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伏羲太极文化历法说演绎史话及其理论在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应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秋实书屋 > 正文

第一章 大一、太极、元气考

发布日期:2016-11-16 15:37:27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650次

【摘要】 太极一词有其本意,专指天地定位之中心点。这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根本。本文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展开对远古天文、历法及太极一词的探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太极文化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太极文化与道文化分不开,与易学分不开,与太极养生文化分不开。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指出:太极文化与我国远古天文、历法之起源分不开,此乃万万不可忽视。两个月前,我根据河南濮阳出土的6500年前M45号墓葬蚌塑春秋分日道图及《淮南子·览冥训》等史料完成《中华远古天文历法史话·伏羲作八卦(八月历)女娲补天古历法理论追议》的时候,曾想作大一、太极考,后因信心不足放下了。近日再次拜读《太极天球蕴含中医药文化》。[1]该文说:中医经络、穴位的原始思维就是太极天球的点线面体,横竖传导线为经络,共同交点为穴位。在此,作者不仅曲解太极一词之原始文意,无端创一太极天球,将点状太极说扩大为天球,践踏远古太极文化,还偏离秦汉经脉学家们的原文本意,盲目随从谬说否定经络本属经脉络脉体系,使当今经络研究更布一层迷雾,迫使我思绪久久不能平和(本文不拟涉足于经脉医学的探讨)。我想,当我们今天解读远古文化内涵的时候,应该有一准绳。虽远古文字尚未创立,但各类文化在初创时期,多建立在当时的某一基础知识之上,有着严格的实践基础。只是其在民间口头传承中,很难保持原创原貌。有些远古文化在民间传承中很可能裹挟了一些历史尘埃。今天当我们解读时,就应该将这一文化现象与当今考古史料等结合,尽力返归原始面目,使之解释得更具科学性、说理性。切不可在的基础上再创玄学加入。迫于澄清太极之远古天文、历法本意,在深感天文、历法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而强为之,错误难免,请学者们指正。

,本属极其普通、形象的探讨大小的概念词,在老子笔下,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一下子将大与道等同,在此使具有了哲学意义,但未讲明的实质。

本属一个普通数词。当老子将夷、希、微”“混而为一时,变作了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的与意同的无状之状。老子还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三十九章》。明确用。我们分析:老子在上文中的,来源于远古历法理论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认识;来源于伏羲氏族在探讨太阳历时,创天圆地方,提出天地定位观后,在一个圆中将左春分、右秋分点作一水平连线,这条水平连线将天和地分开作上天下地。这条天地定位的分界线就叫无状之状。只不过老子未将点明为天地定位的分界线。在《道德经》中,”“老子是分开用的。《庄子·天下》将”“联用,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大一指宇宙间天地定位的分界线与无形的。但我们分析过《道德经》中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子的指自然科学之道(规律),社会科学之道(规律),其次是老子时代和我们现在还讲不清的玄妙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大一有指元气者,《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孔颖达疏:大一,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孔氏在此将大一天地定位连起来了。随后大一逐渐演绎为太一。《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太一指元气。此一元气是我们后文需要讨论的。古时太一又作太乙太乙指星名。《史记·天宫书》:中宫天(北)极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之。张守节正义:太乙,天帝之别名也。天帝即北辰(北极星)。《灵枢·九宫八风》中太一即太乙,指北极星。

太极一词,首见于《周易·系辞上》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历代研究系辞者,未见直解太极。南宋道家学派的理学大师周敦颐用三个空白圆加水火匡廓图和另一个图创万物化生图,随图符文阳动,阴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化生,又配一天地自然河图合称周子太极图。后来历代学者研究太极文化,多用周氏太极图代表太极文化。当代学者孟庆云、江国樑、邹学熹、冯时等都为太极文化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当我们的研究仅限于太极一词,并想澄清太极一词之本意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舍弃对周氏太极图的追源逐流了。

这篇文章中,将追述到与太极文化有关的最初的天文、历法的起源时期。

近5万年以来,当人类进化至新人阶段,人类大脑进化至能记忆已经经历了的许多事件,这在原始思维中叫作人类获得了远事记忆能力。当人类获得了远事记忆能力之后,就可将已经记忆的各类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获得新知,从此人类就开始积累各类原始科学知识。如4万年前的许家窑人在寒气袭来时,又遇见天空中出来了,于是许家窑人感到了的温暖,在经验积累中对有了初步的认识。许家窑人对住地已有选择,知道要选背风、向日的山洞。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除了继承远古人类传承下来的采集、狩猎等知识外,还学会了钻孔术,从而也学会了钻木取火,成为民间神话故事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源头,在火的面前取得了一定自由。山顶洞人有了尊重成年女性的习俗。可以说山顶洞人时期,中国的先祖们出生后从母不知父,已进入到母系氏族社会,积累了一些管理氏族社会的经验。山顶洞人对有了更多感知,养成了日出而作(采集)的习俗。山顶洞人甚至感悟记忆寒尽,万物(植物类)逐渐萌发、吐叶、生枝、开花结果,有了寒尽暑来,暑尽寒来的初步认识。这一认识十分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将采集来吃不完的干果、坚果贮藏起来,以备寒冷到来之时食用。历史再向前跨越数千年,到了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及湖南玉蟾岩时期,上述遗址出土证明:1.25万年前,我国吴越范围的先民们已开始种植水稻,已有红陶片出土,黄河流域早在7000、8000年前就是我国粟类作物的发源地,如磁山遗址88号窖穴中朽粟堆积达数万斤,裴李岗文化许昌丁庄遗址亦有粟类遗存。尤其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民众不仅种植水稻,还有了许多发明,他们在杆栏屋内过着定居生活。许多学者认为种植农业诞生以来,人们对种植季节的要求与探索就必然活跃起来。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我国考古事业中与有关的史料。20世纪70年代在山东莒县陵阳河、紧靠莒县的诸城,分别出土有6300年前的陶尊,陶尊上刻记的文字,都反映了日与山的关系。有趣的是,诸城以南便是临海的日照市,此地日照之名,当与日出有关,其历史也应悠久了。20世纪80年代在离莒县不远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了6500年前的蚌塑二分日道图(M45号墓蚌塑图参图1),

成为太极文化历法说的最早证据。古百濮之原是颛顼帝生活及墓葬所在地,有学者提出:西水坡M45号墓是否与颛顼帝在帝丘观日出没、制定古历法有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教授经反复研究后指出:墓主人正东正西随葬两个殉人,代表司掌春分和秋分的两个神,南边的半圆形轨道,就是春分和秋分的日道,墓葬北方方框的北侧,有个殉人很特别,不是正东西摆放,他有一个角度,头指向东南,恰恰指向了冬至这一天太阳初升的方位。(《考古中国·濮阳星图之谜》二探索发现栏目编,第76-82页)冯时著《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第131页指出:……墓中蚌塑图,不正是一幅包含北斗和龙虎星象的天文图吗?……这意味着四象(二十八宿)的概念在当时已经形成……我们不能想象古人会在未先设计的情况下仓促完成任何作品。关于濮阳M45号墓中蚌塑龙虎,我们不同意一下子就将东龙西虎与二十八宿相连。6500年前的先民们除了能借不动的远山景物观日东升西沉、南往北来位移变化,制订最初的历法外,还没有将天空中的繁星归类出二十八宿的能力。那么M45号墓中的蚌塑龙虎该如何解释呢?据《淮南子·览冥训》追记:与颛顼争帝位的共工,破坏了颛顼帝不周山上的四维(四立)图后……颛顼部族四极废,天不兼覆,猛兽(颛顼部族之下的小部族)食颛民……当女娲为之补天后,又用颛顼部族下的十二小部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作月名,使小部族虎兔龙蛇得到安抚,达到苍天补,四极正……颛民生……和春阳夏……当此之时,民安……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所以M45号墓中的龙虎,是颛顼部族下的十二小部族成员,但影响较大,故蚌塑之。从当时习俗讲,女娲住云梦泽西南竹林山,姓云,号玄女,俗称云从龙;伏羲住西北多山地带,山高风多,俗称风从虎。这里的龙虎都无二十八宿之意。有学者研究指出:先民们对天上星宿的认识,与对地面疆域的分野认识有关,如地上有皇宫,天上就有紫微宫;地上有太子,天上也有太子;地上有郎将列国,天上照样有相应的星官。……还必须建立起天上星宿与地面郡国的对应关系。强调:这就是分野。(冯时《星汉流年》第13页)由此想到禹王治水时就将疆域分作九山、九江、九州、九野,先民们的分野观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商时才进一步显露,由占星术演绎出星象学,代表二十八宿的东青龙,西白虎是秦汉时期的认识。冯时指出:当春分和秋分来临的时候,太阳出没正东和正西方……西水坡蚌塑星图的设计,体现了先民以恒星授时,并与测度晷影结合的深刻寓意。对冯先生的以上认识,我们偏重于正东正西随葬的……司掌春分、秋分的神北侧这个殉人的头……恰恰指向了冬至这一天太阳初升的方位。应该指出:太阳视运动的春秋分点,与太极一词的本意存在渊源关系。上述认识不是古人直接从观星宿位移斗柄指东,天下皆春以及用圭表观日影变化中简单感知的。古人观星宿位移,总结出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及利用圭表现日影变化定季节都较晚出。而远古先民在他们的居住地选一固定观日点,直接利用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位移而定分至,进而定四维(四立)是可能的,远古原始历法应该是存在的,可惜相关史料无文字条件传承,故此一认识很难被学术界共识。由此,濮阳出土的M45号墓蚌塑分至图就显得十分珍贵了。该墓蚌塑分至图反映了远古历法《连山易》的雏形。根据《尧典》《山海经·大荒东经》《山海经·大荒西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的记载,以及陵阳河6300年前的濮阳6500年前的蚌塑春秋分日道图分析,古人利用东西方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南往北来位移变化结合地物地貌判定季节久矣,上述认识还可得到秦汉《周髀算经》中七衡六间图(图2)中春分秋分日出日没方位的支持。上述出土文物及相关史料肯定了远古先民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在古历法理论创立中的历史功绩,为论证太极一词本意提供了思路。相关认识将在相关章节逐一展开。

当我们探讨道生一的时候,这个就与太极结缘了。为探讨这个,我们应该回顾《周易·系辞》中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我们应该重品说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天地定位”“天尊地卑都是追记伏羲创八卦(八月历法)时期的思维过程。伏羲创八卦(八月历法)来源于盖天派的代表人物伏羲氏族长期观日东升西沉位移以及对寒暑交替过程的认识。前文我们简要介绍的我国考古出土的6000年前先民们观日东升西沉史料便是证明。当单考太极一词本意时,从秦汉传统文化中寻觅史料,仍属重要线索。我们认为完成于秦汉的天文、历法专著《周髀算经》中记载的七衡六间图(图2),反映了盖天派的主要思想。此图用7个同心圆表述一回归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汉代学者赵爽注曰:……内第一圈,夏至日道也;中第四,春秋分日道也;外第七,冬至日道也。赵爽的注释反映了太极文化的核心思想。现在我们将七衡六间图的注释暂放下,将我于19851986年利用我的住家西凉台西远山景观日西沉图(在地球上观日西沉一年视运动)列出(图3)。

在此图中,我们将东北角的观日点设计在右下,正上方春分点在西,与实测方位一致,从观测记录中将本来重叠的春分点和秋分点分上下错开,使之构成棱形,并于二分点作一垂直延线,这延线就在赤道上。再将南北侧的冬至点和夏至点分别画出南北回归线,又在这个假想的棱形内布入四立。这就是图3的构形。再将此图左旋90°,得新九宫历法图(图4),

这个图与《灵枢·九宫八风》图完全一致。在九宫图中,如将春分、秋分作一水平连线,便代表赤道线,亦是天地定位的分界线,与老子讲的强为之名曰大道生一意义一致。关于图中日期、冬至至立春45日等数据,采用1985年实际数填入。应该说,这份在地面上观日西沉视运动图示,是简单而原始的,是远古先民早已实施过

的(如濮阳M45号墓分至图)。但失传已久,虽《尧典》《山海经》《周髀算经》中还有记载,多为只言片语,难以被人理解与挖掘。

分析太极一词与古历法理论的关系,已涉及日行三道规律问题。江国樑先生在《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中以后天八卦为据,引《周髀算经》曰: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入坤……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江氏指出:上述认识耒源于圭表绳测投影原理的八卦方位图。江氏通过对洛阳观测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日出、日入时刻的换算,指出这些数值的方位构图,基本合符出辰入申出寅入戍’”。邹学熹先生在《中国医易学》中列十二地支三阴三阳合图,指出:……如以冬至为始点,则太阳出辰入申,即辰时日出于太阳,申时日入于少阳,春秋分太阳出卯入酉,夏至出寅入戍,称日行三道。在此,邹江二氏的认识是一致的。

前文提到七衡六间图,此图内圈为什么代表夏至日道呢?这是制图者站在东西方之间观日东升西沉位移而感知的结果。古人站在一点,朝利用东方远山景观日东升,暮至,转向西,利用西方远山景观日西沉位移,并用摆石法记之,便可得出太阳一日、一年运行图示(参图5,此图早已失传)。

结合现代天文历法知识分析:夏至时太阳在北回归线,而我们在十堰观日,或先民在王城洛阳观日,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离我们最近,所以古人将夏至日之出入设在内圈;而冬至时,太阳在南回归线,离我们最远,所以古人将冬至日出入设在外第7圈。赵爽讲:第四,春秋分日道也。古人将春秋分日道取于从1至7的4(中位),还可表明春秋分时,昼夜均等。第4圈亦代表赤道,老子释作一;邵雍讲: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所以七衡图的产生,实际是对远古先民站在中点(某一固定观日点)朝观东日出,暮察西日沉位移变化规律实际记录的表述。

概说诸问题后,以下将探讨天地定位太极的关系。

《易·说卦》中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解的是先天八卦图像的构思,指出了先天八卦突出天地定位思想。《周易·系辞》上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肯定了先天八卦的核心思想。江国樑先生指出:考古揭示的裴李岗文化与伏羲、女娲时代的关系:有了发达的农业,作为首先发展起来的天文学也会相应飞跃,新的科学时空观念必然会出现。……古人在长期的观天察地的实践中,要建立八卦(八月历法)体系,即使是最原始的,也是自然的事。(《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第43页)江氏在第45页接着指出:因此,原始的时空观也必然为伏羲氏时代所具备。……所以阴阳的最早图示……我称这种图案为天地定位图(图6甲)。

该图正是《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的制作基础。江国樑先生的分析,离古人常年利用不动的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伏羲氏族创八卦(八月历法),我们曾追议:大约相当于裴李岗文化前后,生活于我国西北部诸多部族中有一支羲族部族,他们处于长期感受到寒凉的情况下,当带着暖流的日光(春天)到来,让他们感到了日光的温暖,于是对日有了进一步观察的要求。传说羲部族中有叫皇羲、包羲、庖羲、宓羲、伏羲等,我们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祖孙、长幼关系。

我们追议:至伏羲观日东升西沉时,已创作出六气为相垒石图(图7),知道年复一年的运行着。在六气为相垒石图中,包含了羲族先民感知到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由此总结出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相,四相为年的认识过程。在羲族观日的认识过程中,已建立起四方(东西南北)概念,已建立起二分二至概念。20世纪在伏羲故土甘肃天水永靖出土的6000年前的双龙古太极图陶钵(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已包含了分至概念。羲族时代,我国许多部族都在利用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制定远古历法。我国东部百濮之原颛顼帝就在帝丘观日,建四维(四立),后被共工破坏。我国云梦泽西南有支女族即后世讲的女娲族。女娲族的女娲得知共工的破坏后,东巡为颛顼补天(补四立)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6500年前原始历法水平。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历法理论、太极文化的发展。女娲族除利用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外,还因女性常有经血,女族先祖们将自己的经血周期与夜晚天空中那个球的明暗周期结合起来思考,认识到观球周期变化的重要性。在观球明暗周期的实践中,认识到观球周期与经血的周期都在28~29天,当她们将这一认识与年复一年运行相结合的时候,提出了的概念,于是将夜晚天空中那个球改叫月亮,提高了远古历法理论的内涵。(我们将这一历法史实定在女娲时代。)这一消息传到羲族部氏后,促进了伏羲部氏的发展。与此同时,伏羲又将颛顼四维(四立)概念学来,加入二分二至之间创四季八方学说,后来发展为八月历。早期的八卦符号乾()坤()离()坎()就是八月历的月名。

伏羲在创八月历时,根据太阳一日、一年运行位移规律,提出了天地定位概念,并作天地定位图(图6)。江国樑先生指出:这一天地定位图,是最为原始的,也是自然的。对于好学的伏羲,他不满足于此,于是将颛顼四维引入,创分至四维天地定位图(图8)。

在这个图中,伏羲突然感悟,二分线下,处于冬春,夜长昼短,气候阴寒,乃气之重浊,下凝为地。二分线上,处于夏秋,昼长夜短,阳光普照,气之轻轻,上浮者为天也。伏羲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天理,明确了天阳地阴概念。

老子的道生一还可从《周易·系辞》中的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寻找答案。古魂、游魂各为何意?归魂、游魂概念怎样?西汉经文易学家京房撰《京房易传》3卷,其中《京房易传后序》曰:魂,阳物也,谓乾神也。北魏易学大师卫元嵩撰《元包经》强调:以地包天。”“元者,万物之始。其主导思想为乾坤相包,解释了归魂、游魂之理。邹学熹引《伍剑禅与章太炎论易卦为归魂、游魂》,指出:古曰,日光的阴影为魂,魂就是晷影(圭表之影)的代称,一年往来于赤道两次,前为春分,后为秋分,夏至日游极北,名北回归线,自是之后,渐次南归;冬至日游极南,名南回归线,自是之后,渐次北归,皆须经过二分之点,往来循环不已,易学上名曰归魂、游魂。邹学熹强调:魂为晷影,游移南北……可见晷影之南北往来范围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春秋分连线,成为游魂”“归魂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这个出发点与归宿点就是老子讲的。《庄子》的大一(时空范围)和《礼记》的大一(元气),也是天地定位图中的分界线。正如邵雍指出: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古人将春分秋分连线(赤道)看作天地之心,反映了天道往复之理,是很有建树的。

现在我们可以直解太极本意了。在天地定位图中,天地之分界线为天地的中心。而天地定位图反映的是盖天说,盖天说的天地定位图是一个圆,是在圆的基础上将天地分开。而画圆,首先必须取一圆心,圆心之点便是大一(元气)的中心。因此圆心这点便是天地之心的极点,故叫作太极。

太极游魂、归魂八方图(图9)中,太极阴阳图是由天地定位图演变来的。在太极阴阳图中有一圆心点,这个点可看作太极元气太极元气由此向圆周分布,构成天地。所以在古人看来太极是构成宇宙的本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讲太极元气说的。

远古天文、历法理论是太极太极文化之根。当今学者们的太极天球说,是一个极错的谬说。

可以说:太极阴阳渐进性更替理论是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医学理论之根。

 

2009年11月22日于秋实居

 

参考文献

[1]李永昌:《太极天球蕴含中医药文化》,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9月4日。

[2]老子《道德经》

[3]江国樑:《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鹭江出版社1990年版。

[4]邹学熹、邹成永:《中国医易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

[5]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2012年第1期。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