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5-22 21:49:11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759次
肠()
[题解]肠,原脱,依目录补。藏(tuí)即《集韻·灰韻》:“(tuí)引《苍颉篇》:‘,阴病,或作’”。《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滑甚为疝,……涩甚为肠”《阴阳十一脉灸经·厥阴经》:“是动则病,丈夫聩()疝。”素同·至真要大论》:“丈夫疝”,可见、、指丈夫疝或肠”。本题第十七治方讲了阴囊、睾丸情况,又载瘿、股痈、鼠腹等病.可见作者视为类似者,均收入之。题下收24个治方,其中祝由九用,代表了当时的文化现象,认为
是怪物、鬼魔所致,肠即肠掉入疝囊。本题将肠史肯定在秦汉之际,其临床表现之一是“涩”(难以还复)。《千金要方》卷24载肠、卵胀、气、水。可参。
▲第一治方
[原文](t ui),操柏杵(1),禹步三(2),曰:“贲者一襄胡,濆者二襄胡(3),濆者三襄胡(4)。柏杵臼穿(5),一母一,195独有三。贲者穜(肿),若以柏杵七,令某()毋一(6)”。必令同族抱口()者,直(置)东乡(向)窗道外196,椎之197(7)。
[注补]
(1)柏杵:杵(chǔ),古兵器,柏杵,用柏树做的杵,即“降魔杵”。
(2)禹步三:参97行注。
(3)本题中用贲、濆,156行作歕,均释喷,祝由之动作。
(4)襄:除去,《尔雅》:“襄,除也”。《诗·小雅·出车》“玁狁于襄”。郑玄笺:“襄,除也。”胡:《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孔颖达疏:“毛,以为狼之老者,则颌下垂胡”。朱熹注:“胡,下颌垂肉也”。参103行注。襄胡,将颌下多余的肉除掉。
(5)“杵臼穿”:用杵将臼捣穿。“一母一父”依杵臼之阴阳关系对应称之。缺字补“父”为宜。父后补“毋”,“毋独有三”:即杵、臼、肿物。
(6)某:患者;一:专一。《礼记·运礼》“欲一以穷之”。孔颖达疏“一,谓专一。”全句祝由时,令患者不要三心二意,喷向肿的地方,用柏杵捣七次。
(7):即改,《说文》:“,改,大刚卯,以逐鬼也。”椎,敲击,即逐鬼的动作。
[今译]患疝的治疗方法,可用祝由术,施术者拿着柏树做的杵,作禹步三步态,口中将咒词念完,在念咒词以前必须将患者抱到向东的窗道之外放下,再进行祝由,以便逐鬼。
▲第二治方
[原文]令斩足者(1)清明东乡(向),(2)以筩(3)之二七198。
[注补]
(1)斩足者:春秋战国时期受刖刑的人。
(2)清明东乡(向):在清明节时朝着东方。
(3)筩(tǒng统):本指竹筒,本处指竹棍,(chè圻):用足踏。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31页:“轻车、张、引强、中卒所载传到军。”注曰:“张,用脚踏张开的硬弩。”《说文》:“汉令曰:张百人”。古书也写作蹶张。“筩之二七”:用竹棍敲击疝十四次。
[今译]患癫疝治疗时,选清明时,叫患者朝东,由受了刖刑的人施治,拿着小竹棍对着癜疝处敲击十四次。
▲第三治方
[原文](),(1)以月十六日始毁(2),禹步三,曰:“月与日相当,日与月相当。”各三,“父乖母强,等与人产子,独199产()尢(3),乖已,操段(锻)
石击而母。”即以铁椎(改)段之二七(4)。以日出为之,令()者东乡(向)200(5)。
[注补]
(1):之抄误。因后文载:“独产尢。”
(2)十六:指阴历;始毁,即月由圆至缺的开始。
(3)尢(wāng汪);《玉篇》“尢,破,曲胫也”,尢:因患疝而行走不便,此文描写了疝的一个症状。
(4):参97行注。此处指用铁椎逐鬼。段亦释椎。
(5)以日出为之:……讲祝由要求。
[今译]患疝行走不便者采用祝由术,于每月的十六日,当月由圆至缺的那一天进行。行禹步后念咒语。然后用铁椎轻椎部十四下。祝由术在日出进行,叫病人面向东方。
▲第四治方
[原文]渍女子布(1),以汁(2)亨(烹)肉,食之,欼(歠)其汁201。
[注补]
(1)女子布:妇女来月经时用的布,此亦当时的文化现象,它建立在属怪物,是魔鬼所致认识之上,因此用污秽之物逐之。
(2)汁:指用女子布溃出的水。
[今译]患疝的治疗,取妇女的月经布用水浸泡,取其汁煮肉,将肉吃掉,将汤喝尽。
▲第五治方
[原文]破卵(1)咅(杯)醯中(2),饮之202。
[注补]
(1)卵:一般指鸡蛋。
(2)醯:一杯醋中。
[今译]患疝的治疗,取鸡蛋一个打破倒入一杯醋中,搅匀喝下去。
▲第六治方
[原文]炙蚕卵,令篓篓黄,(1)冶之,三指最(撮)至节,入半咅(杯)酒中饮之,三、四日203。
[注补]
(1)215行蚕卵作蚕种,炙蚕卵:即将蚕卵在火焰旁烤炙,“令篓篓黄”。篓(1ǒu)《玉篇》:“篓,车弓笼也”。车弓笼为竹制,即如竹黄色。
[今译]疝的治疗,取蚕卵若干,放在火焰旁烤炙成竹制车弓笼一样的黄颜色,将其粉碎成末,准备半杯酒,取蚕卵末三指撮
到一节放入酒中,搅匀喝下去,要连续喝三四天。
▲第七治方
[原文] 以辛巳日古(辜)曰(1):“贲辛巳日”。三;曰:“天神下干疾,神女倚序听神吾(语),某狐叉(2)非其处所,已:不204已,斧斩若”。即操布之二七205(3)。
[注补]
(1)古:《五十二病方》释辜。古,故的假借,《尔雅·释诂下》:“古,故也”;《字彙·口部》:“古,远代也。”此处转释为传统习俗,故曰:下文为祝由词。辛已日,六十甲子记日之一。
(2)孤叉:《五十二病方》释狐疝,《黄帝内经太素》:“肝足厥阴之脉”释狐疝。杨上善注:“狐夜不得尿,至明始得,人病与狐相似,因曰狐疝,有本(根)作颓疝,谓偏颓病也。”此解各家从之。此文孤叉指致病的狐仙,“某狐叉”指某孤仙。祝由词义是:此处不是你某狐仙住的地方,你快走吧。不走,就用斧子将你斩了。
(3)在这组祝由词中要求施术者“操布”、不是“柏杵”(196行)不是“筩”(198行),也不是“铁椎”(200行)。本方用布逐狐仙十四次。
[今译](略)
▲第八治方
[原文]以日出时,令()者屋霤下东乡(向)(1),令人操筑西乡(向)(2),祝曰:“今日,某()尢(3),今日已。某()已口206,而父与母皆尽柏筑之颠(4),父而冲(5)于胡不已之有”?以筑冲()二七(6)。已备,即曰:“某起”。()已207。
[注补]
(1)霤(liù溜):《玉篇》:“霤,雨屋水流下”。“屋霤下”即屋檐的滴水之内。
(2)筑:古多意,本方后文讲“柏筑之颠”,柏筑疑柏杵(195行)《说文》:“筑,捣也”;《广雅·释器》:“筑,谓之杵”。“操筑”即“操杵”。
(3)“某癫尢”:指患癞跛行,参200行注。缺字补“晨”。
(4)“而父与母,皆尽柏筑之颠”:即:你的父与母都处于危险境地。
(5)冲(chōng)撞:触犯。“而父冲”:你的父与母都因触犯,处于柏杵之颠,“子胡不已之有”?你长的那块多余的肉那有不消除的。
(6)“筑冲”之冲与“父而冲”之冲不同,此处释突破、破除,冲向。
[今译]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叫患者面向东方站在屋檐下,叫一个人操着柏筑(杵)面向西,祝日:“今日早晨,某跛行,今日就好了。……而你的父母都因为触犯患者,皆处于柏杵顶端的危险境地,你长的那块多余的肉那有不消除的道理?于是用柏杵冲十四次。已准备好了立即说:“谁敢起来?”就好了。
▲第九治方
[原文]以辛卵日,立堂下东乡(向)(1),乡(向)日(2),令人挟提()者(3)曰:“今日辛卯,更名曰禹”208。
[注补]
(1)堂下:堂,堂屋,会客的地方。“辛卯日”,六十甲子记日之一。
(2)乡(向)日:日指太阳。
(3)挟提:挟,持也;提,取出。挟提,将患者拎起来。
[今译]选择辛卯日的早晨,令病人站在堂下面向着东方看太阳;再令一人将他拎起来,说今天是辛卯日,你赶快更名叫禹。
▲第十治方
[原文]取枲垢(1),以艾裹,以久(灸)()者中颠(2),令阑(烂)而已209(3)。
[注补]
(1)枲垢:集(xi)《尔雅》:“枲,麻”,古指大麻的雄株,《仪礼·丧服礼》:“牡麻者,枲麻也。”垢(gòu):污垢,枲垢,指大麻表皮一层没有长(chāng)长纤维但附有大量灰尘的皮。
(2)颠:《玉篇》:。颠,顶也,山顶谓之颠”。中颠,指疝的中央。
(3)阑:古通残、烂。残《字彙》:“阑,残也。”《五十二病方》设口阑者方。”284行又讲:“烂”。“令烂”:指灸灼的皮肤至起泡,为古典疤痕灸疗法。
[今译]得了疝后,取大麻表皮一层没有长(cháng)长纤维的皮,将艾叶揉戒艾绒,用艾绒包裹好枲垢,做成艾炷,放在疝的顶端,点燃艾炷进行灸灼疗法,直到烧起泡再将艾炷拿掉就行了。
▲第十一治方
[原文]令()者北首卧北乡(向)庑中(1),禹步三,步嘑(呼)曰:“吁,狐麃(2)。”三;若智(知)某病狐210。
[注补]
(1)庑(wǔ午):《楚词·九歌·湘夫人》:“建芒馨兮庑门。”朱熹注:“庑,堂下周屋”,即中央有天井的,天井周围除正堂以外的屋叫周屋,即庑。宋·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弟子读书喧两庑”。两庑天井两侧之房,俗称相房。《清史稿·礼志一》:“左右庑各五楹”。
(2)麃(páo狍):勇武貌,《诗·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麃麃。”毛传:“麃麃,武貌。“吁!狐麃”:致病的狐,你莫凶狠!
[今译]叫患疝者睡在堂下周屋里,要面向北,施祝由术者行禹步,一边走一边呼曰:“吁!致病的狐狸啊,你莫凶狠!”要连说三遍……。
▲第十二治方
[原文]()及瘿(1),取死者叕丞(蒸)(2)之,而新布裹(3),以囊(纳)(胯)前,行(4)211。
[注补]
(1)瘿;《说文》:“瘿,颈瘤也。”即慢性甲状腺肿,在古人看来,它与疝一样都是怪病。
(2)叕:在《五十二病方》疑为餟(chuì),腏(chuò)即祭饭。各家从之。“死者叕”:即新死人的祭饭。
(3)取新死人祭饭蒸热后用新布包裹备用。
(4)囊疑指熟皮制的囊,参31行“蔽以市”注。以下缺四字,参本题第十七治方的治疗方法,试补:“内(纳)夸(胯)瘿”。因此本方是一个用祭饭进行热敷的方剂。《考释》注云:“当系祝由方”欠妥。
[今译]患疝或者瘿病的人,取新死人的祭饭蒸热后,用新布包裹,放入熟皮制作的囊中,跨(挂)在疝或者瘿肿的前面(作热敷)……。
▲第十三治方
[原文]阴干之旁逢卵(1),以布裹(2)口口212。
[注补]
(1)《五十二病方》释旁为房,逢为蜂,旁(房)逢(蜂)卵即蜂房内的蜂卵,各家从之。
(2)用布包裹蜂卵。
(本方记载过于简单,又有缺字,难释用法)。
▲第十四治方
(原文]()者及股痈(1)鼠复(腹)(2)者,中指蚤(搔)二七’,必瘳213(4)。
[注补]
(1)股痈:阴股部生急性炎症之病。
(2)鼠腹(伏):即阴股部突出之物,看上去如鼠卧一般,故名,鼠伏相当于斜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素问·刺禁论》:“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此虽讲刺经脉导致皮下出血肿如“鼠仆”,在王冰笔下称此肿“如伏鼠之形也。”与上文意同。
(3)“中指蚤”前缺一字,补“以”。蚤:用手指抓之。131行“以蚤处令赤”。用指蚤,开刮痧疗法之先河。
(4)瘳(chōu抽):古意两解:病愈、损害。此处释病愈。
[今译]患疝,或腹股沟急性感染,或患斜疝之类的病人,用中指甲搔抓十四次,病就好了。
▲第十五治方
[原文] 以秆(1)为弓,以甗衣为弦(2),以葛为矢(3),以羽(4),旦而射,莫(暮)而小214(5)。
[注补]
(1)秆;《广雅·释草》:“秆,槁也”,《广韻·旱韻》:“稈,禾茎;秆,槁也”。此处泛指禾本植物之茎。
(2)甗(yǎn演):古陶炊器,《说文》:“甗:甑也,一曰穿也”。甗盛行于殷、周,其青铜制品,实为三层。《汉语大字典》1434页“甗,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中置一有孔的箅……”。《说文》:“箅,蔽也,所以蔽甑底”。现代我们常在算上铺一透气的细布,俗称甑布,甑衣即甑布,马王堆《胎产书》19行“以甑衣约胞”,亦即用甑布约之。
(3)葛:豆科藤本植物,其茎多曲,此文之“弓、弦、矢”为祝由术中的象征性工具。
(4)顺上文意缺字补“翅、翎”,即“以翅羽翎”,翎为箭杆尾部的重要部件,有利于箭的直速飞行。
(5)顺文意补。
[今译]患疝者用秆茎做弓,撕一条甑布做成弦,用葛茎作箭,用鸟翅的羽毛作箭翎,早晨射,晚上缩小了。
▲第十六治方
[原文]以冥蚕种方尺(寸)(1),食衣白鱼一七(2),长足二七(3)。熬蚕种令黄,靡(磨)取蚕种冶,亦靡(磨)白鱼,长215足。节三(4)。并以醯二升和,以先食饮之。婴以一升216(5)。
[注补]
(1)“冥蚕种”:指稻的食心虫产的卵,“方尺”疑为“方寸”,因后二昧药用量不大。
(2)食衣白鱼:白鱼即蟫,《尔雅·释虫》徐朝华注:。蟫(tán覃),蛀蚀衣服,书籍的蠹虫。又名白鱼、衣鱼,长半寸左右,略具鱼形,色灰白”。《神农本草经》:“衣鱼,一名白鱼,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一七”即自鱼七条。
(3)“长足”:足较长的昆虫。《尔雅·释虫》“,蛸,长跨。”郭璞注:“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尔雅义疏》;“蛸,长跨,一名长脚……”。
(4)节三:即上述三味药作三等份。
(5)“婴以一升”依前文“二升”而言,即小孩用量减半。
[今译]患疝者,取禾苗食心虫的蚕卵一寸见方,食衣白鱼七条,长腿蜘蛛十四个,将冥蚕卵煎烤至黄色,然后磨成末,将白鱼和蜘蛛亦磨成末,将上述三味药末分成三等份,取一份加入好醋二升中搅匀,在饭后喝下去;婴幼儿只用一升。
▲第十七治方
[原文]穿小瓠壶(1),令其空(孔)尽容]()者肾与(2),即令()者烦夸(3),东乡(向)坐于东陈垣下,即内(纳)肾217于壶空(孔)中(4),而以采为四寸二七(5),即以采木椎窡(剟)之(6)。一(7)再靡(磨)之,已窡(剟),辄椄218垣下(8),以尽二七而已,为之恒以入月旬六日尽(9),日一为,再为之(10),为之恒以星出时219,为之,须()已而止220。
[注补]
(1)瓠(hù糊);“瓠瓜,一年生草本,”《说文》:“瓠,匏也。”王筠句读:“今人以细长者为瓠,圆而大者为壶卢。”此处指适当大小的壶卢。穿,将壶卢穿一个孔,掏空内物备用。
(2)肾:外肾,即睾丸,含阴囊。:《五十二病方》释朘。《说文·肉部》:“朘、赤子阴也。”《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作。”马王堆《老子》甲本作“朘”,故即朘,阴茎。
(3)“烦夸”:烦,烦琐。《释名·释言语》:“烦,繁也”。夸:《五十二病方依前文“瓠壶”释夸为瓠,各家从之,欠妥。此处夸即跨(kuā)。《汉书·诸候王表》:“夸州兼郡”。颜师古注:“夸,音跨。”跨与胯同,《字彙》:“胯与跨同”。《说文》:“胯,股也,”段玉裁注:“合两股言曰胯”。烦夸,指用绳索将掏空的壶卢绑在腰部使壶卢掉于两股之间。
(4)当病人按要求坐下后,将阴囊(含睾丸)、阴茎、疝一并纳入空壶之内。此例似阴囊疝。
(5)采:木名,《史记·秦始皇本纪》:“尧、舜采椽不刮。”司马贞索隐:“采,木名。”《史记·李斯列传》:“采椽不,茅茨不翦。”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采,一名栎,一名柞”。《汉书·艺文志》集注:“采,柞木也,字作棌,本从木。”(yi):小木桩,《尚书大传·洛诰》:“者有数。”郑玄注:“者,系牲者也。”,又统指木条。《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抉其伤而死”。此句讲用栎或柞
做成尖头的小术条十四枚。
(6)窡:《说文》:“窡,穴中见也”。与本章文意不符。《五十二病方》释剟,作刺,可从。
(7)“一”依前后文意,强调木条均要刺,故试补“并窡”。
(8)辄:总是,每每。椄:《说文》椄段注;“椄之言接也,今接行而椄废”。《说文》:“接,绩木也”,指嫁接花术。此处转释插入。
(9)“入月旬六日至晦尽”。旬六日,即一旬又六日,指阴历每月十六日,月圆至始缺之日,与199行“月十六始毁”一致。缺二字试补“至晦”。
(10)“复再为之”:“复”,当指疝复发,故补“复”。“再为之”,再进行治疗。
[今译]患阴囊疝者,取一个大小适中的圆葫芦,穿一个孔将内物全部掏空,使之能容纳疝,阴囊(含睾丸)和弱茎。叫病人将掏空的葫芦烦琐一点系胯在两股之间,叫病人到东边的旧墙下朝东坐下,将疝、阴囊、阴茎全部放入葫芦内,事先准备好了的栎木或柞木做成四寸长的尖木条十四条,即用木条的尖端刺之,十四个木条都要刺(原文来讲清刺葫芦内的肿物还是葫芦),刺完后再用手按摩,已刺之木条,要全部插入旧墙基旁的土中。这种治疗方法要在每月始毁之日开始至晦日结柬,每天进行一次,病如复发,再如上法治疗。每日治疗时以星出来进行,直到疝消了才停止。
附:此方是一个医治方,含物理意义,如安磨(摩)等,但文中采用了许多祝由方法,如木条要求十四条,病人东向,治疗从月始毁日起并在星夜进行等,这些现象也是当时文化现象的反映。
▲第十八治方
[原文]()(1),先上卵(2),引下其皮(3),以(砭)穿其隋旁(4),口口汁及膏口,挠以醇(5),有(又)久(炙)其痏(6),勿令风221及(7),易瘳;而久(灸)其泰阴泰阳口口(8)。令222。
[注补]
(1):后文讲到“先上卵,引下其皮”,依此疑为腹股沟斜疝。
(2)“先上卵”:《马王堆医书考注》释卵为睾丸。笔者疑“卵”为腹股沟斜疝掉下来的肠袢等组织。现代外科学证明:腹股沟斜疝从腹沟管内环,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至腹股沟外环突出,疝内容物可进入阴囊,前端椭圆似睾,这是“先上卵”,即将疝体向上推还的根本原因。
(3)“引下其皮”:将疝体向上还复过程中腹股沟皮肤上移,待疝体还复后,将上移皮肤向下牵引,便于施砭。
(4)隋:《五十二病方》释“睢”,各家从之。此解可能限于152行“隋尻”之认识。隋:古通椭圆形《洪武正韻·哿韻》:“隋,圜而长”。《五十二病方》247行“燔小隋石”,隋即椭。本文指腹股沟管的椭圆形通道,即疝内容物掉下的腹股沟管,“以砭穿其隋(椭)旁”:即用砭针将腹股沟管口旁的皮肤及组织剌伤。使之结疤达到封闭腹股沟管的目的。与牝痔第三治方用榾榎铤刺入痔瘘,破坏痔瘘结构,使之结疤愈合的治疗目的一样。
(5)挠:疑为浇。《说文》:“浇,沃也。”《广雅》:“浇,溃也”。缺字《马王堆医书考注》补酒,可从。“口口汁及膏口,浇以酵酒”即用好酒浇洒在“以砭穿其椭旁”之伤口上达到消毒的日的,再用油膏类药物涂在伤口上。
(6)久:《马王堆医书考注》释灸,笔者疑为炙。因为有伤的地方不适施灸。“有(又)久(炙)其痏”:即对涂了膏指类药物的伤口进行烤炙,与“傅炙之”339行、“先以酒洒燔朴炙之”341行同。
(7)及:至、达到。《广雅》“及,至也”。“勿令风及”,同“勿见风”。
(8)而:连词:表示并列,《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倭,而有宋朝(宋公子)之美”。“而久(灸)其太阴、太阳”;同时灸疗太阴,太阳经脉。
[今译]患了腹股沟斜疝,先将疝体向上推上去,使疝体还复并注意腹股淘管口的位置,再将腹股沟部的皮肤向下牵引,在腹股沟管口旁边用砭针反复刺伤,用好酒涂擦伤口,洗去血迹,再涂上膏脂类药物。然后对砭针刺伤之伤口进行烤炙。只要伤口结疤痕,不见风,砭针刺伤之伤口是容易愈合的。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还要对太阴经脉与太阳经脉进行灸灼疗法。患腹股沟斜疝的病人就用这个方子治疗。
▲第十九治方
[原文]治()初发,伛挛而未大者方(1):取全虫蜕一(2),口口口(3),皆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酒饮财223(4),足以醉。男女皆可。令224。
[注补]
(1)本方治疗疝初发、痛甚;伛(yu宇)驼背;挛(痉挛)导致驼背,弯腰行走不便。
(2)虫:疑为虺,蛇也。全虫蜕即蛇蜕一条。
(3)缺三字,当为药物、药量。
(4)皆燔:指上二睐药要求燔烧为炭。后文缺八字,含冶为末及取搅匀之药的药量。“酒饮财……”依喝酒的量达到要醉的程度即可。
[今译]治疗疝初发疼痛驼背弯腰行走不便的方法,取蛇蜕一条,某药若干,皆燔烤粉碎为末,搅匀,取某指撮入杯酒中,饮之,饮酒的量,以喝到醉的程度就可以了,此方法男女均可用,就这么办。
▲第二十治方
[原文](),以奎蠡(1)盖其坚(肾)(2),即取桃支(枝)东乡(向)者,以为弧(3),取口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上,晦,壹225射以三矢(4)口口饮乐(药)(5),其药曰:阴干黄牛胆,干即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饮之226。
[注补]
(1)奎(kui):《说文》:“奎,两髀之间”,即胯也。蠡《玉篇》:“蠡瓢也”。奎蠡,即将瓢胯于两髀之间,因此才“盖其肾”。
(2)坚:《五十二病方》释作“肾”,应指阴囊内掉下的疝体。本方与第十七方类似。
(3)弧:《说文》:“弧,木弓也”,即用桃枝为弓。
(4)晦:即月晦日,阴历二十九或三十,指“射箭”之日。前文缺十一字,参214行,当含以某为弦,以某为箭等。
(5)前文反映祝由文化,以下讲药物治疗。
[今译]患疝者,用一个大葫芦瓢将疝与阴囊等盖好,用桃枝做成弓,用某做成弦、箭,到了阴历二十九或三十那一天,用箭对准瓢射三次。再用药,药的名字叫阴干黄牛胆,取冶碎为末之黄牛胆若干,加某饮之。
▲第二十一治方
[原文]冶(菌)桂尺(1),独一升(2),并冶,而盛竹甬(筩)中,盈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27口口即冀(幂)以布,而傅之隋(脽)下,为二处(3)。即道其(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28口口口之。炊者必顺其身,须其身安
定(5)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29口口()已,敬以豚塞(6),以为不仁,以白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30口县(悬)茅比所,且塞寿(祷)以为231。
[注补]
(1):《五十二病方》释菌,菌桂尺:即取菌桂长尺。
(2)独口:《马王堆医书考注》补“活”,独活《神农本草经》独活主“女子疝瘕”(参17行注)。
(3)此段讲敷法,敷的部位在臀部,敷法多用药物在液体条件下加热,前文缺十八字,好似有制药方法。
(4)“即道其……”:此语法与四十九行“浴之道头上始”相似,后文缺十七字。必有加热方法,嗣后文强调“炊者……”。
(5)“炊者必顺其身”指加热的方法或要求,又《考释》指出:“炊与吹上古音均昌母”。释炊为吹,强调:“吹是祝由的一种方式”。可参。
(6)“敬以豚塞”:塞,报答神灵的祭礼。以下解祝由术。
[今译](因缺字太多、文意难全)
▲第二十二治方
[原文]口取女子月事布(1),渍(2),炙(3)之令温232口口口四荣(4),燔量簧(5),冶桂五寸233上234。
[注补]
(1)女子月事布:属污秽之物,本方含用污秽物镇邪的思想,该思想产生与流行于殷商及两周巫术盛行时期。
(2)渍:浸渍,将月经布浸渍洗净后各用。
(3)炙:《五十二病方》1979年版作炙。裘锡圭考原版指出:从图版看,应释炙(见裘锡圭《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内部资料此文后寐发表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4))。“炙之令温”:将洗干净的月经布烤炙温热后作治疗用。后文缺字甚多,难以断言,可能“温熨”热敷或作他用。
(4)四荣口:荣,《说文》:“屋之两头起者为荣”,《婴儿瘛》“取屋荣菜”。本文缺字参之补蔡。裘氏在《琐议》中指出:“原图版蔡字稍残,释之未释出,”四荣应指房屋四面的屋檐。蔡:野草,《说文》:“蔡,草丰也。”《玉篇》:“蔡,草芥也”。四荣蔡即屋檐四周的杂草,与屋荣蔡同。
(5)燔量簧:量:《说文》:“量,称轻重也”。量簧古药名,此簧从竹,可以燔烧,当为竹制品,指某种器之簧。
[今译]患()疝的治疗法之一是将月经布浸渍洗干净后,烤炙温热备用,再取屋檐四周的杂草和竹置的量簧一起燔烧成灰,将五寸长的桂皮打碎备用。……。
▲第二十三治方
[原文]()口久(灸)左胻235(1)。
[注补]
(1)“左胻”:胻:小腿,参八十五行注。
[今译](后文缺字太多,难释全意)。
▲第二十四治方
[原文]夕毋食,旦取丰卵一(1),渍美醯一桮(杯),以饮之236。
[注补]
(1)“丰卵一”:《五十二病方》释丰为蜂,各家从之。然蜂卵很小,本方取一(枚),何以治病?参观202行同属治方,书:“破卵杯醯中,饮之”。与本方全同,本方仅在卵前加一个“丰”字。因此疑“丰卵”为较大的卵,参《五十二病方》117、125行用鸟卵;又王宁先生撰“《五十二病方》丰卵考”,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88(3):138。
[今译]患疝肿的病人,先一天晚上不吃饭,第二天早晨空腹取一枚较大的鸟卵,打破后倒入一杯好醋中,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