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8-23 21:47:41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554次
引言:今本《黄帝内经》中人体解剖学史料十分丰富,但都分散于诸文,许多概念不清,需要我们一一辨识。《灵枢·经水》开卷讲:“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文中重点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里记载的人体解剖水平,有《庄子·养生主》佐证。“养生主”讲: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对牛的解剖结构了如指掌,庖丁解牛时,“依乎天理(牛的解剖结构特征),批大郤(xi间隙),导大窾(空腔),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ing相结合的小关节处)之未常微疑,而况大軱(gu)乎。”又如,西汉末年,王莽下令“刳剥”瞿义党王叔庆,“瞿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如终,云可以治病”《汉书·王莽传》。上述史料说明战国末年我国先民对牛的解剖特征比较熟悉,同时也说明,西汉末年,朝廷的太医尚方懂得人体解剖结构,临床使用经脉理论治病,还有巧屠也善行人体解剖。
我们理解:自人类获取远事记忆能力以来,人们在捕杀各类动物时,对于动物的血、肌、筋、骨的认识过程中,就已经逐步借鉴动物的解剖知识推导人体解剖与生理了。从庖丁解牛的故事中,领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体解剖水平,理解“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胰)也;方上者,胃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下(骶骨甲)者,膀胱、子处(子宫)也。”(见《灵枢·五色》)的人体解剖学意义。上述记录,肯定出于人们对人体胸、腹腔的解剖观察。
我们应该如何澄清骨骼、经筋的相关史料,只好逐一疏理之。
一、《内经》骨骼解剖史料探微
我国古文字学家们指出:早期的象形表意文字是由契刻和图画(原始记事方法)蜕变出来的。当象形表意文字中的某些字与某一实物相结合发展到使人们“心心相印,口口相传”,如8000年前的贾湖先民首创,描绘了目(眼)的形态特征,当多数人能将与目结合并发音目()音的时候,(目)字便产生了。历史发展至殷商时期,由于生活实践的需要,人们的造字热情开始了。许多探讨描绘事理的“仓颉”们就应运而生了。人们在狩猎、农耕、制陶、造房生产实践中为了描绘事理而“造字”的需要,对自然界的各类实体(包括人体各部位组织)进行观察、描绘,于是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生龙活虎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中的舌字作,描绘作蛇从口吐舌状;甲骨文齿字作,骨字作,(,甲骨四期《宁》14950),这个字,好似肉尽筋存的骨架一般。从解剖学观念讲,这个字,就是我国最早的骨骼学了。在甲骨文中,还描绘了以牛胛骨为代表的多个骨字(),反映了殷民对骨的重视。大约过了千年以后,医学发展到《灵枢经》时代,撰写《灵枢经》的医家们在许多章节中记录了不少骨学知识,分散于许多章节中。我曾拟用分章统计骨名,澄清某些问题,结果未能如愿。
在《黄帝内经》中,有《骨度》、《骨空》,好似专讲骨之特性的,其实不然。《骨度》虽根据临床需要,以骨的名义从八个方面度量了骨的长度,但实质是从“人长七尺五寸者”的肌肤之表进行度量的。如“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特别是胸围、腰围,与人体营养及其他因素有关,不能代表胸骨等情况。在骨度中,除(剑头)、横骨(耻骨)、膂骨(脊椎骨)二十一节外,四肢骨中最大的肱股都未记载,虽《素问·骨空论》“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校勘王冰注本《黄帝内经素问》324页注2.“近肩髃穴。”《实用针灸辞典》肩髃穴在“肩峰下方,当三角肌上部的中央”。) 髆骨,当指肩胛骨。后文又记:“臂骨空在臂阳(肱骨滋养孔在肱骨体内侧中点处)。说明《骨空论》中关于各骨的记载有待探讨。《骨度》最后直言:“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原来“骨度”的目的,在于“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是为说明经脉之长短的。但是,在《灵枢》中,另有《脉度》,两者度量方法有别,而《脉度》内容更丰,对于某“脉”之长短较为名符其实。《脉度》还指出:“蹻脉安起安止?”所以《脉度》篇的成文,应看作《骨度》之后,因经脉理论在发展中,补充“奇经八脉”之后的作品。
《素问·骨空论》,根据“骨空”篇名与部分行文,应该是记骨之滋养孔的。但全文未见系统记录。《骨空》开篇出于临床写下,“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然后就讲与疾病有关的治疗。与《气府论》、《水热穴论》论证针刺疗法意见基本一致,反映了针刺选穴中刺入某一间隙。如八髎穴,是指骶骨两侧的八个间隙。不指骨滋养孔。但:“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臂骨(肱骨)空在臂阳,股骨上空在股阳……”等行文方式,好似讲,相关骨的滋养孔,如“侠鼻”的眶下孔,“当两肩”的颏孔。但原文欠明确,历代学者的解说偏于临床取穴。在《骨空论》中讲到:“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这里的“易”应作“异”,讲明了扁平骨与管状骨的区别。此乃2500年前人体骨学中扁平骨与管状骨最为珍贵的史料。《骨空》全文,未介绍具体骨名及形态特征。所以当我们翻开《骨度》、《骨空》时,对两文中的具体内容应作分析,认清其核心所在。
关于《内经》中的骨名,分散于许多篇章之中,且无规范,如:《灵枢·寿夭刚柔》“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此文依人之颧骨大小断定寿夭(在此不作探讨),但在《灵枢·经筋》、《寒热病》中颧又名“頄”如《经筋》“足少阳之筋,……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求)……”(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编者《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1版,释頄、颧骨);如《灵枢·寒热病》“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頄,指颧骨)。在头面骨中,《忧恚无言》讲到“横骨”,说“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此文横骨指舌骨无疑。说明古代解剖学家们观察、解剖之精细。但在《骨度》中横骨指恥骨。关于脊骨、背骨、膂骨、椎骨,上七节等更为混乱,说明给某骨命名毫无规范。下肢胫腓较为清楚,总名骨,辅骨,又分内辅骨、外辅骨。这些骨名都不出自《骨度》、《骨空》,而多出于《本输》、《经筋》、《气穴》、《气府》等,都从经脉循行,针刺选穴记载了一些相关骨名;有些骨名据有解剖部位的意义,但绝不代表某一完整的骨。如《本输》“大肠,上合手阳明,……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歧骨,指大指次指本节后两骨之间;《邪客》“手太阴之脉,……伏行壅骨。”壅骨指壅塞之八块腕骨的代称。杨上善“壅骨,谓手鱼骨也”,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补注:“壅骨,手大指本节后的起骨叫壅骨。”如此说来:腕骨中的大多角骨叫壅骨了。关于“锐骨”,《本输》“手太阳小肠者……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锐骨,指腕后小指侧的高骨。《经筋》“手太阳之筋,……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锐骨指肱骨上髁。《邪客》“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此处锐骨,又指神门穴。可见在《内经》中依某骨之体表标志记载“骨名”者,没有骨的解剖学意义。
关于人体骨之分类、总数,《内经》不载。唯《骨度》:“上七节”(颈椎骨七块),“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但概念不清。如“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文中的“背骨”指或骨?何以得出“二寸半”的结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指那一块骨?“上七节”、“二十一节”及“九寸八分分之七”分析,此文应指七块颈椎,“一寸四分分之一”应指颈椎的寰椎。然而由于这段文字在“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之后,概念难清。后世《神应经》、《类经图翼》都将“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平分为上、中、下三段,忽视了颈椎的存在,整个脊柱二十八节也难看出。《内经》不见人体关节总数,《庄子·田子方》则讲:“四肢、百骸”。《庄子·齐物论》载人体有“百骸·九窍·六脏”。“百骸”,唐、成玄英疏解:“百骨节也”。现代人体骨骼学讲一百个可活动关节。即双上肢至肩可活动关节三十四;双下肢至髋,可活动关节三十六(包括左右髌膝关节面),再就是下颌关节二,头颅脊柱可活动关节二十八,恰与“百骸”概念一致。庄子的生活年代结合各家之说,约生活于公元前375-275年,《庄子》一书是庄子和他的学生们在数十年间论著的合集,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之前。而《灵枢》中的《本输》、《邪客》、《根结》、《终始》……虽保存了若干战国前医学思想史料,但成书在“夫子之言针(放血术)甚骏,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玉版)”惊呼之后,在能制造金属针具时,才提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九针十二原)后,为探讨针刺之治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治病原理时,便有了经脉医学与针刺理论相结合著作的逐步问世。《汉书·王莽传》王莽令太医尚方令与巧屠共剥王孙庆时“以竹筳导其脉,言可以治病”成为这段历史的佐证。
二、试解《经筋》本意
大约成章于东汉或稍后的《灵枢·经筋》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传统中医观念已经定位,认为《经筋》是隶属于十二经脉的,因而经筋的循行路线基本与十二经脉一致。只是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止于头面、阴器、胸胁,不入脏腑。这些认识证明:《经筋》成文,在十二经脉理论成立的若干年之后。我们知道,十二经脉理论的完善,渊源于殷商,历经“四经说”、天六地五十一常数盛兴影响,曾有多本“十一经脉理论问世”。在经脉医学创建早期,医家们曾在人尸体四肢作过经脉(血管)解剖观察,此一历史不可忽视。在《经筋》成文,有怎样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作基础呢?首先我们想从临床分析。
2.1关于《经筋》篇
《经筋》篇的作者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已从足太阳膀胱之脉的“是动则病”的冲头痛、疟、狂、癫疾及目黄等内科疾病中分离出:“小指支跟肿痛(相当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腘挛(膝关节痛),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的肌筋疾病。这些认识,当然需要熟练的肌筋解剖、生理知识作基础。说明《经筋》成文时期作者不只简单的剖开某一分肉之间观察血管循行,而是要求在解剖过程中细致观察某一肌肉起点、止点;并在剖去肌肉后观察“主束骨而利关节”的每一关节的韧带连接,掌握某一肌、筋的起止、循行。如“足少阳之筋,……前者结于伏兔之上,”说明《经筋》成文时,针刺穴位十分明确了。在治疗方面,已总结出“燔针劫刺”。这是一种将熨疗、灸疗、针刺疗法相结合的疗法,它不同于“微针导脉,调其血气”的疗法。而是用比微针(毫针)略粗的针具,如可“去泻暴气”的圆利针之类经在火上烧后突然刺入,很快拔出的一种针法。在施针时,一般不让病人发现针具,采取“劫刺”。这种刺法虽在医史上使用不广,但《经筋》的记载很典型的,说明东汉以后使用较多。
解筋,必然议骨!我国最早的骨(,甲骨文《宁》1495)字,诞生于三千三百年前,是殷商甲骨文造字者们对着肉尽筋存的一副骨架描绘的,所以它又可代表筋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都可作为的注释。这个(骨)字,包函了筋骨固定连体的意识,也可释作骨骼及人体骨架的总称。在经筋的循行中,《经筋》的作者描绘了它的结、合、属、络、散、聚、绕等特点,结,屈曲盘结之意。《礼礼·典礼上》:“德车结”。郑玄注:“结,谓收敛之也”。《素问·痿论》“宗(诸)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解之,各筋之盘结处,正如王冰在《素问·五脏生成论》注曰:“筋气之坚结者,皆络于骨节之间也。”说明诸筋均连接于两骨节之间,保证了首面与身形的人体姿态。近日赵勇《从经筋论治膝骨关节炎疼痛》(中国中医药报2012.2.10日)指出:“……经筋是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在内的筋肉系统,……《灵枢·经筋》提出的结、聚于某处,与现代解剖学中肌肉和韧带的起止点,运动受力点基本一致”。我们体会:如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足少阳之筋,“……上循胫(腓)外廉,结于膝外廉,……”。保证了踝、膝关节的正常运动。该筋后又“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手少阳之筋,“……结于腕,结于肘,……。”关于合、属、聚、绕,在《经筋》中各有所指。如足阳明筋:“上循胁,属脊,…… 上绕肩 ,……。聚于阴器……合于頄……上合于太阳,……”。“手太阳之筋,……入结于腋下,……上走肩胛,……”。以下词义更为专一,如手心主之筋,“……结于肘内廉,……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络诸筋……”。……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以上可见《经筋》篇中的专用动名词结、合、属、贯、络、散、聚、绕的应用,均依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依肌筋韧带符着点,描述同名筋的向心性循行。就踝关节韧带讲:足三阳之筋有“下循足外踝,结于踵”的跟腓韧带;“……上结外踝,上循胫(腓)外廉”的距腓韧带;“……结于跗上,邪外上加入辅骨” 的多组跗骨韧带。足三阴之筋有“……上结于内踝”的三角韧带后缘;“……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的长韧带及“……上结于内踝之前”的三角韧带。最为典型与肌腱有关的如足少阳之筋,“……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伏兔穴深部的股骨嵴),后者结于尻(尻,指屁股)。当我们将这则记录译作股二头肌的时候,全国医药高校《人体解剖学》109页。“股二头肌位于股后外侧,有两个头,长头起于坐骨结节(尻),短头起于股骨嵴(伏兔穴深部)。两头会合后,移行于肌腱,止于腓骨小头(别起于外辅骨)”。汉后医家在肌肉解剖过程中,对于足少阳之筋的“其支者”的筋之起止点记录得何等清晰!能不是医家们在解剖过程中依十二经脉循行范围解剖,清理了股二头肌的结果吗?!有关十二经筋循行范围,所指肌腱、韧带,还有待后来之士进一步探讨。
2.2关于手太阳之筋实质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拜读了一些研究《灵枢经》的文章,如《中医专题讲座选》第一集中的《关于经络学说形成发展及其实质》(以下简称‘讲座’)及《中医杂志》一九八二年第十二期中《十二经筋概述及其实质初探》(以下简称‘实质’)。这些文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古典医学进行了论述。文章中引经据典,概括通俗,生动具体,读之经纬分明,受益不少。但是,以上两篇文章中,都认为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而言。本文打算就手太阳之筋的实质问题,和‘尺神经派的同志们商榷。
‘讲座’指出:《经筋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即证明手太阳小肠之筋,实际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尺神经的走向和功能”。笔者认为,研究《灵枢·经筋篇》的原文本意,应该着重分析一个‘结’字。在《灵枢经》中,‘结’字的用处甚多,其用意各不相同,有当比喻词用指逆反疙瘩的《九针十二原》;有当名词用指弯曲的《本藏》;有指血液凝聚,血脉不通的《周痹》《逆顺肥瘦》;有指抵达某处的《根结》。在《灵枢、经筋篇》中,其‘结’的主要用意是‘附着’“盘结”。何以见得《经筋篇》中的结是指附着“盘结”呢?唐杨上善在注《太素、经筋》时指出:“结、曲也。”这是一般的解释。杨氏接着指出:“筋行回曲之处谓之结。"换言之,凡是筋回曲的地方就称‘结’。这与《素问,皮部篇》讲“筋有结络"是一致的。什么是‘络’呢?《说文》讲:“络絮也。”函“包络"之意。《辞海》中‘络’有一解,泛指网状物,如橘络等。《素问·瘘论》讲:“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据此,我们应该理解“筋有结络”,就是讲筋(肌腱与韧带)盘结于某骨之上,就象网状的橘络结于橘蒂的根部一样。这一解释与张志聪说:“结络,言筋之系于分肉,连于骨节"也是一致的。手太阳之筋,之所以“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就因为它们在腕部与腕骨相结络,在肘内锐骨之后与肱骨内髁相结络。用现解剖学语言讲:手太阳之筋在上述部位都附着在骨上。所以‘讲座’指出:“肌腱、韧带是不会有结络的”。此语欠妥。
‘实质’在探讨经筋实质时指出:经筋在循行中分别和重复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当接触到尺神经的分部与功能时,‘实质’的作者又强调:“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似无异议”。笔者认为:臂神经丛集中在锁骨下部的内侧分出的尺神经,循肱动脉内侧下降,经肱骨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再下行,分出肌支等四个分支,最终以末稍神经纤维的形式而终止于肌、皮等处,它们在沿途都是没有‘结’的。且尺神经的主干从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穿人深面,转向前侧,于少海穴以下和手少阴心经循行方向一致。假如按《经筋》与《经脉》循行相适应的观念,那么,尺神经在少海穴以下的部分,应该属手少阴之筋了。所以用尺神经的分布与功能来解释手太阳之筋的循行走向,不符合《经筋篇》的原文本意。‘讲座’和‘实质’都讲,在肘内锐骨处弹拨,可出现感应放射到小指之端。无疑,这种感应是因尺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表面偶合现象,结论为“手太阳之筋系指尺神经而言”,从而放弃了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等实质内容;更不能因为“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腋下痛,腋后廉痛(见‘讲座’)",而结论为“为我们”认识手太阳之筋实际是尺神经的走向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笔者认为,古人在写《经筋篇》前,对人体的肌肉和韧带进行了解剖观察,做了相当于“技(枝)经肯綮《庄子.养生主》"的实物调查,写作中以“阴阳学说”“十二经脉学说"为理论依据而成章的。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原文,应该翻译为:“手太阳这条筋,起于小指之上,上行附着在腕骨,再沿着前臂的内侧缘上行,附着在肱骨内髁的后面,用手弹之,连小指都可以牵动。"这里记录的,应该是指深屈肌的小指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有两个起点,一起于肱骨内上髁,另一以薄腱膜起于尺骨鹰嘴和尺骨背侧缘的上三分之二,止于腕部的豆骨。可见尺侧腕屈肌的起止点完全与手太阳之筋“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一致(只有起止点方向相反)。原文指出:“弹之应小指之上。"说明古代医家们在解剖时,观察比较细致,用手弹过该筋,终于牵扯动了小指(弹在豆骨旁边的小指屈肌腱上)。所以,手太阳之筋在肘以下的“实质"不是尺神经,而是尺侧腕屈肌和小指屈肌腱。“讲座”和“实质”的误解在于《经筋》原文“弹之应小指之上”是在解剖时弹小指屈肌腱;而两文的作者是在肘后皮下弹拔尺神经时,确实可以产生酸麻感,此一感觉确实为尺神经效应。但我们不可将此一“弹拔”,与《经筋》中的“弹之应小指之上"的论述范围相混。前者在解剖过程中“弹之",后者在活体肘后皮下“弹拔”。两种方法,存在严格区别。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在《经筋篇》中,没有直接描述尺神经。
《灵枢·经筋》篇成文的解剖学基础及某一“筋"的“结于"某处,可能与相关肌肉的起止点有关,值得我们费大力组织解剖学家一一解剖、考辨,澄清经筋篇行文的原文本意。
三、肉、肉、分肉之间解析
在《黄帝内经》中,肉、肉、分肉之间是常用的秦汉医学解剖学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至秦汉时期中国的人体解剖中肌肉解剖学水平。但因多种原因,上述三则古典人体解剖学名词至今未见较为合理的解释,更未求得学术界共识,其历史学术价值也就长期被湮没于远古医学史料之中。近些年来《灵枢经》出版了“校释”(河北医学院)[1]、“译释"(南京中医学院)[2],又有《内经词典》[3]问世,都未对肉、肉作出较为合乎历史本意解释。笔者认为:分析秦汉肉、肉、分肉之间的解剖学内涵,应依赖于《内经》中的原文本意。考虑到《内经》中多处用腘,虽在《灵枢》的《本输》、《终始》、《经脉》、《经别》等许多篇中都明确讲,腘即腘窝,或委中穴处。但在《内经》的许多版本中当讲“肉”时,又将腘与混淆,出现误抄为腘,导致“腘肉”的问世。多少年来,虽累有学者作些解释,也未能澄清“肉”误抄为“腘肉"的现象。为此,在探讨“肉、肉"之前,特立关于腘、的史料。
3.1关于腘、的史料分析
腘,《急就篇》、《说文》不载,百家子书中唯有《苟子·富国》:“诎要桡腘,君卢屋妾。"此文在诎(屈曲之意)的意提下点明“要(腰)桡腘”,桡代表上肢,腘代表下肢。该文讲的是“妾"在主子面前弯腰俯背,屈肘曲膝于地的形态表象,即“言诎腰桡腘,若卢屋之妾”。在《黄帝内经》中,有腘作为解剖学名词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此处的腘,当指膝后之腘。王冰注:“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委中穴……”。王冰将腘的解剖学意义讲明白了。
然腘和,在《内经》某些版本中,当与肌肉组成词组时,常有抄误。查《灵枢》,在《寿夭刚柔》、《经水》、《师传》、《五变》、《本藏》、《卫气失常》、《五禁》、《邪客》等八文中,有肉,或腘肉记载,依笔者手头的《甲乙经》[4]及史崧家藏旧本《灵枢》[5]及“校释”、“译释”、《内经词典》中《五变》、《卫气失常》用腘肉,史崧在《卫气失常》“腘肉”后注:“一本云肉。”清·陈梦雷在《师传》、《五变》、《卫气失常》三文中用腘肉。[6]自史崧以来,张子和张景岳、张志聪等学者都对《灵枢经》中的腘给予关注。他们分别引《甲乙经》作证,说明魏晋时期的《甲乙经》中均用肉。反映了《灵枢》早期的原貌。至史崧注云证明,在史崧本之前已有抄误。唯陈梦雷本抄误达三文,从文词分析,陈梦雷等人已主观将“腘肉”列为人体解剖学名词了,他们没有认识到“腘肉"属于肉之抄误。
从《灵枢》各篇讲,《五变》中有四个版本即史崧旧本、1984年影印本、陈梦雷《黄帝灵枢经》和南京中医学院译释本用腘肉,唯南京本指出:“甲乙经作肉,较妥。”《卫气失常》中用腘肉,亦达四个版本,如史崧本、影印本、陈梦雷本,再加河北医学院校释本,后者注曰:“腘,日刻本作,下同。"上述各本注云,表明了从南宋史崧至当代学者都希望纠正肉误抄为腘肉的心情。我希望与当今学术界早日求得共识。
其实废除腘肉,恢复肉是不应该有所争议的。因为,腘肉仅能解为腘窝部的肌肉,如此,又怎能理解“腘肉坚,皮满者,肥"呢?按任谷庵解之,也仅能称“腿肚子”肥了(见陈梦雷本《卫气失常》注)。
史崧:释为“腹中脂”(《寿夭刚柔》。倪冲之曰:“,肥脂也”将与脂相关联应如何理解?只有当肉、肉概念澄清后,方可明了。
3.2关于肉、肉解析
3.2.1源于囷的解析
在今本《黄帝内经》中讲肉的出处很多。如《灵枢·师传》:“本藏以身形支节肉。"陈梦雷本《灵枢·卫气失常》:“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灵枢·五禁》:“著痹不移、肉破。”《灵枢·五变》:“腘()肉不坚而无分理……其肉无。”上述史料中腘()肉一词,属解剖学名词,与肌肉有关是没问题的,正如《灵枢经校释》注:“肉,肌肉突起的部分。”但是用“肌肉突起部分"[2](P:64)解释肉,或者说“肉柱,就是肉",[7]都与《灵枢经》的原文本意不同。张景岳在解“肉有柱"时指出“柱者,之属也”,[7]也是不全面的,都没有说中肉的要害。
肉与肌肉是什么关系?笔者于1982年在《略论灵枢经的解剖学成就》一文中,曾对肉进行过简要考证,[8]要解开肉的本意,首先在于解囷。从文字演绎讲,“”源于“囷",《诗·魏风·伐檀》:“取胡禾三百囷兮。”毛传曰:“圆者为囷。"《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穿(挖)窦窖,修囷仓。”《国语·吴语》:“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韦昭注:“员曰囷,方曰鹿。”《说文》:“囷,仓禀之圜者,从禾,在口中。”上述史料证明:在先秦的传统文化中囷指圆形的谷仓,说明《卫气失常》、《五禁》、《五变》的作者们在人体肌肉解剖过程中发现了臂胫的肌肉形态,是成圆柱形块状的,不同于胸腹部的肌肉。正如《卫气失常》指出:“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怎样给块状或成圆柱形的块状肌肉命名呢?于是就在取象比类思想指引下,依“囷仓”之象创,使从肉(月),这个字,不仅代表圆柱形,而且意含由筋膜包裹的圆柱形肌肉,即绝大多数的四肢肌肉,[9]这一解释与“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间"的观点是一致的。是秦汉肌肉解剖学术语。肉即指由筋膜包裹的圆柱形肌肉。唐宋学者有时候也将“"代表肉,如王冰在注《素问·玉机真藏论》“身热脱肉破"时指出:“者,肉之标。”讲的是突起的肌腹。王冰接着补充说:“,谓肘膝后肉如块者。”在此,王冰指出:,或者肉,就是筋膜包裹的块状肌肉。
3.2.2关于肉的解析
在古代医学家看来,“”又指包裹肌肉的筋膜。《灵枢·邪客》曰:“地有聚邑,人有肉。"文中将“聚邑"与“肉"类比。“聚邑"指一个国家的许多都邑,都邑是有城墙,护城河包围、保护的;人体四肢的一块一块的肌肉好比都邑一样是被一层筋膜包裹(裹累)的。因此,文中“”就指包裹肌肉的筋膜了。换句话说,古人就是将肌肉的筋膜称“肉"了。《灵枢·本藏》在“六府之应"后说:“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肉无小里累(裹)者胃急;肉多少果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本藏》的作者抓着“肉"这一解剖学名词从七个方面深入进行与胃有关的讨论,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肉"的注意。考之,历代注家无解,当代注家亦无解,《内经词典》用“肉之柱”解释“肉",将肉与肉混同,是值得商榷的。前文我们已经论证“”还指包裹肌肉的筋膜。我们还认为《灵枢·本藏》讲:“胃者,肉其应。”《本藏》的作者根据胃壁组织的特性,认为胃壁组织与肌肉的筋膜(肉)相似。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便是“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的根由,从《本藏》解肉与胃的关系看,古人认为:胃壁是由象肌肉外面的筋膜(肉)一样的组织构成的。[8]所以,可这样讲:肉即肌筋膜。
关于释为“腹中脂"、“肠中脂也"或者“肥脂也",都是当时的医家在不同的解剖条件下看到腹腔的大网膜及其大网膜内的脂肪,或者肠系膜上的由筋膜包裹的脂肪后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包裹脂肪的膜,与包裹肌肉的膜也相似。因此,前者称“腹中脂”,后者叫“肠中脂也”,这些名称,不影响肉、肉概念。
3.3分肉之间解析
当我们澄清了囷、肉、肉概念之后,对于“分肉之间”就比较容易解释了。《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素问·痹论》:“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故行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灵枢·本输》:“春取络脉诸荣大经分肉之间……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上述原文本意含分肉之间指一个有间隙的解剖部位,这个间隙与肌肉发生一定关系。但由于时代的限制,马莳、张志聪均无明确解释,《类经》十九卷第6注“大肉深处,各有分理,是谓分肉间也"。当今《灵枢经校释》在《经脉》篇中注曰:“分肉,言肉中之分理也。”此解也难于说明“分肉之间”的本意。其实当我们阐明了肉、肉的肌肉解剖学本意之后,对于“分肉之间”的解剖部位就好理解了。“分肉之间”是相对于肉讲的,数块被筋膜包裹的肉之间的肌间隙,就叫分肉之间。当代学者谢浩然等于1984年指出:“……我们进行了尸体四肢横断面与纵剖面‘分肉之间’筋膜间隙的解剖观察",认为各肌肉之间“是有不规则的多角套管复合立体的筋膜间隙”,[9]“从解剖手太阴经脉等经脉的间隙结构,与循经感传和红外热像图等实验对照看,其循行感传的路线,方向速度、阻滞等特征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分肉之间’筋膜间隙的物理性质有关”。此论涉足于古人所谓的“分肉之间”概念,即是指各肌肉之间筋膜间隙。有学者亦讲:“形态学研究发现,依电阻通道位于《黄帝内经》所说分肉之间的组织间隙之处,符合经脉的解剖定位。”因此,在臂胫的多块肉之间的肌间隙就是指的“分肉之间”。
参考文献:
[1]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灵枢经译释[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1986。
[3]《黄帝内经词典》
[4]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5]南宋,史崧家藏旧本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6]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黄帝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7]张景岳,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严健民.略论灵枢经的解剖学成就[J].浙江中医杂志,1984,(5):197-198。
[9]谢浩然,等。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19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