,啬又可指爱惜自己的精力,培养与爱惜自己的势力,为“治人事天”谋取国家的统治权作好准备,达到“早服”的目的。
3、服:服从,准备;早服:早作准备。
4、“重积德”:除了“啬”的两个方面外,还有为人处事的德行,即宽宏大度,忍辱负重的品德。
5、“重积德则无不克”。从各方面积蓄力量,包括精神、人力、物力的积蓄,就可攻无不克。
6、“莫知其极”,(力量)无法估计。
7、“有国之母”,在本文中,母:指“重积德”所包涵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根本力量。
今译:
(有志于取得国家政权的人)治理民众与提高自己身心修养,没有比珍惜自己的体力、精神修养、珍惜财物更重要了,这样就可以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重视积德,包括积蓄自己的精力、势力、财力、物力以及德行的修养。“啬”和德行的积累,精神、人力、物力都有积蓄,就可攻无不克,当攻无不克时,积蓄的力量就无法估计。这种无法估计的力量就可保证取得国家的统治。有了“节俭”这个有国的根本方针,统治(一个国家)就可长久维持。这就叫根扎的深,柢生的牢,国家才可长久维持下去。
第四十五章(世传本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
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
正复为奇⑥,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⑦。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
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提要:
此章讲执政过程中的一些对立、矛盾的事理,老子看到了祸、福、正、奇,善、妖的相互转化,但他说不清楚,“人之迷,其日固久。”最后讲到有学问的人的一些品德。
注释:
1、闷闷:马王堆甲本作闵闵。《尚书·虞书》:“仁闵覆下,则称旻天”。旻(mín):天空,旻天,苍旻,秋天的天空,转释为广阔,宽大。任继愈释:闷闷为宽大。
2、淳淳:淳朴、厚道。
3、察察:严厉、苛刻。
4、缺缺:抱怨,不满意。
5、正:标准。指说不清祸福更替的规律。
6、复:即復。《说文》:“復,往来也。”《尔雅》:“復,返也。”转释为转变。奇:奇异,反常。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们难解祸福转化之迷的时日已很久了。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伤人。
9、廉:侧边。根据后文用刿(guì刽)刿即割伤。所以廉转释为棱边。
10、直:指性格直率。肆,放肆。
11、耀:刺眼。
今译:
治理国家的政令宽大,民众的思想就淳朴;治理国家的政令苛严,民众就抱怨、反抗。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的旁边;幸福啊!灾祸潜藏它的里面。谁知道它们转化的道理?它们没有明确的规律。正常情况忽然出现奇异,善良忽然转变为妖孽,人们难解祸福转化之迷的时日已久。因此,圣人(的品德是):方正而不生硬,有棱有角而不割伤人,性格直率而不放肆,(其事业)闪射着光芒而不刺眼。
第四十六章(世传本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①,
以道莅天下②,其鬼不神③。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④。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⑤。
夫两不相伤⑥,故德交归焉。
提要:
本章将煎小鱼比作治理国家的无为而治,这就是“以道莅天下”的实质。凡“以道莅天下”者,可以使社会上的邪恶势力都得到教化,使他们不伤人,加上治理国家的当政者(圣人)也不伤害民众的利益。所以就可达到民众的德行与圣人的德行交融在一起。
注释:
1、鲜:《说文》:“鲜,鱼名,出貉国”。《礼记·内则》:“冬宜鲜羽”,郑玄注:“鲜,生鱼也”。小鲜:小鱼。烹小鲜:煎小鱼。意指煎小鱼不要经常翻动它。
2、莅:临莅,治理。
3、鬼:除与神相对应的鬼外,还指社会上未得到教化的邪恶势力。“其鬼不神”,神,神灵。不神,不起作用。
4、神不伤人:神灵不伤人。本句的神,指与鬼相对应的神。
5、圣人:有学问的,有治理国家经验的治理国家的当政者。
6、两不相伤:治理国家的圣人和得到教化的邪恶势力,两者都不相伤。
今译:
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它,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天下,社会上得到教化的一些邪恶势力就不起作用,不是邪恶势力不起作用,是因为受到教化后的心灵不伤人,不仅是受到教化后的心灵不伤人,是因为当政者实行无为而治不伤害人,(他又教化鬼神不要伤人)民众有德不伤人,圣人有德不伤人,民德和圣德交融在一起,都享受到德的恩泽。
第四十七章(世传本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①。
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心不为盗。
不见可欲③,使民心不乱④。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⑥;
弱其志⑦,强其骨⑧。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⑨。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⑩。
为无为,则无不治⑾。
提要:
我将这一章归入《德经》。因为这一章全部讲的是治国安邦之道理,已是学者们公认了的。但有学者根据“不尚贤”,“虚其心”,“弱其志”等观念及八十章的小国寡民思想,认定老子在治国安邦之道中主张愚民政策。我们的意见是:对于《老子》每一章的具体观念都要走近老子时代,结合老子所处时代进行一些简要的思考,再作认定。本章开篇就讲“不尚贤”是针对尚贤风尚讲的。我们中华民族早在尧舜时期就十分重视纳贤(尚贤),尧帝时期,为解决农耕播种时令,任用对天象有经验的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又命羲仲“以殷仲春,”命羲叔“以正仲夏”达到“期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解决了以中原为基础的春耕播种的时令。舜与许由、伯阳等有识之士结交,听从他们的治国方略,取得效果。汤王得有莘氏之私臣伊尹而治天下;汤武丁启用奴隶出生的傅说(yuè)为大臣治理国家,做出了一番事业。后世《墨子》专立《尚贤》三篇,墨子借当政者们的口气指出:“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惧。凡我国忠信之士,我将常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忠信之士惧”。墨子将实施“尚贤”导致的竞争局面讲清楚了。然而在一百多年以前的老子时期,人们对“尚贤(纳贤)”的认识还存在争议,老子就代表了反对意见,提出只有“不尚贤”才能使民不争。老子提出“使夫知(智)者不敢为也”的认识,是那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必苛求古人。在此,我们还应该理解:“实其腹”“强其骨”。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只有作到“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含德之厚”(五十五章)(即政德利用厚生),这才是“实其腹,强其骨”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老子主张愚民政策。
注释:
1、“不尚贤”是对“尚贤”的否定。请参阅提要。
2、“难得之货”:即稀少,名贵之物。
3、可欲:美好的,可以引起欲望的物质。
4、河上公本“心不乱”之前无民,马王堆甲、乙本有民,但无心,作“使民不乱”。本文采用王弼本。
5、虚,空虚。“虚甚心”,使心不思考事物。
6、实,充实。“实其腹”,让老百姓吃饱肚子。
7、弱,削弱。“弱其志”,让人民不要有思想意识和大的志向。
8、“强其骨”,当“实其腹”后,身体强壮起来。
9、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陈国庆、张养年指出:“无知无欲,即无巧伪奸诈之心思,无非份妄想之欲求”。
10、“知(智)者不敢为”。有智慧的人不敢妄动。
11、第一个“为”即“作为”,《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郑玄注:“为,作也”。可转释为实施。后一个“为”释治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国语·周语上》:“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字均作治理理解。“为无为”即当政者们治理国家时实施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治理国家,不要采取违反客观规律的办法治理国家。
今译:
不推崇、重视有才干的人,以免导致民众之间的竞争与争斗。不重视与玩耍稀有商品,使民众不起盗心,不使看见美好的物品,以免引起心花缭乱。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让民众的心不思考事物,但让他们吃饱肚子。让民众不要有大志向,但使他们身体强壮。永远使民众没有知识智慧,没有欲望。使有智慧的人不敢盲目行事,当政者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治理国家,就没有不成功的。
第四十八章(世传本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③,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庞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④?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⑤?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⑥;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提要:
本章主要将荣辱观提到处事者面前,劝解人们正确处理好身外之物的荣辱与身体的关系。为达到有效劝解的目的,作者用四个“吾”第一人称说明身与患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做一些有利于百姓的工作(为天下)”。本章劝解人们为了做一番事业,必须注意修身养性。
注释:
1、宠:喜爱,偏爱。辱,羞辱,耻辱。惊:惊惧,惊慌。
2、大患:指屈辱;贵大患,将受屈辱看的十分重要。
3、世传本作“宠为下”,马王堆甲乙本亦作“宠之为下也。”看来此论久矣。朱谦之《老子校释·序文》云:“河本作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俞樾在《老子平译》中指出:“河上公本作‘何谓宠辱?……辱为下。’注曰:‘辱为下贱。’疑两本均有奇误。当云:‘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见春在堂全书第三帙本)本文从俞樾说。
4、全句将受屈辱看作比身躯还重要。
5、这四句都用第一人称劝解读者处理好身与患的关系。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拉的更近,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6、寄:寄托。《庄子·在宥》有一段注释性记载:“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曰:‘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今译:
有些人在主子面前受到宠爱或者屈辱,都感到惊恐,把荣辱看作大患,认为比身体还重要。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得了偏爱好像高人一等,受了屈辱,又感到抬不起头来,得到了宠爱也惊恐,失去了宠爱也惊恐,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你要这样想: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属于我自己的身体,假如没有属于我自己的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因此,珍视自己的身体是为了给老百姓做事(为天下),老百姓的事情就可以托付你办;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给天下的百姓做事,天下的事就可以依托你去管理。
第四十九章(世传本第十七章)
太上①,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②。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③,其贵言④。
功成事遂⑤,百姓皆谓“我自然⑥。”
提要:
这是一篇以“无为”为指导思想,评价当政者的文章。老子在这一章中将当政者分作四种情况进行评价。认为最好的统治者“贵言”,实行无为而治,很少发号施令,因此,老百姓只知道有他的存在。这样的当政者,虽然出了主意,事情办完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希望这样发展。文中抨击了最坏的当政者,说这种人不值得信任,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
注释:
1、太上:根据后文连续三个“其次”,因此将“太上”释作最好的。
2、以上四句中都损掉主语。誉之、畏之、侮之,情感逐步淡化,直到用轻蔑的眼光看他。
3、悠兮,他悠闲啊!
4、贵言,贵重,重视自己的言论。当政者们如能做到及时了解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按照民众的意愿发号施令,就是贵言。这是结尾“百姓皆为我自然”的基础。
5、事遂,按照愿望,计划将事情办完了。
6、我自然:自,当然。然,这样。我们本来就希望这样办事、发展。
今译:
根据当政者的业绩评价,最好的当政者,因实行无为而治,人们不知道他在当政;好一点的当政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差一点的当政者,人们害怕他,畏惧他;最坏的当政者,人们用轻蔑的眼光看他,他说话办事欺人,不值得人们信任,因此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我们想念最好的当政者,他悠闲啊,十分珍惜自己的言论,他出主意办成了事,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希望这样发展。
第五十章(世传本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①;
智慧出,有大伪②;
六亲不和,有孝慈③;
国家昏乱,有忠臣。
提要:
本章虽仅八句,二十六字,其内涵十分丰富,描述了当时社会现象中的四组具有相对对立概念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应该指出:我国自尧舜以来在治理国家中都强调德治。本章开篇讲的“大道废”,不是讲玄妙之“道”,而是说当政者依德治国的道理。德治废除了,当政者不管民众的死活,才显出了仁义(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重要。因此,这一章是讲治理国家的有关问题的。上述四组相对对立概念中都存在品德问题。本章归属于《德经》。
注释:
1、“大道废”,即依德治国之德治道理废除了。陈国庆、张养年释“大道”为:“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仁义:指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
2、智慧:思维敏捷。大伪:伪善,奸诈。
3、孝: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慈: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六亲:一说指父母、兄弟、妻子;一说指父母、兄弟、夫妇。因有“孝慈”,前说为妥。
今译:
依德治国的德治被废除了,国家和当政者们不管民众的死活,才显出了仁义即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人们有了智慧,思考的问题多了,伪善、奸诈、骗人的事情也出来了。六亲不和顺,才显出了子女的孝顺与父母的慈爱。国家昏庸混乱,才显出了忠臣的存在。
第五十一章(世传本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①,善抱者不脱②,
子孙以祭祀不辍③。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④。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⑤。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提要:
本章以“善建”“善抱(一)”开篇,并将其贯穿于修身、齐家、治国的探讨之中,涉足于范围浩瀚,包含于意理深远,其实质是强调用“道”(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来治理国家。
注释:
1、“善建者”:即善于建立一种思想者。本文隐指建立道(能够反应各种客观规律)的思想。拔:拔除、动摇。不拔:不动摇。
2、抱:第十章,建营魄抱一。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均含朴实无华的“道”。“道”即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结合本章修身、齐家、治国思想,“善抱者”应指善于修身,分析社会规律的人,善于从“观家、观乡、观邦、观天下”的具体社会实践中找出治理国家的办法的人。
3、辍(chuò):停止。
4、修:学问、品德方面的学习与锻炼。如修养:《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礼记·大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孔颖达疏:“初习谓之学,重习谓之修”。以上五个层次的“修”,均指在不同范围内的重新学习。“善抱”(抓着某些事理进行研究)。达到从德行方面提高自己,取得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5、观:观察、考查。《易·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今译:
(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并非善于建立一种思想的人,其志不会动摇,善于抱一(抓着道——客观规律)的人不会脱离于客观规律。(把这个思想传下去)子孙们永远不会忘记。(依“善建”与“善抱”为基础)把这个道理贯彻于自己的言行中,自己的德行就可纯真;把这个道理贯彻于治家的行为中,他的德行就有余;把这个道理贯彻于治理一个乡的行为中,他的德行就可成为一乡之长;把这个道理贯彻到治理邦国的行为中,他的德行就十分丰厚了;把这个道理贯彻到治理天下的行为中,他的德行就会被许多人接受。所以,以自己的观念来体悟自己的言行,从治家的过程中来认识治家的规律;从治乡的情况来认识治乡的规律和效果;从治国的情况中来认识治理国家的道理;从治理天下的情况中来总结治理天下的规律。我为什么能够知道治理天下的办法呢?就是用“善建”与“抱一”的办法。
第五十二章(世传本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①;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②;
是谓玄同③。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④;
故为天下贵。
提要:
这一章重点讲一个人在为人处事中的言论与行为品德。关于“塞其兑,闭其门”;我们的解释是:堵塞住道听途说的耳目,关闭上道听途说的大门。它是老子在讲述“母”(道)与“子”(万物)之辩证关系后,告戒人们不要道听途说。(见五十二章)。在此老子再次提出,并将第四章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重新提出,一并讲解修身养性,达到超脱于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观念之外。这也是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的实质。老子在本章叫“玄同”。本章讲当政者们在品德、行为上的修养过程。
注释:
1、“塞其兑,闭其门”。参(世传本第五十二章注)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参世传本第四章注)
3、玄同:陈国庆、张养年注:“玄妙齐同,此处指道”
4、以上六句,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处事中,掌握了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作到了涵蓄着自己的优点,能将自己混同于尘埃的时候,他就已经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观念。
今译:
知道事理的人不随意开口,好说话的人不一定懂多少事理。堵塞着道听途说的耳目,关闭上道听途说的大门,(在处事中)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作到涵蓄着自己的优点,将自己的存在混同于尘埃的人就叫“玄同”。所以掌握了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作到了涵蓄着自己的优点,将自己混同于尘埃的人,在处理事务中就可以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观念,天下的人就会尊重他。
第五十三章(世传本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①,为天下谿②。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③。
知其白,守其黑④,为天下式⑤。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⑧。
为天下谷⑨,常德乃足⑩,复归于朴⑾。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⑿,
则为官长⒀,故大制不割。
提要:
世传本第十六章讲观复、复归、复命,其本意是利用植物的春萌秋杀,开花结果的循环往复现象劝解当政者们处事要包容,要周全,要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办事。这一章亦讲“复归”,他是强调个人修养境界的,是社会学中思维状态的“复归”,反映了老子的处世哲学观。落脚点在治国之道。
注释:
1、雄、雌:本为动物界的一组相对对立概念,远古又称牡牝。老子在本文中的用意在于利用雄说明刚健、强悍;利用雌说明柔弱、谦让。代表了老子的处世哲学观。
2、谿:山间大沟或沟壑。引申为山沟里的最老实的老百姓。
3、常德:德,指人的比较高尚的社会行为,即品行,节操,德行。《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常:恒常,事物的规律性。常德:有规律的德,如五常之德等,即做人的本分。婴儿:参世传本第二十章注。
4、白、黑:白,光明;黑,光线昏暗。老子的本意仍然在于借用这组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类比于人的心态。
5、式:榜样,模范。《尚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孔传:“虽同公侯而特为万邦法式。”
6、忒(tǎ特):变更。《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玄笺:“忒,变也。”不忒,不变。
7、无极:极,顶点,至,《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嶽,骏极于天。”郑玄笺:“极,至也。”引申为最安定。
8、荣、辱,社会学中的一组相对对立概念。老子本意仍然是利用人们熟知的意识表白自己的观念。荣,荣耀;辱,耻辱,本处转释为委曲求全。《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9、谷: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第十五章:“曠兮,其若谷”与本章意同。
10、足:充足,完备。《诗·小雅·天保》:“……维日不足。”郑玄笺:“汲汲然如日且不足也。”
11、朴:在《老子》世传本第15、19、28、32、37、57共六章中都讲到朴,多指纯朴、自然、朴素。第32章朴是道的象征。本章讲“朴散则为器”,将朴具体化,万象指混沌的道,只能释作自然界事物的内在规律。如匠人将埏埴好的泥展开(散)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陶器。
12、“圣人用之”。在本句中看不出用什么?结合前文就知道是用“朴”(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结合后文“则为官长”,又可推知这“朴”指社会学中的各种事务的内在规律性。
13、官长:当政者。
今译:
我知道刚健、强悍的个性受人夸奖,我却守着柔弱,甘愿做居住在沟壑的老百姓。做居住在沟壑的老百姓,就可以保持做人的本分,就象还不会笑的孩子一样。我知道性格明亮开朗的人受人夸奖,我却认为暗昧,少说话为好。少说话是天下人的榜样,五常之德性就不会改变。社会就可回复到最安定的程度。我知道荣耀与委屈柔弱的区别,但我偏爱委屈,委屈我的心像深山幽谷一样清静,像深山幽谷一样清静,有五常之德就满足了。我的思想就想到事物内部的规律,尊重规律埏埴好的泥可以做成陶器。治理国家的人按社会规律办事,就会受到百官的爱戴,成为百官之长。国家的完整是不可分割的。
用兵之德
第五十四章(世传本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①。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②!
我有三宝③,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④。
慈故能勇⑤,俭故能广⑥;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⑦;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⑧。
提要:
本章本来讲治国安邦之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的提出,深深扎根于社会规律之中,哲理很强。但开章讲“道大”想用“玄妙之道”统领全文,结尾又有两句与“道”呼应,使全文感到很不协调。马王堆甲、乙本最后两句均作“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非指老子。肖:像“似不肖”,与其他东西不相似。
2、细:细微,渺小。
3、三宝:三件法宝。老子在这里将他的“道”限定在社会范围,讲出了治理国家的三种办法,与第五十九章中“啬”的思想一致。可见前文中“我道大”“似不肖”都与此内容不符,说过头了。
4、三宝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爱,宽容,指民众的态度;俭即啬俭,爱护各类财务;不敢为天下先,如六十六章:“欲先人,以其身后之”一样。
5、对民众慈爱,民众就勇敢。
6、能爱护财物,就能扩大开支范围。
7、且:取,求。
8、后两句是对前文“道”的呼应。对“三宝”而言,很不协调。
今译:
天下人都说我道威力大,说不像具体的东西。正因为我很大,所有不像具体的东西。如果说像什么的话,它早就细微渺小了。(在治理国家时)我有三件法宝常常执持在手中且保全它。第一件法宝是对民众慈爱,宽容;第二件法宝是精打细算,爱护各类财物;第三件法宝是在物质享受方面不敢为天下先。对民众慈爱,民众就争先办好事;节俭财物,就能扩大开支范围;不与民争利,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现在(有些当政者)抛舍慈爱而求民众勇敢办事,抛舍俭廉而求扩大开支,抛舍退让,贪求享乐在先,结果就会走向死亡。对民众慈爱,同敌人作战就胜利,要民众守城就坚固。天要拯救谁,就用慈爱来保护谁。
第五十五章(世传本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①,不武;
善战者②,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③;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④。
提要:
本章讲将军与兵卒,当政者与民众的关系,实质上蕴含着许多治国安邦之道理,如“善战者,不怒,……善用人者,为之下”等,是社会规律的部分总结。
注释:
1、士:王弼注:“士,卒之帅也。”
2、善战:善于指挥战斗。
3、与:争,战。《左传·哀公九年》:“宋方吉,不可与也。”杜预注:“不可与战”。不正面迎战,尽力智取。
4、极:标准,全句作:符合自然的道理,亦即符合社会规律。
今译:
善于统帅大军的帅将,不在卒兵面前逞强;善于指挥战斗的,不靠他的威风压人;善于打胜仗的将军,不靠正面迎敌;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常处谦逊态度。这就叫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就叫善用别人的力量,这就叫符合客观规律,古代的君主就是这样。
第五十六章(世传本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①,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②。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③。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④,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⑤。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⑥,
战胜以丧礼处之。
提要:
在《老子》中有不少章讲用兵问题,曾有学者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但从总体讲:老子讲兵,是围绕德治写的,不论老子讲用兵或反战,都是老子治国安邦之道理的组成部分。在第三十章中老子讲了治国不要用武力强压天下,因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本章在三十章基础之上指出:兵,为“不祥之器”,对于兵“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本章讲:“故有道者不处”,就是讲实施德治的君主是不会轻易用兵的。因此,老子强调:“不得已而用之。”用兵是德治的辅助手段。历代学者对本章原文之争议较多。请参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第一版123-129页。
注释:
1、兵:指兵器和战争。
2、“有道者不处。”依德治国的君主不会轻易使用战。
3、贵:崇尚,重视。《尚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贵左”“贵右”,属于古礼仪制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汉书·周昌传》:“吾极知其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秩位为左迁。”如《淮南子·汜沦训》:“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尚贤右鬼。”高诱注:“右,犹尊也。”老子在这里既讲“贵左”,又讲“贵右”,反映了他所处时代对“贵左”,“贵右”的认识,强调区别对待。“用兵则贵右”。《尚书·甘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蔡沈注:“左,车左;右,车右。……古者车战之法,甲士三人,一居左,以主射;一居右,以主击刺。”没有“贵左”,“贵右”的概念。
4、恬淡:安静。
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与前文之“贵左”,“贵右”只能分别分析。
6、莅:莅临,到位,来临。
今译:
在治理国家时,用兵对付老百姓是不吉祥的,人们都厌恶它。所以依德治国的国君不用它。君子平时居处以左为贵,打仗坐在战车上,以右击刺为贵。用兵是不吉祥的,依德治国的人不用它。在处理社会矛盾中,不得已才用兵。治理国家安静无事为上策,不得已用兵,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好战,将杀人看作快乐的事。凡是乐于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吉庆的事以左侧为上,凶丧的事以右侧为上。偏将军居于左侧,上将军居于右侧,是讲进行丧事的礼仪。杀人多了要用悲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要用丧礼的仪式对待战死的人。
第五十七章(世传本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①;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②;攘无臂③;
执无兵④;乃无敌矣⑤。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⑥。
故抗兵相若⑦,哀者胜矣⑧。
提要:
本章讲用兵之道理,这个道理的根本是在于平时对兵卒的爱护,就是第六十七章“三宝”中的慈在治兵中的表现。文中主张,不要主动挑起战争,不要得寸进尺,而是“退尺”。对敌人的行为忍无可忍时也要忍,但不要轻敌,待不得已用兵时,卒兵勇猛,必然获得全胜。
注释:
1、主:战争行为的主动进攻。“而为客”,处于防守,不得已而迎敌。
2、行(háng),兵卒的行列。“行无行”:虽有行列,却无阵势。
3、攘:举起。“攘无臂”,虽然要奋力举起,却不举臂奋争。
4、“执无兵”:虽有兵器,却不执出势威。
5、“乃无敌矣”(这样有素养的军队)就无敌于天下了。以上四句:世传本作:“行无行,攘无臂,扔(乃)无敌,执无兵”,其中“扔(乃)无敌”历代注家不一。又在“执无兵”之前。马王堆甲、乙本,作“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一个矣字,点明了“乃”非“扔”,解为无敌于天下,顺文成章,因此从马王堆甲、乙本,以解千年之争。
6、“吾宝”:第六十七章“吾有三宝”。
7、“抗兵相若”,抗兵:战争的双方。相若:实力相当。
8、“哀者”:指“攘无臂,执无兵”的一方,即“不敢进寸,而退尺”的一方,这一方是正义战争的一方,是“不得已而用之”的一方,这一方的兵卒受到慈爱,因而勇猛无敌,这就是,“乃无敌矣”的原因。
今译:
过去的兵家讲过:“我不主动侵犯别国,而要有备,(对别国的领地)不前进一寸,在必要时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不在敌人面前摆阵势,不要振臂奋争,不要执握兵器势威,这样做,兵卒勇猛,就会无敌。祸害之大莫过于轻估敌人的力量,轻估了敌人,很可能丧失治国的宝贝。所以两军的势力相当的时候,忍无可忍的一方,爱护兵卒的一方就会取得胜利。
第五十八章(世传本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①,以奇用兵②,
以无事取天下③。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④: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⑤;
人多利器,国多滋昏⑥;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⑦;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⑧。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⑨;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提要: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探讨“无为而治”的治国安邦之道理。(可参阅第2、3、10、38等章注释)
注释:
1、正:陈国庆,张养年注:“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正:应指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
2、奇:巧,诡秘。
3、无事:无私欲,不争霸。
4、以此:以下面这段话为依据。
5、忌讳:禁忌、避讳。弥:广,大。弥贫:越来越贫困。
6、利器:锐利的武器。滋昏:昏乱。
7、奇物滋起,稀奇的物品就越多。
8、彰:明白,详细。
9、自化:自然顺化,自我教化。
今译:
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治理国家,出敌于意料之外的用兵,不要为了私自的目的去争战。我为什么知道这些道理呢?以下面的话为依据。(治理)国家的禁令越多,百姓的生活越贫困,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昏乱;人们的技术越巧,稀奇的物品就越多;制订的法令越详细,盗贼反而多起来。所以,有学问的人讲:我不干扰民众的生活,民众自然顺化,我好静,民众自然端正;我不干扰民众生产,民众自然富足起来;我不异想天开,民众自然淳朴。
第五十九章(世传本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①,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②。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③。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④。
善者果而已⑤,不敢以取强⑥。
果而勿矜⑦,果而勿伐⑧,
果而勿骄⑨,果而不得已⑩,果而勿强⑾。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⑿,
不道早已⒀。
提要:
这一章集中讲辅佐当政者的言行。“不以兵强天下”,即谋臣在提出治国方略时,不要轻意提出用兵战征服天下。因为“其事好还”。且“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并用这样的道理劝解“人主”(国君),请国君依德治国。“善者果而已”以下六个果字都代表了德治的内容。
注释:
1、佐:辅政;人主:当政者,如国君。本句一般指辅佐人主的武将。
2、还:回击,还报。讲“以兵强天下”之后所遭受的反抗。
3、生:生长,本处指征战的部队,所到之处践平了荆棘,又重新生长起来。
4、凶:严厉,疫病流行。
5、果:成果,达到了目的。
6、取强:逞强。横暴。
7、矜:自尊自大。参本书第十五章注。
8、伐:征伐。参本书第十五章注。
9、骄:骄横,目中无人。
10、已:停止。《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不得已,不:助词。得已:就停战。
11、强:逞强,勿强:不要横暴、烧杀。
12、不:助词,加强语气。如好不痛快。不在句中无意义。不道:这就是“道”即自然规律。
13、已:代词,意即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早就是这样的,老子在这里用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劝解当政者。
今译:
用社会发展规律辅佐君主,不要用强兵去征服天下,因为被征服的人们会起兵反抗的。远征的部队所到之处践平了荆棘,可以重新长起来;大批军人过后,环境污染,必然有疠疫流行。善于治理邦国的人达到了目的就停止,不施横暴。达到目的了不自尊自大,达到目的了不用自己的偏见去征战民众,达到目的了不耍骄横,达到目的了就停止战乱,达到目的了不要对民众横征暴敛。自然界的规律是:万物长到成熟了,就要向衰老转化,这就是自然规律(道)的本质。(不按自然普遍存在的规律办事,就必然很快死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早就是这样的。
劝施德治
第六十章(世传本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①;
善言,无瑕谪②;
善数,不用筹策③;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④;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能解⑤。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⑥。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⑦。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提要:
这一章仍依无为而治思想作指导,通过对社会交往中的言行的探讨,剖析当政者们的言行,要求他们深入实际,了解实情,根据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办事。应将该章看成是世传本第二十四章、二十一章之后,对当政者们言行的进一步剖析。该章的哲理性不可忽视。
注释:
1、辙迹:车轮子留下的轨迹。比喻人的言行不遭众人反对。
2、瑕:玉器上的斑点,瑕谪:语言失度。
3、筹策:计数的工具,又叫筹码。
4、楗:朱谦之《老子校释》:“范应元曰:楗,拒门木也,……横曰关,竖曰楗。”朱氏指出:“方言五:户鑰,自关而东,陈楚之间,谓之键,字亦作间”。“间乃老子书中用楚方言,假借为楗”。朱氏将关楗二字解清楚了。
5、结:《说文》:“结,缔也”指契约。《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6、袭:覆盖。袭明:智慧潜藏于胸中。
7、资:《尚书大传·尧典》:“资豐于天子之国然后祭。”郑玄注:“资,取。”在此引申为借鉴。
今译:
善于办事的人,不遭众人反对;善于说话的人,语言不会失度;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设计门栓的人,不用关楗而门不可开;善于同邦国之间和睦相处的国君,而是与邦国订立书契,也不能轻意废除。所以有学问的人,善于了解人的心理状态与优点,因才施用,没有被遗弃不用的人;常分析物品的特点作到物尽其用,没有废弃的东西;这样的人胸中深藏智慧。所以,有学问的善人,可以当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的缺点、问题,可以作为有学问的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他人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智慧无量也是一个糊涂旦。这中间潜藏着精深的奥妙。
第六十一章(世传本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
善言不辩②,辩言不善③。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④。
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已愈有⑥,
既以与人已愈多⑦。
天之道⑧,利而不害⑨,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提要:
本章主讲在观察人的言行的过程中要用辩证关系看问题,在当时讲,老子的告戒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应是老子研究社会学的一种尝试。如好听的话,不一定可信;辩解的人,不一定怀有善心等。近几十年来,有些学者在评价此章时,往往用辩证唯物主义要求老子,指责老子认为“辩者一定不善,善者一定不辩”,用绝对化的方式理解“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甚至将老子的思想推向形而上学,这就严重了。我们讲:在《老子》全文中,老子的博学多识,看问题的辩证哲理是不可忽视的。用春秋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发展基础分析,老子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站的高,看的远,不愧为那一时期的思想家,治国方略家,哲理伟人。有学者指出:《老子》“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异谱系”。但《老子》全书,以探讨安邦治国为出发点,老子的一切言论都没有离开这个出发点,是我们必须把握着的脉络。
注释:
1、信言:可以相信的语言。
2、善者:语言、行为善良的人。
3、辩者:巧言的人。
4、博:知识广博。
5、不积:没有积累财物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力邦助别人,自己感到充实。
7、“既以与人己愈多。”尽力将物质给别人,自己更丰富。
8、“天之道”:统指自然界的衍变规律。
9、“利而不害。”有利于万物而不害它。
今译:
真心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可信。善心的人不辩解,辩的人不一定心善。(表面上)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渊博,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看上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对财物不一定重视积累;尽力帮助别人,自己感到充实;尽力将自己的物质分给别人,自己感到更丰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有利于万物生长而不害它;有学问的人做了许多好事,不与别人争夺功德。
第六十二章(世传本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①,非以明民②,将以愚③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④。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⑤。
知此两者,亦稽式⑥。
常知稽式⑦,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⑧,
然后乃至大顺。
提要:
从文词表面上看,本章其本意讲“愚民”最为典型。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看来如此露骨。我们分析:应该以本章全文为基础,应该依老子全书对民众的态度为准绳。本章有三个“智”字。第一个智字“以其智多,”讲的是民众的智慧。第二、三个智字,讲的是当政者治国的谋略,在老子笔下带有贬意,指机巧。即用技巧争服人心,掳夺民财,这样的当政者就是国贼。从全书讲:第三章“使民不乱,……虚其心,实其腹……。”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二、十、五十一章:“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思想,都是甘心为民众谋福利的思想,与愚民政策毫无关系。当代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价》315页指出:“……老子期望统治者,导民以‘愚’。老子生当乱世,感于世乱的根源莫过于大家攻心斗智,竞相伪饰,因而呼吁人们扬弃世俗价值的争纷,而返归真朴。老子针对时弊,而作这种愤世矫枉的言论”反对统治者的机巧黠滑。所以有些章节中讲到“愚民”,其实讲的是民众的质朴、顺应自然的一种表述方式。所以后文讲:“不以智(机巧)治国,国之福。”“玄德深矣,远矣……”。
注释:
1、道:当政者治理国家的各类政令。“善为道者”:能够根据各种社会规律出示政令的人。
2、明民:民众明了治理国家的道理。
3、愚:《说文》:“愚,戆也”。本处指戆厚。
4、智:智谋。智多,知道的事理多,想的问题多。
5、“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以上两句中的智,指机巧,伪善,属贬意,是抨击当政者的。如第五十三章抨击搜刮民财的当政者的强盗头子。
6、稽:治理,管理。《尚书·梓材》:“若稽田,既勤敷菑”。蔡沈集传:“稽,治也。”“两者亦稽式”,以上两种即“国之贼”,“国之福”的治国方法。
7、“常知稽式”,弄清楚治国的两种方式,(知道不以智——机巧治国)是一种“玄德”。
8、“与物反矣”。本句依“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展开,指出两种治国方式不同,取得效果相反。
今译:
从古以来,能够根据各种社会规律出示政令的当政者,(其政令)不是将政令的道理交给民众,而是使民众保持质朴、戆厚。治理民众的困难,使民众知道的事理多,想的问题多,意志难于统一。所以用机巧治国的当政者,是国家民众的贼;不同机巧治国的当政者,是国家民众的福。知道有两种治国的方式,弄清楚(不以智——机巧治国)是一种玄德,玄妙的德所含的内容又深又远(当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式,知道)取得的效果相反。然后才能(使国家)顺应自然发展。
第六十三章(世传本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②,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③。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④;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⑤。
提要:
这一章是按世传本第十八章展开讨论的,其指导思想仍然是“智慧出,有大伪”。这一章突出一个绝字,依绝圣弃智开篇。绝:抛开,抛弃。文中前三层意思贯穿着“无为”思想的内核,又落脚在“绝学无忧”。“绝学无忧”在世传本中都收入第二十章之首句。但历代学者多提出质疑。马叙伦曰:“‘绝学无忧’一句,当在上章”。(请参朱谦之老子校释第二十章校释)所以陈国庆、张养年二位将世传本第二十章的首句“绝学无忧”移作本章的结尾是有道理的。我认为在本章中还突出一个学字,因“绝学无忧”恰是“为学日益”的反衬,是从学的反意即“绝学”(不研究各类事物存在,发展的事理)才没有忧愁立论的,说明一个人明白许多道理是通过学习研究获得的。“绝学无忧”,放弃对事物哲理的追求,才能不思考忧患。
注释:
1、圣:于事无不通谓之圣。此句中圣指圣人,即有学问的人。《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谓之圣”。赵歧注:“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意即能够化解大的动乱的人就是圣人。古时在民众中,炎黄、尧舜、孔孟等均为圣人。
2、绝仁弃义:王弼注:“仁义,人之义也”。《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毛传:“义,善也”。
3、以上三句可参《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与本章意同。《胠箧》依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年田成子杀齐国的简公,史称田氏代齐为背景展开讨论。问曰:“盗亦有道乎?”跖答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文中拼击田成子“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也许《老子》这一章讲的“绝圣弃智”也是依“田氏代齐”讲的。
4、“故令有所属”,使民众怀有一定的信仰。
5、“绝学无忧”由第二十章移此。参本书第十一章提要。
今译:
杜绝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猜想,抛弃自己的智慧,不公布治理民众的规矩道德,让民众顺其自然发展,民众所得到的利益就多;放弃用假仁假义欺骗民众,民众会上孝父母,下慈幼弱的;不创造机巧的事物,当政者们不与民众争夺利益,就不会有盗贼。当然,靠上面三条办法来治理国家是不够的,所以应该从思想上使人们的认识怀有某种信仰,使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欲杂念,放弃对事物哲理的追求,抛开圣智仁义。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免于忧患。(该章说明圣智仁义都是学来的)
第六十四章(世传本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①,以百姓为刍狗②。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③?
虚而不屈④,动而愈出⑤。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⑥。
提要:
本文在将天地拟人化的基础展开讨论,提出天地不施仁政仍凭万物春萌秋杀,自生自灭。老子的本意在于借用这一自然现象衬托人事。刍狗,用刍草札的狗等动物作祭祀之用,这是春秋时期废除牲畜祭祀后出现的一种祭祀方式,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指责当政者们不把人当人看待。本章的第二层意思是将天地比作大的风箱(橐籥),并借用人们熟知的鼓风现象,说明当政者政令繁多,出尔反尔的危害,不如少说,少出政令或不说为好。
注释:
1、不仁:不施仁政。
2、刍狗:春秋前后,我国社会逐步由农奴制过度到封建制,在贵族的礼仪中逐步将人祭和牲畜祭祀改进为用草札成人和动物形象作祭祀这礼。“以万物为刍狗”,仍凭万物(本处指落叶植物)春萌秋杀,自生自灭。老子的本意在于借用这一自然现象衬托人事,指责当政者们不把人当人看待。
3、橐籥(tuó yuè)橐:两头没有封口的布袋,又古代冶炼时鼓风用具的外壳。王弼注:“橐,排橐也。”朱谦之校释:引“吴澄曰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也。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徧之体,籥象元气,茵蕴流行之用。”
4、屈:枯竭,穷尽。《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杨倞注:“屈,竭也。”
5、愈出:风越多。
6、穷:极端,多言数穷,当政者的政令繁多,出尔反尔。守中:中通冲,守中,虚静,其实质强调的是无为思想。
今译:
天地无情,让万物自生自灭;当政者们不施仁政,把老百姓当用草扎的狗一样看待。天地之间好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内面空虚,但产生的风没有穷尽,动作越快,排出的风量越大。当政者们的言论好比风箱,言论越多,出尔反尔,不如守着空虚不说不动,让事物自然发展。
第六十五章(世传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②;外其身而身存③。
非以其无私邪④?故能成其私。
提要:
本章分两层意思。前一层用天地之自然现象作铺垫,说明天地“长生”的道理。目的在于利用天地之道理比拟为人的品德。后一层是本章的主题,要求当政者们修养自己的品德,要作到“后其身而身先”,要作到“无私”才能“成其私”。故本章归入《德经》。
注释:
1、长生:指天地永远存在运行不休,周而复始。“天地所以能长久者”。老子将问题提到读者面前。回答说:“以其不自生”。即天地运行往复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
2、“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当政者们带领民众做事,如果行动在民众后面,必须走到民众的前面去,即要求当政者们身先士卒。
3、“外其身”,将身体置之度外。
4、本句讲,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
今译:
天和地长久的存在,天和地之所以能长久的运行不休,周而复始,是因为天和地周而复始的运行不是为了自己,没有私心,所以能长生。当政者们带领民众做事,也应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将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能很好地生存。不正是由于当政者没有私心,反而能继续当政满足自己的私欲。
第六十六章(世传本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①;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②。
金玉满堂,莫知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③。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提要:
本章首先将为人的四组品德提出来让人思考,然后利用自然界的瓜果及农作物的春萌秋杀现象提升为“功成身退”,指出:这是天道(客观规律),本章之目的在于劝解人们修养自己的品德,故归入《德经》。
注释:
1、《管子·白心》:“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己也。”与本句意同,都是劝解人们做了一点事,不要自高自大,应该适可而止。
2、揣:捶击。本句转释打制铁器,即将铁制兵器打击得十分锐利,但是不能长久保持,因为铁器是会生锈的。
3、咎:灾祸,过失。自遗其咎,即自食恶果。
今译:
干事总想填满自己的欲望,我劝他适可而止;捶打兵器总希望达到最锐利,可是兵刃上生锈,不能长久保持锐利,金和玉堆满一堂,能够守住吗?有了富贵就骄横,只能是自食恶果。自然界的万物如树木和庄稼,都是春萌、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自然界的表现为“功成身退”的客观规律,为人处事也要尊重这些道理。
第六十七章(世传本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①;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②;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③。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④。
提要:
这一章依奴隶主贵族的生活享受为基础展开讨论,指出:五色、五音、五味、畋猎以及难得之货的负面效应。但是我们应该理解的是,老子所指是揭露奴隶主贵族们对上述生活的贪得无厌,纵情享受的害处。在奴隶制度之下,广大的奴隶们是不会有此享受的。文章结尾提到“圣人”,在此“圣人”指懂得上述生活道理的人们,因此这里的“圣人”范围较广。“为腹”与第三章“实其腹”意同。“不为目”,即不满足于五色。应该看到,目在此具有代词意义,它应包括“不为追求五音、五味、畋猎”享受的意义。本章是老子观察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之一。
注释:
1、爽:伤败。《淮南子·精神训》:“五味乱口,使口爽伤”。
2、发狂:纵情,放荡,《论语·阳货》:“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左传·文公十二年》:赵穿“好勇而狂”。经常驰骋狩猎,情欲行为必然放荡。
3、妨:伤害,《国语·周语下》:“用物过度,妨于财”。任继愈指出:“妨,在这里特指盗窃”。世传本第三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为盗。”与“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讲的是一个道理。因此,“行妨”可释为盗窃。
4、彼:指目(五色、五音)一类事物;此:指广义的圣人为腹。
今译:
贪念于五色会伤害眼睛,嘈杂的声音使人耳聋,贪欲于厚腻的五味使口味伤败,经常骑马驰骋于猎场,使人情欲放荡,珍贵的物品会勾引人行窃。所以懂得上述道理的人,只要实其腹,去掉对五色、五音、五味、畋猎等的贪念,只为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第六十八章(世传本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①,静为躁君②。
是以君子③终日行不离辎重④,
虽有荣观⑤,燕处超然⑥。
奈何万乘之主⑦,而以身轻天下⑧?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⑨。
提要: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本章的“结论”,讲的是治国方略与国家存亡(失君)问题。为说明这一问题,老子提出重、轻、静、躁两组相对对立概念。开章老子指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强调了重与静在两组矛盾中的主导作用。有学者将躁释作动,指出:“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但他(老子)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老子新译》1978),结合原文分析:我们认为,将躁释作动,欠妥。因为原文中的躁是浮躁、急躁,是讲当政者的品德与政令的修养水平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静与动的概念,因此认为“老子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的意见与原文本意不符。老子的静是什么意识呢?在《老子》中静具有冷静、稳重的意义。如第十六章“守静笃……”讲的是虚静、宁静的心态。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这是老子仔细观察动物界牝牡之求偶,交配过程中行为现象后提出来的,是对生殖规律性的认识。在这一章中“静为躁君”应释为:当政者在发布政令之前切弃急躁,应冷静思考,要用冷静来压倒急躁。作为一国之君,只有深思熟虑地下达政令才好。轻浮下达政令,必然丧失根基,急躁行事,必然丧失主宰国家的权利。
注释:
1、重:厚重。轻:轻浮。重与轻指当政者处理民众事务的两种态度。但“重为轻根”是讲重是轻的基础,具有哲学意义。老子善于在各种条件下选择两组相互对立概念上升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文字后表述出来。
2、静:安静;躁:浮躁、急躁。《老子》中的躁具有特定的内涵,不具有“动”的概念。请参提要。
3、君子: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均作“圣人”。《韩非子·解老》,马王堆甲乙本作君子,本文从之。
4、辎重:出征随带的专载粮草等的车辆。本文指有权势的人外出时都要带足吃穿的美食与用具。
5、荣观:荣:荣显富贵。《吕氏春秋·务大》:“其名无不荣者。”高诱注:“荣,显也”。观:遊览。《左传·昭公四年》:“仲(壬)与御莱书观于公。”杜预注:“仲(壬)与之私遊观于公宫”。任继愈释作:“贵族遊玩享乐的地方”。可从。
6、燕:安闲。《易·中孚》:“虞吉,有它不燕”。孔颖达疏:“燕,安也”。任继愈释:“燕处,贵族日常生活享受”,“超然,不陷在里面”。可从。
7、万乘之主:即春秋时大国的国君。
8、“以身轻天下”,轻:与“重为轻根”之轻呼应。即不要轻率地提出与国情不符的治理国家的办法。
9、“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率地提出治国方略失去基础,急躁地处理社会矛盾会失去君位。
今译:
厚重地对待民众是治国的根本;冷静地出示政令为上策。因此,有权势的人出去遊玩,总要随带足够的粮草和用具,虽然享受佳肴,遊览胜景,却不贪念沉溺在里面。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国君,不考虑自身的安危,往往轻率地出示政令,轻率地出示政令必然丧失民众的基础;急躁地处理社会矛盾会丧失君主的地位。
第六十九章(世传本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①?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②?
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
故知足不辱,知耻不殆,
可以长久。
提要:
本章重点讲名、利、身(生命)三者之间的关系,讲的是修身的道理,如同第十三章讲宠辱若惊一样,本章完全从社会学之内在规律讲治国之道理。
注释:
1、身:性命。孰:谁。亲:亲近,可转释为重要。
2、得:贪得。亡:丧失性命。病:有害。贪得某物与保存生命那个重要。
3、甚爱:指对前文名的偏爱,或对外表的过分追求。如一个家庭住处的豪华,一个国家设置庞大的军队、宫殿等,那就是“大费”。
4、多藏:国家过多的征收赋税;厚亡:亡,民众丧失的财物;厚亡,对于民众讲,必须之生活物质大量减少。
今译:
对于一个人,名声和生命比哪一个重要?生命与财产比哪一个重要?贪得与丧失性命哪一个有害?过分地追求名利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当政者过于积累财富,使民众生活必需品减少,蕴藏着惨痛的结局。所以,知足的人不会有耻辱,懂得羞耻的人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平安。
第七十章(世传本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谷)王者①,
以其善下之②,故能为百谷王③。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④;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⑤。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⑥。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⑦。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提要:
本章将自然界之江海归纳百川的现象上升为哲理,赋予江海甘居低洼之地的品德,希望当政者为了民众的利益甘居下等,用谦让的态度对待民众,在《老子》全书中,如第八章“上善若水”。又如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第三十二章:“犹川谷之与江海”等,都赞誉水“甘居下”的思想。
注释:
1、江海:水的下遊,百川之水所归,故为王。川,马王堆甲、乙本作谷。谷:深的坑穴。《易·井卦》:“井谷射鲋”。本章谷,统指湖泊含山溪川流。湖泊山溪、川流之水统归入江海。
2、“善下之”,江海安居于低洼之地。要求人们有甘居低下的品德。
3、“百川王”,所有的湖、泊之水都流向江海,故比拟为王。
4、“上民”,居于民众之上;“言下之”:在口头上应该谦让。
5、“欲先民”:当民众的领导者;“身后之”:把得失放在人民之后。
6、本句讲:懂得客观规律的领导者处事,民众不感到有负重,(在事务中)身先士卒,民众不认为有防害。
7、乐推:喜欢推荐而不厌弃他。
今译: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湖、泊、山川溪流归附,是因为安居于低洼之地,所以能为百谷之王。因此,有学问的人,想作为当政者,必须在口头上谦让;想当民众的领导者,必须把得失放在民众之后。懂得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领导者处事,民众不感到有负重,(在事务中)身先士卒,民众不认为有防害。因此天下的民众乐于推荐他而不厌弃。因为他不与民争利,所以天下的人不与他争利。
第七十一章(世传本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①,天下之牝②,天下之交也③。
牝常以静胜牡④,以静为下⑤。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⑥;
小邦以下大邦⑦,则取大邦。
故何下以取⑧,或下而取⑨。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⑩,小邦不过欲入事人⑾。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提要:
本章探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老子在此主张相互谦让,两者可以各得其所欲。
注释:
1、大邦:马王堆甲本作邦,乙本作国。春秋时期,诸侯封国称邦。老子笔下的邦指小国。本章特指大邦。古时大邦还与善良、正义、厚德相联。《孟子·尽心》:“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指财物丰厚。光辉:照耀他人,指接济弱者,宽厚待人,受人崇敬者。下流:居于某水的下遊,本文喻指大国应该像湖、海一样,谦居于百川之下。
2、牝:本指动物的雌性,在此指低洼的地方(下游)。
3、交:交会,会聚。
4、“牝常以静胜牡”,牡,雄性动物。牡,在此指相对于比牝(洼地)高一些的地方。老子在此借用他对各类动物在交配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动物生理现象,类比于大邦,要求大邦应该具备“静”(无争、和谐)的品德。
5、大邦应具备谦让,谦下的品德。
6、“以下小邦”这是一个词组,要求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
7、“以下”:这个词组要求小国对大国也要谦让。
8、“下以取”。依谦让可以取得。
9、“下而取”。而:能够,依谦让能够取得。
10、兼畜:兼:兼并;畜:容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杜预注:“畜,犹容也”。兼畜即兼容,吞并。
11、事人:事,侍奉。
今译:
大国的品德要像甘居下流的湖海一样,天下最低洼的地方是天下(的水)交会的地方,(动物界的)雌性常常以安静战胜雄性,甘居于谦让的下流。所以大国应该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也要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大国可以依谦让的态度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能够以谦让的态度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不过想兼容(领导)小国,小国不过想侍奉大国,(大国和小国)都互相谦让,两者就可以各得其所想到的东西,大国应该甘居于下位。
第七十二章(世传本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①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②。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其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④,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提要:
本文其实质是将民众比作柔弱的水。但老子看到了洪水的威力。第八章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当民众挣扎于死亡线上达到“民不畏死”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由此,老子告诫当政者们要“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为广大受苦受难的民众办事。否则要注意民众的暴力如洪水“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的威猛的冲击。
注释:
1、“攻坚强者。”洪水泛滥之时具有开山劈石之力。第四十三章“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与此意同。
2、“无以易之”。没有什么能替代它。
3、“受国之垢”。垢:污秽之物。全句:承担国家的屈辱。
4、“不祥”:灾难。“受国不祥”,承担全国的灾难。
今译:
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柔弱了,(但是当洪水泛滥之时,具有开山劈石之力)攻破坚强的山石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替代它,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洪水威力,但没有人能利用水的威力。所以有学问的人说:“承担一个国家的屈辱,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承担各个国家的灾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第七十三章(世传本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①,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②,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③,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④,是贤于贵生。
提要:
本章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民众与贪得无厌的少数当政者作为一组矛盾提出来讨论,是第七十四章的续论。明智的当政者读后,应该引起反思,用当今的话讲,叫做必须减轻农民负担,才可安定团结。
注释:
1、上:国家,当政者。
2、“上之有为”:当政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出示政令。
3、“其上求生之厚”:当政者贪得无厌。
4、“无以生为者”:不追求生活享受。
今译:
民众遭受饥荒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征收的税太重引起的;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当政者不按社会上的客观情况出示政令,引起民众反抗,不好统治;民众轻死是因为当政者搜刮民财,使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民众还怕什么死呢?只有不追求享受的当政者,才比过份贪得无厌的人高明。
第七十四章(世传本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①,而为奇者②,
吾得执而杀之③,孰敢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以上八个字根据马王堆甲、乙本补入)常有司杀者杀⑤。
夫代司杀者杀⑥,是谓代大匠斵⑦。
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提要:
这一章可说头重脚轻,文词不炼,有前呼,无后应。全文不像老子所著。历代学者在注,译中都没有解决文章的一致性。如果说本章有一个中心思想,那么: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民众挣扎在死亡线上,还怕死吗?民不怕死,当政者们何必用死来吓唬人。但后文讲杀,又讲代杀者。如果寓意,就是寓“玩火者,必然自焚”。
注释:
1、马王堆甲、乙本作恒。恒:恒常,经常想到怕死。
2、奇:奇异。“而为奇者”,做坏事的人。
3、执:抓捕,拘押。
4、“孰敢”:谁敢做坏事?
5、“常有司杀者。”朝廷专设“司刑者”,《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法,……若司寇断狱弊讼,则以五刑之法诏刑罚。”“常有司杀者”相当于后世的“刀斧手”。
6、“代司杀者”,替代司刑的人。
7、“代大匠斵”。大匠:木匠,斵(zhuó琢),砍木头。
今译:
民众不怕死,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人?假若要使民众经常怕死,那些做坏事的人,我就抓来杀掉。谁还敢再做坏事?若民众本来就怕死,则(朝廷里)专设司刑的人杀捣乱的人,(或者令)代替司刑的人去杀,正如叫不会做木工的人替代木匠砍木头。代替木匠砍木头(的生手),很少不砍伤自己的手。
第七十五章(世传本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
无狎其所居③,无厌其所生④。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⑤。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⑥,自爱不自贵⑦。
故去彼⑧取此。
提要:
本章的中心思想强调当政者应该有自知之明。指出当政者压迫越重,民众的反抗就越猛,作为当政者,应该使民众安居,应该使民众有谋生的出路。
注释:
1、威:统治者的镇压和威慑。
2、“大威至”:指民众的反抗与斗争。
3、狎:戏弄,压迫,侵犯。《荀子·正论》:“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斗者……。”杨倞注:“狎,戏也”。
4、厌:镇压,抑制,阻塞。《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齐师围城,……将以厌众。”杜预注:“以厌众心,不欲使知已降也。”
5、这个厌字,作厌恶解。
6、“不自见”。不(在民众面前)表现自己。
7、“不自贵。”不(在民众面前)自显高贵。
8、彼:本文中指自见、自贵。此:本文中指自知、自爱。
今译:
当民众不惧怕统治者威慑的时候,那么,民众的反抗就暴发了。所以当政者不要压迫得民众不能安居,不要阻塞了民众谋生的道路。只要不压迫民众,民众就不会厌恶当政者。因此,掌握了社会规律的人,自知自己的言行不在民众面前表现自己,自爱不在民众面前自显高人一等。所以舍去自见、自贵,保持自知、自爱。
第七十六章(世传本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①,勇于不敢则活②。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③,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④。
天之道⑤,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纟单 然而善谋⑥。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⑦。
提要:
本章讲人在社会上处事,不要盲目从事,应该分析情况,冷静对付。按照社会规律办事,都会取得好结果。老子指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成为旷世名言。
注释:
1、敢:在此为勇的贬意,指盲目的勇敢,盲目拼命。
2、不敢:不盲目拼命。
3、恶:厌恶,不喜欢。
4、“是以圣人犹难之”。马王堆甲、乙本,唐景龙易州碑刻本均无此句。然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碑刻本刊刻之。任继愈指出:“这一句可能是古代的注解误入正文的。易州龙兴碑文和敦煌卷子本都没有这一句。”
5、“天之道”:在此指社会规律。由此而引出:“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6、纟单(shān):安然,坦然。
7、恢恢:宽广。疏:稀疏。不失:不遗漏。全句指:天道公平,对作恶者一定不会放过。
今译:
盲目拼命就要遭受杀害,不盲目拼命就可保全自己,这两种情况,那一种好呢?天所厌恶的,谁能说清楚?有学问的人也难说清楚。按社会规律讲: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对,不召唤而自己来到,坦然对事而善于筹划。天张开了极大的网,(这张网)虽然稀疏,但不会放过作恶的坏人。
第七十七章(世传本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①。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②;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③;
虽有舟舆④,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⑤。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⑥。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提要:
本章描写了一个弱小国家存在的事实。这个国家的国君,有许多家俱也不使用,民众怕死不愿迁移。此文与老子在其他章中多次讲的“民不畏死”不一致。因此单用这一章来证明老子主张复古,其理由欠充足。老子只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到诸侯分争,掠夺兼并,给民众生活带来动乱。因而主张当政者们应该“安其居,乐其俗”,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让民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老子时代,老子不可能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的产生,会促进社会变革的进步意义。因此,我们没有必须指责老子有小国寡民思想。
注释:
1、寡:少。“小国寡民”指国小人少。
2、“什伯之器”。任继愈氏逆旧注兵器之说,指出:“什,众也,杂也,会数之名也。资生之物谓之什物,……所以称什为‘什器’……”。
3、徙:迁移,迁徙。
4、舆:车子。
5、甲兵:武器。陈之:陈列,引申为战地布阵。
6、“至治之极”。马王堆甲、乙本,唐景龙,易州龙兴观碑本,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碑本等无此句,陈国庆、张养年引入此句,顺理成章,但未讲明出处。朱谦之《老子校释》案“付(付奕道德经古本篇)、范(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甘其食’上有‘至治之极民各’六字”。可见,此语为后人所加。
今译:
国家小,人口少,(作为国君)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民众看重自己的生命,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有车,出门也不必使用;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必要布阵打仗;使民众恢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家治理得好极子。吃(自己种的)粮食,采摘的甜瓜果,穿(自己染织的)衣服,居住安逸,乐意过着习惯的生活,(站在山上)邻国可以相望,鸡犬之声都可听见,民众至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第七十八章(世传本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①。
生之徒②,十有三③;
死之徒④,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⑤,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⑥。
盖闻善摄生者⑦,
陆行不遇兕虎⑧,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⑨。
提要:
本章前半讨论了人之生存的大概情况,讲到为了谋生挣扎于死亡之地的人群占十分之三,从而引出了下文,专门探讨谋生的技巧。本章没有明指客观规律及德治问题。因此,从本章起,将其归“其他”。
注释:
1、“出生入死”。陈国庆,张养年注:“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可从。
2、徒:同一类,如党徒。《左传·襄公十三年》:“岂为我徒。”杜预注:“徒,党也。”“生之徒”,即正在长大的人群,指婴幼儿至少年,这一人群占整个人口的十分之三左右;因此,本章依年令分布,讨论了人口年令段的分布情况。
3、“十有三”,十分之三,此为大约之数,是一个概率概念。
4、死之徒:夭折一类的人群,即婴幼儿夭折和进入老年的人群,亦占十分之三左右。
5、动:动作。“动之于死地”。即为了谋生挣扎于死亡之地。即正属青壮年,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养活老小的人群,这类人群,亦占十分之三左右。由此才引出了“夫何故”的下文。
6、“生生之厚”。为了生活的好一点。
7、“善摄生者”。善于躲避风险的人。
8、兕:(sì)犀牛。
9、“以其无死地。”未有进入危险,死亡的范围之内。
今译:
人在降生以后至死亡的过程中,婴幼儿至少年,大约占十分之三,夭折和进入老年的大约占十分之三,为了谋生挣扎于危险境地的大约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想生活的富裕一点。在谋生中凡是善于保护自己,躲避风险的人陆地走路,选择好行走的线路,避免遇到犀牛和猛虎,战争时期出门,选择好行走的线路,避免与兵士相遇。(因此,善于保护自己的人),犀牛没有机会用上它的锐角,猛虎没有机会用上它的利爪。(不讲理的)甲兵没有机会用上他的刀刃。为什么呢?因为善于保护自己的人没有进入危险、死亡的范围之内。
第七十九章(世传本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③。
天道无亲④,常与善人。
提要:
在其他章中讲到处理大国、小国之间的矛盾时,老子多主张双方克让,用德治思想调解矛盾为好。本章则不然,本章主张在大小矛盾中,采用契约制度是调解矛盾的最好办法,可以达到“而不责于人”。《周礼》记载“大约”,郑玄注:“邦国约也”。可见老子写到第七十九章时,接受了这一思想。并认为实施契约,公平合理,在老子笔下,契约制度也是天道之一。它是老子思想的另一个亮点。世传本第二十七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能解”。
注释:
1、马王堆甲、乙本,唐易州龙兴观碑刻本,唐陕西周至县楼观台碑刻本均无“报怨以德”句。但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之后无故出现“报怨以德”句。陈国祥、张养年主张将六十三章之“报怨以德”句移至此,起到前呼后之效。可从。
2、契(qì)古指借债契据,此契文刻在木板或竹板上,从中劈开,左边的一块,由借主收藏,右边的一块由借债人收藏。“圣人执左契”,即借债主要讨还债务时,将左契送至借债人讨债。
3、徹:古代贵族对农民的收租制度。“司彻”即收租,收租人往往对交租人斤斤计较。
4、“天道无亲”,老子将当政者的契、彻当作天道。
今译:
(与对方)和解重大的怨仇,必然留下余怨。(哪怕是)用德来报答怨恨,也不是妥善的办法。因此有学问的人(处理事务,总要订立契约)收债时拿出左契要债,而不强加于人,就可化解矛盾。有德之人拿出契据,从容待人。无德的人没有契据,像收租人收租一样,社会上处理事务按社会交往的规律办事没有偏爱,契约一类的天道,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第八十章(世传本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①,尚矣;
不知知②,病也。
圣人不病③,以其病病④。
夫唯病病⑤,是以不病。
提要:
这一章专门探讨知识与学习、交往的关系。难点在于对病字意义的理解。本章与第七十章关系密切。本章的“病”,指人生言行中的问题,错误或指知识的贫乏等。
注释:
1、“知不知”,这样的句式在《老子》中常见,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六十三章)“欲不欲,学不学”(六十四章),“知不知”,即掌握别的未有掌握的知识。
2、“不知知”,不了解别人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就叫有问题。
3、病:问题,错误。本句指:有学问的人能讲许多事理,不会出错。
4、病:难。《国语·鲁语上》:“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论语·憲问》:“尧舜其犹病诸?”何晏集解:“病,犹难也”。病病:前一个病作贫困解。《左传·哀公十四年》:“孟孙为成之病。”杜预注:“病,谓民贫困”。此处转释为贫乏。指知识的贫乏。后一个病即难。
5、“夫唯病病”。正因为把知识的贫乏当作与人交往的困难。
今译:
掌握别人没有掌握的知识是很高明的,不了解别人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就有问题了。有学问的人与人交往没有困难,知识的贫乏会给交往带来困难,正因为知识的贫乏会造成与人交往的困难,所以应该加强学习,获取知识与人交往就没有困难了。
第八十一章(世传本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①,事有君②,
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④。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⑤。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⑥。
提要:
本章讲老子本人,属于自白。老子认为他的学说通俗易懂,容易用于实际生活中,言论有宗旨,讲事有主次。他评价,他的学说没被别人接受是因为别人的知识太少。第十一章(世传第二十章)从另一个角度讲到“我独昏昏,……我独闷闷”。亦属自白。
注释:
1、宗:宗旨。
2、君:君主,主题,主要的一方。
3、无知:不理解,亦指对某些知识没有深入研究。
4、“是以不我知”。人们不能理解我的心意。
5、则:准则,榜样。能够效法我的思想的人。
6、被:穿;褐:粗布衣服。玉:宝贝。
今译:
我所讲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用于实践,天下竟没有人能了解我,竟没人实行。我的言论是有宗旨的,讲事情是有主题的,由于人们没有深入研究,他们不能了解我的本意。能够理解我的人稀,能够效法我的思想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学问的人穿着粗布衣服,而怀内揣着美玉(宝贝)。
附录
一、《道德经》的精髓和章秩重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70)※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是老子《道德经》这部书,老子的《道德经》,俗称《老子》,扬扬五千言,博大精深,古老而理奥,既往排斥于诗书易、礼之外,那是历史的旋流。从我国哲学史讲:《道德经》属于《易》、《道》两大哲学体系之一。《道德经》是一部古书,古在它产生于中华远古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建立在“道法自然(1)”基础之上。用老子的话说“吾言甚易知(81)”。老子的“道”概念绝不是建立在空中阁楼之上的,那种认为:道是由老子本人通过他使用气功师的本领,达到“心灵直观到超凡入圣,至美至乐和光辉灿烂的境界”后,写出来的(胡健《赤子·婴儿试解》健康报1989.2.18.)。我们更不能同意,“道”是一个由“古代哲学家把由心灵所观照,所体验到的那种非凡的光辉灿烂的景象视为宇宙的本原和本体”的结果(《发现老子》、华夏出版社2003.1-9页)。我们知道,自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中,按照神仙的要求为老子立传以来,在老子身躯上便蒙上了一层浓浓的迷雾,久久难于拂去,当代伪气功理论家柯云路就宣称“耶苏、释加牟尼,中国的老子,他们都是气功高功夫师,……他们的智慧都是在特异状态中获得的”(柯云路《新世纪》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41)。上述观念,不论是晋代的尊言,还是当今的胡诌,我们都不能同意。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创作于春秋,反映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历史发展至今天,我们更应认真研读,挖掘出她的宝藏。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活生生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我们不同意将他神化,更不同意当今学者继续将他神化。既往一切对老子歪曲了的历史都应纠正过来。首先让无们认认真真地走近老子时代,认认真真地解读《道德经》。
早期的《老子》,大约如同第七十章反映的,老子在讲学中感觉到“天下莫能知”及“知我者希”的处境。这些记载反映了老子思想在早期的传播中以言传为主。因属老子“建言”讲授,所以在言传中称《老子》。后来在关尹子(环渊)、文子等门人的再传、三传过程中,逐渐成文,形成手抄简牍本《老子》传承,或者还有别的形式传承。因此,老子的学说在民间口头传授。任继愈指出:“《老子》的成书,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先秦的典籍很少由个人执笔写成,而是由各学派的门徒不断的发展、补充,经若干年代才成为‘定本’。这一补充和发展的时间,可以长达一二百年以至几百年。”我同意任先生的观点。数百年后韩非子(公元前280—230年)的《解老》、《喻老》证明《老子》的广泛流传。世传本称《道德经》大约在西汉以后。
“道,可道”(1)
由于《老子》这部书与中国远古科学文化、中国远古社会习俗息息相关,在探讨《老子》以前,我们应该简要回顾我国远古原始科学史与社会发展史。这样作有利于我们对《老子》根基的了解,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老子》学术思想的认识。我国的原始科学,假如我们仅从全新世以来的万年回顾,我国以种植农业、制陶业、青铜文化为代表,分别于一万年前、八千年前就已起步,六千年前的陶器上已经刻划出许多陶纹符合,它们都具有原始文字的意义。六千年前的原始水上交通工具、纺织工具、江南的杆栏屋、西安半坡的半地窖式居住群落,反映了那一历史时期中华广袤大地上的原始科学水平。尧帝时期确立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工”,大禹治水的胜利及数学史上“大衍数”的发现,都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范。商朝第一国君汤王所铸的盘铭:“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至夏商之际我国象形文字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西周时期,青铜、玉雕、丝织、马车制造工艺等等都已十分精良。原始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们科学思维的发展,中国式的原始科学思维成为《老子》临盆的重要沃土。夏商至两周时期,我国的原始思维深刻表现为直观思维,推理判断,格致穷究,取象比类方面。如鲧治水在直观下用“堵”,到大禹时接受前人经验,通过推理,依水势而“导”之,治理了洪滥。在《老子》中没有脱离直观,如“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但老子不停留于直观,他从三组直观事物中得到哲学结论,提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教化人。《老子》中的推理判断很多,格致穷究精神很强,他提出对知识的“欲不欲,学不学”,说明他对于知识的渴求精神是超于一般人之上的。在《老子》书中,使用取象比类,更是恰到好处,是老子本人“欲不欲,……学不学”之格致穷究精神结出的硕果。就社会发展讲,夏商至两周的两千余年间,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下的广大奴隶们的生活情景可想而知。后来虽然封建社会建立,但诸侯争霸称雄,战乱连年,广大农民仍然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对生活的期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虽然尧舜实施德治,大禹又改进治国方略,提出“六府三事”,强调做好“政德、利用、厚生”(尚书·大禹谟),尧舜禹史料,在老子时代属于比较高雅的史料,一般农民是难以读到与理解的。依《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其人虽有多说,但主要讲老子即老聃,曾在东周王室管理图书史料(守藏史),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因此,他有条件“欲不欲,学不学”。当他被免去官职后,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广泛研究,用比较长的时间写下了不朽巨著《道德经》初稿,即《老子》作为口头传授的教材。老子著书,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吸取前人的知识,用许多自然现象中蕴涵的哲理劝解当政者们实施德治。因《老子》书中为民众说话,许多章节易懂易记,在民间流传很广。《老子》要求统治者们“为而不恃,功成不处(7)”,“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4)”,“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75)”,尤其老子宣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以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指责:“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77)”此有道者乎?老子指出的这一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对广大农民产生了极大号召力,成为东汉(172-178年)张角的太平道等教派将《老子》奉为教会的主要经典,将老子树为教祖(太上老君)的重要原因。“由于老子哲学中有反剥削,主张平均主义思想,曾为早期道教所借用,成为农民革命的思想武器。”(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5),至今,许多资料都讲:“老子是先秦时代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这一观念值得商榷。我们的研究表明:不是老子本人为创道教而著《道德经》。《老子》八十一章有一条主线,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各类事物,在文章中采用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将其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以后,劝解当政者们实行德治。在《老子》书中,老子为了说明问题,对许多自然现象进行格致穷究,在许多章中将自然规律说成是“道”。这个“道”,金景芳先生指出:“这些道都是什么呢?用今日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规律。老子所说的这些道,第一是变动不居的。第二是这个变动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不是规律是什么呢?”(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82页),但是我们应该指出:老子只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领悟到各类事物内部都存在规律性,这就超出常人了。老子不可能超时代的用现代科学语言讲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的规律性。正如韩非子在《解老》中指出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指出了“道”与万事万物之内在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法则的关系问题。老子写《道德经》不是为某一教派写经文,老子写《道德经》更无创“道教学派”的目的。春秋时期,孔子、墨子都讲过“道”。称孔子遗书的《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的“道”指事物内部的本末、终始、先后,就是讲事物内部的规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中的道,指人在谋事过程中的品德。《墨子·尚贤中》讲人之道更为清晰:“……则此言三圣人者,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则天多其德,下施于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己,故先王之言曰,‘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不困,修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己’”。此文指出:“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是当政者们处事之“道”的核心;当政者的目的应该在于“多其德,下施于万民……”。所以老子讲的“道”“德”是夏商以降的一种文化现象。西汉末年至东汉以后,社会矛盾日驱极化,自太平道教、五斗米教派形成以后,人们的社会现象也发生巨变,至魏时玄学风行,当王弼对《老子》中的“道”的解释突出玄道及葛洪在《神仙传》中按神仙的要求将老子本人神化以后,老子也就根深蒂固地成了道教的创始人了。但在学术争鸣中许多人都认为庄子继承了老子学说,称作老庄学派。庄子多次讲过“道”,有他自己的时代特色,也反映了庄子时代的科学水平。如《庄子·知北遊》:“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应该看到庄子是在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及“为道者日损”之后写下对人之生死道理(内在规律)的,庄子时代认为“气”是人生死的本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气成为解释事物内在规律物质基础。《知北遊》还讲:“精神生于道(人之精神的产生有他内在的规律),形本生于精(人之形体是由父辈的男女媾精后形成的),而万物之形相生(这是庄子不可能讲清楚的),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可见庄子是从比较解剖与生理学角度观察动物,发现了胎生动物之产道与排泄是分开的,而卵生动物两者合为泄殖腔,这些具有解剖与生理规律的特征都成为“论道”的内容了。在《知北遊》中,东郭子向庄子问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在蝼蚁(蝼蛄和蚂蚁的生活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性),在稊稗(杂草的生长中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性),在瓦甓(泥土能烧成砖、瓦也有他自己的规律),在尿溺(人的排尿,就有很深的生理规律)”。庄子接着指出:“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这句话是说,从客观事物中体悟各类事物内部存在客观规律性是有文化的人经常琢磨的。庄子将庄子时代的科学水平贯穿于对“道”的认识之中了。在远古中国文化及人文思想中“道”之内涵是丰富的,它是老子能够完成《道德经》的根本原因。
“解其纷”(4)
在《老子》中关于“道”的认识,我们还应该从前人的经验中进行总结。两千余年来,人们对《老子》这部书的争辩是激烈的,不同时代争辩的焦点不同。从总体讲,多限于老子其人的探讨及文字版本的演进,学术派系的发展。自上世纪初,当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传入我国之后,学术争辩的焦点又逐步转入老子本人的阶级性问题、老子的辩证思想问题、老子的唯心与唯物史观问题。任继愈先生于上世纪末著《老子新译》,他在绪论中指出:“综观《老子》‘道’有五种涵义:1、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2、自然界的运动;3、道是最原始的材料;4、道是肉眼看不见、感观不能直接感知的;5、道又是事物规律的涵义。”任先生的意见是他研究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汲取了吕振羽、杨荣国、范文澜、杨兴顺等许多学者探讨《老子》的新意见后总结出来的。在五种涵义中,我们尤其重视“自然界的运动;道又是事物规律的涵义”。因为在《老子》中都采用极通俗的,他所熟知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的内在规律性解释道,或利用这些内在的、通俗易懂的道理类比于治国安邦之道,劝解当政者们实施德治。任先生还指出:“评价古代哲学家的历史作用,首先要看他在当时的斗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有利科学还是有利于宗教;是促进人类认识的前进还是相反。”“我们的方法是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看他在思想斗争中处在什么地位,与什么思想为敌,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起着什么性质的作用。”任氏的意见,对于我们研究《老子》具有指导意义。
两千余年来,解释《老子》的版本千种之多,智者见智。朱谦之教授在《老子校释》序文中依文字更变为基础,对《老子》版本作了较为详细说明,认为:西汉河上公本,近于民间系统,以唐景龙碑本,遂州碑本敦煌本为代表。在旧本中,汉严尊本与河上公本相近。魏王弼本近于人文系统,以苏辙、陆希声、吴澄诸本为代表。在旧本中,付奕本则为王弼本之发展。此言《老子》旧本之两大体系。朱氏指出:有些本子,“惟在河上,王弼二注俱行之中。”为研究方便,我们将两千余年来的各种版本,统称之为“世传本”。我们的目的,不在于从辩证思维,哲学史观方面探讨《老子》,我们的目的重在从五千言中寻找到老子关于“道”的本意,从五千言中领司老子著《道德经》的根由及它的核心思想。从而探讨归类《道经》37章,《德经》44章。朱谦之在《老子校释·道经一卷》开卷指出:“钱大昕曰:案河上公注本‘道,可道’以下为《道经》卷上;‘上德不德’以下为《德经》卷下。”朱氏重声了世传本中《道经》和《德经》的划分。根据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早年帛书《老子》甲、乙两个抄本及西汉河上公本(西汉文帝,公元前179-164年在位,常问道于河上公)分析:早在西汉时期,《老子》已分为《道经》(1-37章),《德经》(38-81)。只不过《老子》马王堆甲、乙两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世传河上公本等《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不同。马王堆甲、乙本《德经》在前及章秩排列特点,说明当时认为《德经》重于《道经》。不论河上公本,还是马王堆甲、乙本中《道经》和《德经》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马王堆甲、乙本《德经》第80、81章,提前插入66、67章之间)。在整个《道德经》中,道字75个,它们分散于《道经》和《德经》的37章秩之中,(参世传本《老子》章秩中所含‘道’字及《道经》、《德经》重组目录),因此,我们疑这37章中有“道”字者为《道经》,但也存在一定疑虑。我们分析:在世传本的1-37章中,‘道’字33个,分布于18章中;38-81章‘道’字42个,分布于19章中。为何有道字的经文分散?这些矛盾使我们想到:河上公或者马王堆帛书甲、乙本的抄者们在排编原已散乱的简牍时,因编排不慎,错误至今,何者还有别的原因。引起我们重视对81章章秩进行分析,最重要的:当我们对各章经文稍加分析,发现在有道字的章节中有的讲了某些事物的道理(规律性),有的是通过用道、类比于德(治国方略)的。如第十八章:“大道废”,这个道,指国家依德治的治国方略。这句话讲:当德治被废除了,政府不管百姓的死活,才显出仁义(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第三十八章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的经文,就是讲的这一道理。因此,第十八章虽有一个道字,又在三十七章之前的《道经》范围,但它应归入《德经》之中。而在第二章中虽无道字,讲的都是美丑、善恶、以及无名、有名,无欲、有欲、难易相成等辩证关系,因此第二章应是《道经》。在《老子》中上述诸多问题的出现,才是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对《道德经》之章秩进行解构与重组的重要原因。澄清《道经》和《德经》的本来面目,有利于还原《道德经》的原文本意,有利于我们认清老子时代道的概念及西汉以后道的概念之不同。
《道经》《德经》能立定义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道德经》之章秩进行解构与重组呢?他有没有一个规律可循呢?当我们结合老子时代的科学水平,社会发展史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后,知道《老子》这部书中有一条主纲,就是探讨治国方略。不论《道经》还是《德经》都离不开探讨治国方略这一根本目的。其中尤其强调德治。根据当时史料,应该说‘依德治国’,不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协和万邦,……因民享其利,莫不歌咏而乐其生。”《舜典》也讲:“玄德升闻,……慎徵五典。”到大禹时明确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木金土谷惟修,政德、利用、厚生惟和。”甚至将以上“六府三事”编成歌舞,叫作“劝之以九歌”。大禹依德治国,达到了“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事永赖。”被称颂为“帝德罔愆,……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可见夏禹实施德治获得了很大成功。随后的商周两朝在开国之后,都有数百年的德治时期。老子生活的年代,恰是诸侯争霸、称雄时候,以强欺弱,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给老子的印象是很深的。加上他在周王室任职期间,有条件接触许多史料及从当时的天文学家、星象学家、历法学家们那里学来许多天文、历法等许多科学知识,这是老子能够将他的《道德经》建造在许多原始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重要原因。加之老子的兴趣,决定了他围绕治国安邦思考其他一切问题,他对自己要求“欲不欲”,“学不学”,留心于观察自然界、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变化,用他自己的话讲:叫作“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6)。且老子不停留于“观其复”,还要推导一番,从中领悟出哲理,再转入治国安邦之道理的探讨。虽然那时许多学者都在探讨治国安邦之道,与老子同时代的左秋明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治国安邦之道。左秋明依公元前1000-500年左右的周、鲁、齐等八国史料,撰《国语》一部,他在《国语》开篇就讲:周穆王“懋正其德,而厚其性(生),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这两句话恰是“政德、利用、厚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释,说明周穆王继承了夏禹的德治思想。在《国语》的八国史料中都强调德治。只不过,左秋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总结历史经验,寻求治国安邦之道理,劝解当政者们施德治国。《管子》有一篇《立政》,强调“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孔子也讲:“民德归厚(学而)”,“道(导)之以德”(为政)。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是在总结前人德治基础及当时许多学者强调依德治国基础上,或者说是在中国总体人文思想基础之上完成的。这是老子比别人站的高,看的远,从许多方面探讨治国安邦之道的原因。《老子》全书的特征,在于他不同于《国语》《论语》,其文多限于社会,依社会现象讨论治国安邦;《老子》的特征在于利用天文规律、历法规律、物侯规律、社会规律对社会现象进行广泛研究,真可谓:推敲百事立论,审视万物成文,达到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所以《老子》中的《道经》也是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撰书可能写于简牍之上,可能他依有“道”字的三十七章立为《道经》,其他立为《德经》。战国末年,简牍散乱,误抄为今本(世传本),为我们留下了一层迷雾。
知道了《老子》思想的主纲,明确了《道经》也是探讨治国方略的,我们就可以对《道经》和《德经》进行解构与重组了。怎样才能从八十一章中将《道经》和《德经》比较合理的分离开来呢?那就是根据《老子》中的比较典型的原文本意给《道经》和《德经》各下一个定义,然后依这一定义作为原则,作为标准,将两者作比较合理的分开。
试将《道经》和《德经》的定义分述如下:
《道经》定义:不论经文中有道字,还是无道字,只要它是以讲自然规律,或者讲社会规律为主;或者虽然不知道某一事物的规律,但认识到它必然潜藏着玄妙的道理者,均归入《道经》。依此我们将《道经》分作自然规律之道,社会规律之道及玄妙、混沌之道。
《德经》定义:不论经文中有没有道德二字,凡以论述当政者品德,论述民生,论述治国安邦之道理者,均收入《德经》。《道经》依三十七章不变,《德经》计四十章。对于《德经》四十章,我们暂拟定为:依德治国,用兵之德及劝德三个层次排列。其他四章是我们在重组中依原文本意分离出来的。如第七十九章讲“有德司契”,契是治理国家由德治转入法治的起点之一,是老子思想的另一个亮点,我们不可忽视。第七十一章是老子本人的学习心得,第七十章讲他的学说及其遭遇。因此,我们将这四章从《德经》中分离出来。有关问题,有待后来之士评说、完善。
2003年11月28日于秋实居
※在注释中,所有引世传本道德经者,均在原文右下注(××),即为《道德经》世传本的章名。
二、老子“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穷究思想初探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他“以百姓心为心”,忧民于水火,不仅极力主张当政者们依德治国,而且从许多方面,采用许多通俗世理,劝解当政者们实施德治。《老子》一书,可以说裹撷了当时的所有科学知识,如天文、历法、地理、物侯、暴风骤雨的特征,洪水猛兽的威慑,动物植物的特性,成人小孩的生理以及圣人百姓的生活习俗,暴政兵革的危害无所不包。翻开《老子》,原原本本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怎不叫人眼花缭乱,怎不叫人开口叫绝。我们要问:在老子的脑海里,为什么装了这么广博的原始科学知识呢?当我们对《老子》稍作分析后,可以结论:老子是一位十分热爱科学知识的人。他当过周室的守藏史,有条件接触当时的尖端科学知识,有条件广泛接触知识层次较高的学者;他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各类事物的变化,并从各类事物的变化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新知。他对自己提出:“欲不欲(想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学不学(学习别人未学的知识)”,“知不知(掌握别人没有掌握的事理)”的思维方法,达到了“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即对知识追求的痴迷程度。应该说:我们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就养育了一股格致穷究精神,河姆渡先民,半坡先民如此,商周先民亦如此,老子比较全面地继承了格致穷究精神。老子见到合抱之木,想到它是从一株小树苗长起来的;见到九层楼高的土台,意识到它是一框一框的土累起来的;他分析人们要到千里之外去办事,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出去(第六十四章),老子的高明在于他不是停留于上述认识,而是在于他引用这三组自然现象的目的是总结出一般人办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指出凡做事,只要作到“慎终如始”就可“则无败事”。可见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从普通的事理中总结出来的。水,在人们生活中太平淡了,在老子时代有多少人注意观察了水的许多属性呢?但老子想到了。他观察水的属性具有柔弱、甘居下位、与世无争的善良品德。由此上升到哲理:“夫唯不争,故无忧(患)。”他告诫人们处事要学习水的美德“居,善也;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老子通过对水属性的探讨,从七个方面指出为人处事的准则,说明老子的智慧非常人能比。不仅如此,老子还看到了水的另外一面“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看到了洪水横流,穿山破石而下的凶猛的一面。在水的面前,老子的辩证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老子确实讲过“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52)”“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56)”,那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写的。有学者批评老子说:“老子正是用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办法来谈认识的。所以老子的所谓认识,只能是欺人之谈。”(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会 1983第一版1987第三次印刷286页)毫无疑问,这样的批评,缺乏对《老子》全书的深入研究,下文讲:“开其兑,济其事”,讲的就是打开接受知识的耳目,金先生对此没有研究。
老子的学识是渊博的。老子渊博的学识来源于他对当时科学知识的渴求;来源于他继承前人格致穷究的思维方法,并终生用于指导自己的学习;来源于他超于常人的思维品德,即对“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的格言追求。
2003年11月23日于秋实居
三、老子“天道观”的物质基础浅议
我们说在《老子》的各章中,主要是在比较高的层面上表述对各类事物的看法,因此《老子》是一部古典哲学著作。但是,《老子》一书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探讨治国方略,不论《道经》和《德经》都围绕探讨治国方略,强调依德治国展开。因此,《老子》是一本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当我们将《老子》界定到社会学的时候,怎样看待老子的天道观,也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对于老子的天道观,如“功成身退,天之道(9)”“天之道,利而不害”(81)。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呢?
本来,商代卜巫盛行,历代商君信奉天命。“惟简在上帝之心(商书·汤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商书·汤誓)”。天道,指天命,天命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它是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自然现象产生崇敬与畏惧心理的结果。《国语·周语中》:“天道赏善而罚谣”就是天命观的反映。《尚书·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天命思想反映在社会生活中,通称天人一理,那是4000多年前的观念。从《老子》全书分析:老子的天道观,不同, 于天命观,它是建立在老子时代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
《老子·四十七章》:“不窥牖,见天道”。曾有学者依此批评老子的认识论属于轻视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看来这位学者缺乏对老子时代天文、历法知识的认识。陈国庆、张养年则不然,注曰:“天道,日月星辰运行之自然规律”。这种解释,很有道理,但未从《老子》原著中找出根据。第七十七章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历代注家无解,陈、张二氏也无解。但陈、张在译文中写到:“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这一译文基本与四十七章保持一致,与任继愈先生的译文保持一致,应该说都没有讲清楚。有一位学者于2003年出版了一本《发现老子》,他在第四十七章的“天道”的注释中写到:“世界的本原和以这本原为出发点的世界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宇宙的必然的历史之路……。”作者恐读者难懂这段注释,随后用了1400余字再加解释,言曰:“想要准确的理解这段话,就必须……(请允许我省略一点摘录)就是反现自我,并在心灵的自我观照和自我反观中认识自身与整个世界相统一的本质……我就在世界之中,世界就在我之中……”,我要声明:在此摘文中,我绝无“断章取义之心”,我不知道在如此漫长的再解释之中,作者想给读者一点什么样的知识。这位作者对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无注解。但他在译释中写道:“世界之道,为了创造出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它也得时刻调正协和它所创造的整个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体的存在,……对于那些过于弱小的,……它适当的扶助之。世界之道统治世界的方法,是节制那些过于强大以至于占有过多的个体,并扶助那些过于弱小以至于……”,我认真地读着,录了上文,但未弄清楚作者讲谁“占有过多的个体。”我分析在自然界的诸多动物群体不存在“占有过多的个体”,“占有过多的个体”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占有过多个体的人”怎么成了“天之道”?原来作者是将“天之道”转换为“世界之道”后写这番话的。应该指出:老子的天之道与作者的“世界之道”的概念是不相同的,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转换,此其一。其二,作者反复讲“世界之道”是“扶助”那些过于弱小的。请问在帝国主义掠夺以来,哪一个帝国主义在真正意义上扶助过弱小民族?自然界的法则是生存竞争,资本主义将其引入社会学,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我想《发现老子》的作者不应该忘记这些道理。因此“占有者扶助弱者”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与老子的天道观是不可共释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天道观的核心。既往的注家都因不了解老子的本意而无法解释。对该文的注释我曾指出:虽然原文用“犹张弓与,高者抑之……”来解释,但严格讲:纠正射箭偏差,不属“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因此,我怀疑在《老子》成书时,由于简牍的残缺,原文中只有“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等句。“犹张弓与”是撰集者补入或从其他章中移来。老子时代“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早已是制订古四分历的重要历法理论,我国早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就已经实行十九年七闰制了。正如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工”,基本反映了我国4000年前的历法情况,只不过上文中是有矛盾的。
在“十九年七闰制”中,考虑到了“杂候日月晦朔弦望,八节二十四气”因素。用现代天运理论讲: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恒星月与月朔对月朔的朔望月概念是不同的,月朔对月朔的朔望月要比恒星月多走1/12周天,这是制订十九年七闰制的根本依据。闰月的设立,调整了八节二十四气,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在制订闰月中就是将每年依12个朔望月为一年,多余的天数集中起来再在2—3年中设一个闰月,即把制闰的头一年的有余的天数设一个闰月,这个闰月就不足了。再将来年的多余的天数补充到闰月中,这就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根本原因,亦即老子天道观的物质基础。“功成身退,天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天道观对自然界万物‘观复’后的展开,老子一生对自然界万物之变化十分关注,“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成为老子关心自然界的座右铭,正因为他细心观察才总结出植物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16),才总结出“功成身退,天之道”借以告诫当政者。
天文史、星象学史、历法史是我国早期科学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科学史,历法理论中的八节(二分、二至、四立)二十四节,用回归年(古之三百六旬有六日,当今之太阳历)算,每年365天,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时间(即八节的时间)大体是一致的。如每年立春大约在2月4号左右,立秋在8月7—8号。《老子·四十七年》的“不窥牖,见天道”,孔夫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都是依当时的历法知识讲的。可见老子与孔子的天文,历法知识处于同一水平。比他们约小200岁的孟子则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离娄》。“日至”即夏至、冬至,“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即一千年的二分二至,都可坐在家里算出来了。此讲孟子时代,已可制订千年历了。
我在这里对于春秋之天文历法作了一些介绍,目的只有一个,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自然法则的本意说清楚一点。但因我对天文、历法知识是一个门外汉,不知是否造成“郢书燕说”,如未达到目的,请后来之仕斧正。
2003年11月25日于秋实居
四、关于“无为”与“无不为”的治世之道
在《老子》中有十二章(2、3、10、37、38、43、47、48、57、63、64、81)讲到“无为”,什么是“无为”呢?“无为”是一种治国安邦的策略。第3章讲:“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是从总体上讲: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和社会矛盾的发展,不要人为地干扰客观规律。“为无为”,前一个为字指作为。《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郑玄注:“为,作也”。为可转释为实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将为缄纥田”。为即实施。后一个为字释治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国语·周语上》:“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字均作治理解。《周语》的本意是讲治国方略的,强调治理民众要引导民众宣泄自己的疾苦与言论。“无为”不要释作不要治理。解“无为”的前提应是在道(客观规律)德(品德、德治)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是说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要下达违反客观规律的政令,干扰客观规律的发展。如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老子站在哲理的高度,开章就依天下之事理的美丑、善恶展讨论,用一组客观存在的永恒真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十分简要地把许多具有哲理意义的相对对立概念提到人们面前。在有、无这组对立概念中,有甲与无甲,有乙与无乙,这种有无是最简单的。但是假如我们从宇宙的起源,物种的演进探讨有无关系,许多规律性的问题,又是现代科学水平尚未完全解决的。自然界中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社会现象中的美丑善恶,都存在有与无的相生与转化,都涉足于许许多多的认识问题、哲理问题。在难易这组现象中,第六十三章作了进一步阐发。“为无为,事无事,……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可见老子在谋事与认识难易问题的过程中,都作了辩证思考。不仅如此,老子还从许多相对对立概念中悟出了它们相互依存,转化规律,如水的本性“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都深藏着矛盾的相互转化。尤其是第四十三章在讲洪水穿山破石作用后指出:“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点出了老子无为思想(不干扰事物的内部规律),使万物顺其自然发展的可能性。“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就是讲:不论从事自然科学的,还是从事社会科学的即治国安邦的当政者们,都不要干扰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爱民治国,能无为乎?(10)”,“我无为而民自化(57)”,都是要求治国安帮的当政者们,不要出示违反客观规律的政令,干扰社会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六十四章进一步阐发了无为而治思想。他以一个国家为基础,指出:“其安易持,”指出:国家的政治局面安定,就容易维持。“其未兆易谋”,有问题,但未出现恶劣的征兆,就容易谋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脆易泮”,某物质脆弱,就容易消解。“其微易散”,细微的物质就容易散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于乱”。治理国家的当政者们,就是要善于治理尚未发生的坏事,治理好尚未引起暴乱的事由。我们说老子对自己提出了“欲不欲,学不学”的要求,结合六十四章分析:“欲不欲,学不学”又是因实施“无为而治”提出的更高要求,“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说一个好的当政者,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必须不断学习社会新知,总结新的社会规律,从而在新的条件下,实施新的无为而治,这才是老子对当政者指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家们也没有过时。“无为”的本意在于“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中的“无为”思想,仍然是当今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只要能够作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就能使自己的政策得民心,达到“无为而无不为”(48),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无为”的实质,不是消极处事,而是强调明智的“为”,不要脱离实际瞎为,而要根据客观情况出谋策化,札札实实的“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无为而治”的内容可随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003.11.26于秋实居
五、《老子》中的成语概述
一部《老子》涉足于古典科学知识的许多方面,内容与哲理之丰,为其他书籍所不能比。老子的语言,言简意赅,但哲理性、说理性强,他所说明的事理,有许多早已为人们熟知,或被人们习用,因属固定的词组,所以后世名之曰成语。在《老子》中许多语言具有成语性质。分析我国成语的产生,我们民族,在原始思维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取当时已知的自然现象说明某些事理。如原始中医学中讲:“寒则地冻水冰”,这是人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用于医学说明医理时,“人脉犹是也”一句与地冻水冰类比,引出了治疗医学中的熨疗《灵枢·刺节真邪》。这种思维方式称之谓取象比类。成语的产生,与取象比类存在一定关系,它是建立在文化层面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取象比类。如“知雄守雌”,指在社会现象中知道雄性都要逞强,但自己守着柔雌,与世无争,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教化人,成为人们的处事哲学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文化层面上讲,结合人们的常识,比较容易让人们理解凡做事都要由小到大,由少至多的积累,还有一层意思,便是要求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即“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老子笔下,还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增强了人们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认识。
每一条成语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说明当时的事理,后来随着时代的不同,又产生一些明确的转义。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本意是对社会的写实,即当时两山,或者两河之间的居民鸡犬之声都可以听见,但直至老死也不往来,或者没有必要往来,现在转义为形容某些地域单位的人在经济或社会生活中互不联系,互不往来的自我封闭现象。
以下按《老子》世传本章秩将成语摘录于后(记二十三章)
第四章 合其光,同其尘。 (合光同尘)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第九章 金玉满堂,莫知能守。(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辱不惊)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十五章 涣兮,若冰之将释。(涣然冰释)
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万终日。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毛泽东>)
第三十六章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器晚成)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第五十二章 见小曰明 (见微知者)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四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九章 故抗兵相若(加),哀者胜。(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八十章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此外还有“信言不美(81)”可转义为“忠言逆耳利于心”等抄入。
2003年11月29日于秋实居
六、关于《老子》中基础医学知识认识水平
一部《老子》仅五千言,却包罗万象。许许多多的古典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反映了老子本人的学识极其渊博。在《老子》中对当时的基础医学知识也给予了关注,这应是他“欲不欲”、“学不学”所获得的成就。《老子·五十五章》记下了对婴幼儿三组生理知识,“骨弱筋柔而握固”。这是新生儿至三个月期间的特点,表现为两拳紧握(握固),刚生下来的婴儿,肯定“骨弱筋柔”,但可以“握固”,老子注意到这一现象不知道为什么。现代医学也未特别给予解释,只是简单地名之曰“握物反射”。我自己分析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发育有关。“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幼儿期间的男孩,阴茎常勃起,老子认为是人体之精气作用的结果。“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认为婴幼儿整天哭啼不止,但声音不嘶哑,老子解释为‘和’的作用。和,古作协调,《礼记·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注:“发皆中节,情之正也。”老子用协调一致来解释生理现象,应该是有远见的。在第十四章中,“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而不得名曰微”。这组文字出于老子之手,表明老子时代已对五官生理提出了新的看法,它不同于“气在口为言”(周语下),200年后,孟子从另一个角度讲到五官生理。第二十四章也是值得我们介绍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其在道也”。此讲颠着脚尖是站立不久的,大步跨越,也是不能长久的,它们都由生理之道(规律)支配。接着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点破人们在处事中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对于哪些贪得无厌的人,老子告诫说:“曰余食赘形”。请听着,贪食的人会得肥胖症的。可见老子关注到消化生理。
《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治之于未乱。”中医学上常将此句引作“治未病”的依据。《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解释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一晚乎!”我们分析:老子上文纯属老子对社会现象的总结,提出了治国之道的治未乱思想。而《四时调神论》中的治未病思想,有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它是由“启四害(脉法)”发展至“针刺四害(灵枢·官针)”后提出来的,即在临床经验中认识痈病的“寒者”,“热者”的区别、 刺方法之不同后提出来(见中华医史杂志1995:(1):26)。因此,《老子》中治未乱思想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影响不大。
2003年11月29日于秋实居
七、《老子》中关于“道”字出处的索引
(根据任继愈《老子新译·索引》录之)
1—37章“道”字33个,分布于18章中;
38—81章“道”字42个,分布于19章中有“道”字者,共37章
《道经》
1、道,可道,非常道(1)
2、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
3、故幾于道(8)
4、功成身退天之道(9)
5、执古之道(14)
是谓道纪(14)
6、保此道者不欲盈(15)
7、天乃道(16)
道乃久(16)
8、大道廢(18)
9、惟道是從(21)
道之为物(21)
10、故从事于道者(23)
道者同于道(23)
同于道者(23)
道亦乐得之(23)
11、其在道也(24)
故有道者不处(24)
12、字之曰道(25)
故道大(25)
天法道(25)
道法自然(25)
13、以道佐人主者(30)
是谓不道(30)
不道早已(30)
14、故有道者不处(31)
15、道常无名(32)
譬道之在天下(32)
16、大道汜兮(34)
17、道之出口(35)
18、道常无为(37)
《德经》
19、故失道而后德(38)
道之华而愚之始(38)
20、反者道之动(40)
弱者道之用(40)
21、上士闻道(41)
中士闻道(41)
下士闻道(41)
不笑不足以为道(41)
明道若昧(41)
进道若退(41)
夷道若类(41)
道隐无名(41)
夫唯道,善贷且成(41)
22、道生一(42)
23、天下有道(46)
天下无道(46)
24、见天道(47)
25、为道日损(48)
26、道生之(51)
莫不尊道而贵德(51)
道之尊(51)
故道生之(51)
27、行之大道(53)
大道其夷(53)
非道也哉(53)
28、谓之不道(55)
不道早已(55)
29、长生久视之道(59)
30、以道莅天下(60)
31、道者万物之奥(62)
不如坐进此道(62)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62)
32、古之善为道者(65)
33、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67)
34、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
35、天之道,其猶张弓(77)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
人之道则不然(77)
唯有道者(77)
36、天道无亲(79)
37、天之道(81)
圣人之道(81)
主要参考书目
1、《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第一版
2、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4第一版
3、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4、陈国庆、张养年注释《道德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第一版2002第三次印刷
5、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第一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